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这句俗语完美阐释了管教与叛逆的关系。叛逆的小孩,总是敢于打破常规,不按套路出牌,也总是遭到镇压。而中国又是个讲"孝顺"的国度,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听话,乖!"
叛逆到底为何物?是洪水猛兽吗?
叛逆,无论男女老少,是很多人身上的标签。这"倔老头"这"淘孩子",他们的行为和规则是格格不入的,是一种"不随"。
叛逆意味着有独特的见解,从小到大我们身边有无数的叛逆者,小时候听的故事,"神农尝百草"、"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第一个敢于吃狼果(西红柿)的人”,用生命来做赌注的叛逆者。
哥白尼坚持”日心说”,难道不是一种叛逆吗?敢于向主流的"地心说"发出挑战。正是我们眼中匪夷所思的人在改变着世界。
可我们又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呢?在家要听父母话,到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工作了要听领导的话。可是从来不告诉孩子,任何人说的话如果你认为不对,可以提出质疑。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孩子如果没有质疑精神,那他大脑里的知识不过是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背公式,背古诗,背名人名言,可是随着考试结束,这些全部灰飞烟灭。
大学还有考前突击题库的现象,应付考试,随后这些也从未在大脑里存留下来。只要是名人说的话,就该铭记在心,即使语言漏洞百出,仍然视为至理名言。
这世界规律的存在是自然博弈论的结果,而规则是一种机制无法平衡下产生的。最近流行学习打卡的规则,流行他律倒逼自律的说法。可是谁是打卡机制真正的受益者?那就是踏实认真实施打卡项目的人。
当叛逆变成了自私、懒惰的借口,为人父母就得用非常手段去戒除了。孩子不写作业,享受天马行空的生活。这种叛逆是助长懒惰思想,必须戒除。
孩子为了占有更大的地盘,欺负他人,以强欺弱。这种霸道式的叛逆,要给以更严格的约束。不能让自私的思想生根发芽。
之前地铁里被人踹胸脯的男孩,很多文章都写,男孩,亮出你的獠牙!可是这些獠牙已经早被磨平了,因为我们灌输孩子的是听话教育,不管小羊怎么解释,狼都会吃了小羊。
叛逆,代表着不老生常谈,代表着不道听途说,代表着不人云亦云。
还有一种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别人欺负你,你也要还手,往死里打。打坏了爸爸包。还有人说:”别人为什么欺负你啊,因为你好欺负。”我们的教育总是那样夸张,从来不带着思考。
敢于质疑,才能强大起来,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的孩子越多,我们民族才能越有希望,才能真正"和而不同"。
叛逆的孩子总让我们联想起,离家出走、奇装异服、怪异发型,还曾经流行在网络上的"葬爱家族"非主流杀马特。这是从形象和行为上的叛逆。
"相由心生",杀马特却一下子成为回忆中片段,这些孩子都哪去了?只是觉得这样很怪异就梳回正常的发型,"人间正道是沧桑"。
叛逆不是外在的发型、衣着,而是思想上的与众不同。一个有反骨的孩子,才能发出不一样的声音。保护那些质疑的声音,耐心去倾听,去理解,去辨别,才能教育出有见地、有思想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