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生平第一次,带了座海寺回来。
每每回溯起“大龙宫寺”四字,莫名心生欢喜,内观其境,伴着海潮节奏,大龙宫寺每处所见,清晰显现于心。
然而并非这寺有多么气势恢宏、繁复壮美,它很简单:有着千年菩提树的菩提林,一眼八角井,一湾蓝海,十八罗汉,两重殿阁而已。便是当时,也并未觉得有甚令人动容之处;然却在归来后入心,这体验,真真生平未有。
我不由得查找起它的各种始末——圆融大师始建,命名“大龙宫寺”,辽代影响甚大,几乎为佛教中心,后战时毁于元兵。今日所见只为02年重建之殿宇。
大龙宫寺
大龙宫寺一名,已传千年。只这一名在,便可再有寺,生生不息。这四字,是圆融大师的传法么?
佛教与龙渊源颇深,中国的龙王崇拜,亦是随佛教而传播开来。当年悉达多太子证悟华严境界,向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讲经,其中之一的龙王(大龙菩萨)把《华严经》汇集起来珍藏于龙宫。数百年后,龙树菩萨受邀至龙宫,见到《华严经》方识得释迦牟尼佛无比圆满之智慧,并特别记下部分华严经,后流传世间,成为最圆满的佛典。
大龙宫寺,怎一个妙字可言。
“由心现境由境现心。心不至境境不入心。当作此观智慧甚深。故曰摄境归心真空观也”。由此求索,便偶得《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一书,查阅方知作者为唐代僧人法藏,正是华严宗实际开创者。然而是必得还是偶得呢?
摄境入心,四字传法,因果际会,世事玄妙至此。感谢圆融大师相渡,有心者千年亦有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