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爱玲

作者: 肖黛月 | 来源:发表于2019-04-28 15:49 被阅读2次

    前几日借了张爱玲的一本集子来读,现在来写一些零碎的感想。

    从小自己就对张爱玲有种莫名的亲切感,那种亲切感来源于个别的零星句子,关于女子的感情和男人女人之间的爱情。

    初中的时候,就忘不掉《红玫瑰与白玫瑰》里对烟鹂胸脯的比喻,她说“起初间或也觉得可爱,她的不发达的乳,握在手里像睡熟的鸟,像有它自己的微微跳动的心脏,尖的喙……”她写过很多这样新奇的比喻,大多都是浪漫的。

    例如,有一天上海的天是那么蓝,蓝得没有一点渣滓。天空的渣滓倾泻到了地面,形成了上海这座城。再比如,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爬满了骚。

    女孩子很容易在张爱玲的文字里找到文艺感,这种文艺感甚至胜过了内容的深刻性。

      张的小说短篇居多,没有起伏的情节与吸引人的结尾。大多平平的,是一个女人在那个时代的一段人生的缩影。她书里的主人公常常是上了年纪的太太。大多是回忆,淡去了的又无法遗忘的回忆。

      色彩感,音乐性,意识流,对我来说是总结张爱玲文字美的三个关键词。读她的书,就像一边听着舒缓的老调子,一边看墨色和青春的颜色在世界中环绕。

      她说,自己无法不表达那种“凄凉感”。她说,自己一直在加紧写作,因为她那个时代快过去了。现代的女性确实与旧社会的女性有了很大不同。她们很难再与那些女人们的故事产生共情。

    张的魅力并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消磨殆尽,正如鲁迅于今日仍然深刻,张爱玲于今日仍然浪漫。

    有人说,张爱玲和林徽因都是被捧的过高的女文人,我想这种话大多是男人说的,张的读者确实倾向于女子,但这与她的成功并不冲突。

  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张的写作手法颇为相似,不过伍尔夫更擅长写长篇。两位作家都善于把握细腻的情感,对世界中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敏感温暖的感触。向内看,向小处看,其实也是认识生命的一种视角。

相关文章

  • 读《张爱玲》

    这几天,一直在读《张爱玲全集》,仿佛是有一双手在抓住我的人,我的心,沉迷于张爱玲的世界无法自拔。 她出生在...

  • 读张爱玲

    在为文学网站归纳整理作家的时候,读了张爱玲的介绍。惊讶于她的家世,无论是母亲,父亲,还是继母,都出身名门,祖母是李...

  • 读张爱玲

    读张爱玲,如同在黄昏的蒙影里翻出久陈箱底的旧毛衣。呼吸间,腐旧呛鼻的飞尘混杂着往年经事扑面而散,涩涩绵绵地...

  • 读张爱玲

    “有些人,无需寻找,依旧在灯火阑珊处。有些人,想要留住,但轻舟已过万重山。” 暑假的时候,重读一篇...

  • 读张爱玲

    读张爱玲你会发现,她是一个爱的直接、爱的简单、爱的毫无保留的女人; 读张爱玲你会发现,她从小就是一个勇敢的姑娘,被...

  • 读张爱玲

    看一片枫叶/ 有爱的痕迹/ 多少诗情画意入题/ 月色里演唱古老的爱情故事/ 枫叶在梦里徘徊不止/ 所有沉默的灵魂/...

  • 读张爱玲

    最近看了一本关于张爱玲的传记叫《你因灵魂被爱》闫红著。张爱玲生于新旧时代交替的民国,她有旧时代的束缚,同时有新时代...

  • 《读张爱玲》

    先前的时候零零散散的看过她的故事,也读过她的几篇小说,当我合上书,却不知如何表达此时心情。 黄钟大铝的家室背景,一...

  • 读张爱玲                       

    上学的时候是一个不爱交际的女生,总是在人群后默默的,喜欢捧着书静静的读,写那些自己想象的小情书。 偶然从书摊上看到...

  • 读张爱玲

    原谅我念书少,在色戒这部电影上市的时候忙于加班的我也没有关注。最近,趁着自己暑假结束前翻读了很多书,翻到张爱玲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张爱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xj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