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五谷不分、四体不勤”。这是用来嘲讽那些生性懒惰,连五谷都分不清的人。然而细数下来,我们身边真正能识五谷的人又有几个呢?
“五谷”中的“谷”原本是指带壳的粮食,“谷”字的读音其实是由“壳”的音来的。五谷在古代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而现在的五谷其实只是粮食作物的总称,或者泛指粮食作物罢了。
稻就是加工以后的大米,米是中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因此被列为五谷之首。古代的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如今的河南一带),水稻的生长与气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需要有充足的雨量和湿润的空气,所以主产于南方;北方种稻有限,这里的人会用麻来代替稻,作为五谷之一。因而五谷也就产生了“有稻无麻”和“有麻无稻”的两种说法。
稻黍也就是黄米,它略大于小米,煮熟后有粘性,可以用来酿酒或者做糕。美中不足的是,黍这种粮食不利于消化,因此现在基本也没人用黍来作为主食了。
黍稷又称粟,也就是小米,中国最早的酒就是用小米酿造的。稷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粮食,故以“社稷”一词来代指国家。它们适合在干旱的地区生长,其茎、叶较坚硬,可作饲料,一般只有牛能消化。
稷麦有大麦和小麦之分,在古代特指小麦,用来制作面粉。古人称大麦为麰,它与小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谷物。大麦吃得最多的是藏族人民,他们所食用的青稞便是大麦的一种。
麦菽是豆类的总称,但古代豆的种类没有现在多,是以黄豆为主的。古语云:“菽者,众豆之总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荅。”
菽麻俗称麻子,主要是用来农作生产的,其茎皮经沤制后可以用来做麻绳、麻衣、麻纸等,很耐用。去皮后的茎又可以当柴烧,可以盖房子,有点木质的感觉,皮与杆经提炼纤维,可以做宣纸等各种高档纸。
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