著:【美】B.C.福布斯
译: 王雪静
脏污的矿石经过高温的熔炼,才能变成闪亮的精钢。
热情像一股强大的电流,让行动的引擎保持高速运转。
迟钝冷漠的头脑永远产生不了才华横溢的设想。
三心二意的态度也绝不会换来全面彻底的成功。
热情是安装在“进步”这艘航船上的螺旋桨。
任何伟大的成就,无不是从热情之泉喷薄而出的精华。
碌碌无为是冷漠之树注定必然结出的果实。
杰作只能在熊熊燃烧的思想火焰中诞生。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洞明世事的莎土比亚曾经写下这样的话语。
而人类的事业无论大小,都是从热情这一母体中孕育出来的。
遍寻史迹,你会发现每个伟大的商业组织的创建者和奠基人都是不折不扣的热情主义者,是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偏执狂”,完全信赖自己的力量,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理念有着坚定不移的信仰。
标准石油公司,史上最庞大的、诞生于个人设想基础之上的工业组织,就是著名的“狂热分子”约翰·D·洛克菲勒创立的。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烟草大王”詹姆士·B·杜克(james B. Duke),在其一文不名的青年时代告诉自己:"我会在烟草行业取得像洛克菲勒在石油行业那样巨大的成绩。”正是这种无与伦比的热情促使他一路走向成功。
如世人熟知的那样,亨利·福特一直是热情主义者的典范。在他困苦失意的沮丧时刻,面临攻克汽车发动机技术的紧要关头,正是取之不竭的热情把他从失败的边缘挽救过来。
锐不可当的热情主义者爱德华·H·哈里曼( Edward H Harriman)曾经宣称:"只要让我成为公司的15名董事之一,我就会把所有的事务承担下来。”在一次著名的商业调查活动中,他对一位检控主任说:“如果您同意的话,我会把这个国家的每条铁路都买下来。”在短短的12年中,通过奋斗,他从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一举变为世界上最有实力的铁路大亨—而且,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里,几乎每个月都有100万美元的进账。
著名的矿业工程师约翰·海斯·哈蒙德( John Hays Hammond)曾经告诉笔者:“我宁愿穿越沙漠或者爬上高山去视察一片新发现的矿藏,也不愿把平时的日子浪费在诸如看戏这种只要走过大街就能办到的娱乐活动上。”
读到这里,您可能会想起罗斯福总统,是的,当人们问他是怎样应付白官办公室里面烦冗的日常工作的,后者的回答是如此简单:“我喜欢我的工作。”
是什么让比利·桑戴( Billy Sunday)成为一名蜚声全国的福音传道者?
是什么力量把罗伯特·皮瑞( Robert Peary)带到了遥远的北极?
是什么支撑着爱迪生夜以继日地从事繁重的发明工作?
这些人不正是热情主义的典型代表吗?
古希腊人把热情比作一位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神明。
历史难道没有向大家证明,有了热情,即使是那些看上去只有“超人”才能做到的事情,也会为普通人所攻克?
热情如同发电机一样,源源不断地供给我们能量。
热情主义者自然而然地被热情推着向前走,不需要任何人拉他们一把,因为他们始终走在最前列。而游手好闲的麻木之人,则被远远地甩在后面。
漠不关心和愚昧无知注定失败,热情探究和积极求知引发成功。
为什么国家收银机公司、英格索尔手表公司、西蒙斯五金公司等以进取和扩张闻名的企业,坚持保留为推销员举行集会的传统?个中原因简单说来就是为了激发与会者的热情,促使他们加倍努力,点燃其内在的野心。
如今的企业雇主已经无法保证公司所有重要岗位的负责人都是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人。
为了唤起足够的热情,你必须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正确合理的、必将取得成功,并能给社会带来一定的益处。
乔治·W·珀金斯( George W. Perkins)曾经拒绝成为JP摩根的合伙人的邀请,他对笔者讲过事情的原委:“我相信人寿保险的真正价值,我对这个行业本身充满热情,而不是单纯为了赚钱。”
一年之后,他最终成为摩根公司的一分子,也是因为人家接受了他的条件,允许他继续在保险行业发展下去。
一位鲜为人知的雕刻家曾告诉笔者:“尽力创造一些美丽的作品比收到百万美元的报酬更有意义。”这位艺术家常常生活窘迫到连下个月的房租都付不起——然而他的作品之一,却被作为礼物赠给法国政府,并且即将在卢浮宫得到一块永久性的展位。
热情是成功的催化剂,是照亮灵感的明灯,是温暖孤寂的奋斗之路的火把。
热情也是生活和工作的调味剂,有了它的调适,单调的细节有了色彩,枯燥的过程变得有趣。
失去热情的人,同时也输掉了比赛。
保持生命长久活力的万灵药,是时刻保有热情。
热情使你的心跳加快、双眼放光、行动敏捷。
冷漠是懒惰的孪生兄弟。
对于懒惰者来说,成功的门槛太高耸、太陡峭,不适合他们攀爬。
只有热情奋斗之人才有希望铸出一串合适的钥匙,用正确的方法把它们组合起来打开通往成功的大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