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求学时光
自从小三月在那个雨后的下午听了父亲关于山外的介绍之后,小三月幼小的心灵便埋下了一粒种子,一定要读书,一定要去看看山外的世界!
六岁了。这是应该进入学校学习的年龄。
大山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一般父母都不会送女孩子上学,因为女孩子长大以后是要嫁人的,即使要上学的话,也就读个小学为止,只要会写会认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
小三月非常幸运,她的父母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非常开明。他们要送小三月上学,并告诉小三月,只要她在学校学习好,上到哪儿就供到哪儿。
小三月六岁生日那天,母亲拿出一块布——很好看的一块布——深蓝色的斜纹布上盛开着一朵朵白里透着红的百合花,母亲用这块布给小三月缝制了一个小书包。母亲对小三月说,这是她以后上学的书包,其他的孩子的书包都是黄色的军用挂包,因为家里没有钱,以后上学就只能背着这个书包上学了。
“非常好看,我最喜欢这个书包了。”小三月围着母亲开心的跳着,“耶,我要上学了!我要上学了!”
家门口有一所学校,这是一所微型学校。所谓学校就是两间屋子,一间大教室,另外一间屋子没有门,在屋子的中间有一个很大的灶台,灶台里面放置了一口大铁锅,旁边摆放了很多柴火。这就是学校的厨房,中午专门用它来给学生热饭用的。学生中午和晚上都在家里吃饭。
学校就十来个学生。老师兼校长和厨师。老师是另一组里比较有文化的一位年轻人,大家都叫他何老师。
何老师是一个全能型的老师,语文、数学、音乐、体育、劳动课都是他一人。十来个学生分布在三个年级,一二三年级的孩子们按照组来进行分别,靠近窗子边上的是一年级,中间是二年级,靠近最里面的是三年级。
何老师上课的方式很特别,先给二、三年级的孩子们布置写的作业,然后教一年级的孩子从拼音入手,读、写。两三个一年级的孩子们敞开嗓子跟着老师认读aoe,在何老师的带领下知道了123……,学会了加减法。
放学的时候,挨个在老师那里检查。凡是过了关的孩子们,可以把书包背上回家了。没有家庭作业,书包里也就语文、数学两本书和作业本,外加两支铅笔和几根自己从芦苇竿上折断的一把小棍子,这是用来做数学题用的。
老师没有布置作业。但小三月回到家,会拿出当天老师教的课文,给父母读一遍,然后在自己主动地写一篇字。
父母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他们知道自己的女儿长大后一定会有出息的。
在家门口上完小学三年级。小三月又去了距离家门口很远的大队去读四年级,大队小学距离家大概有十里左右。
小三月和队上的其他孩子们天不亮就从家里出发,九点多到达大队小学开始一天的课程。下午四点左右放学又和队上的孩子们一起往家赶,他们基本上是一路小跑着赶回家。就这样,到家天也快黑了。
遇到下雨,大人们会送他们去学校。因为他们要经过一条小河沟,大人很担心小河沟的水如果涨了,孩子们过不了河。
就这样,小三月在大队小学读完四年级。就该读五年级了。
五年级是在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家就更远了。小三月的学习很好,父母送她去乡政府读小学五年级,和小三月一块儿上学的其他几个女孩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印象中,那个叫小莲和小英的女孩的成绩也不错,但是,她们的父母说自己的孩子可以写自己的名字了,也能算账了。不用再去读书了。以后找个人嫁了就可以了,读那么多书干啥呢。
小三月在小莲和小英的羡慕下到了乡小学读书。
乡小学就是不一样。这里有好多老师,还有好多同学,最主要的是这里还有好多书,在乡小学里,三月知道了鲁迅,知道了莎士比亚,知道了居里夫人。尤其是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太厉害了。
在书籍的海洋里,三月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小学毕业的时候,三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距离家有七十多公里的羊木中学。除开父母坚定不移地要送三月去七十多公里外的初中学校读书外,其他所有亲朋好友都反对父母再送三月读书。
当时,三月家的经济状况非常不好。在印象中,三月上学的学费都是母亲走遍了村里的所有户借来的。为了继续供三月上学,父母上山挖草药,捡菌子,打山鸡,他们起早贪黑,用自己的辛劳换得一张张钞票给三月。
拿着浸着父母汗水的钞票,三月暗暗发誓,一定要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家的现状。
初中毕业的时候,三月最想上的是高中。但,当时可以考中师或中专,自己不管书学费,并且毕业后还包分配。想着可以尽快减轻父母的负担,三月放弃了自己想上高中读大学的愿望,报考了中师。
三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等师范学校。
终于,三月可以有机会到山外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