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冠龙(学名:Dilophosaurus)又叫双棘龙、双嵴龙或双脊龙,是一种生活在侏罗纪早期(1.93亿年前)的肉食恐龙,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蜥形纲、双孔亚纲、蜥臀目、兽脚亚目、腔骨龙超科、双脊龙科、双脊龙属。双脊龙属下有三个物种,分别是月面谷双脊龙、奇特双脊龙以及中国双脊龙,不过当中的中国双脊龙目前还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此属。

双冠龙长约6公尺(几乎是一辆公共汽车的长度),高约2.4米,重达300~450公斤,被称作“侏罗纪早期恶魔”。它头顶上长着两片很薄的半月形头冠骨,并排由前额延伸到头骨后部,故得其名。双冠龙的头冠可能是用来吸引异性的工具,头冠大的双冠龙在群居中占有较大的地盘,并拥有和更多雌性恐龙交配的特权。由于它的头冠由两片极薄的骨头构成,十分脆弱,因而从不用来作打斗的武器。如果在一场捕食博斗中,小动物咬中了它的头冠,它会感到疼痛,为了保护自己的头冠,有时它会放弃猎物,另寻其它食物。

双冠龙嘴巴又尖又长,上下颌都长着锐利的牙齿,但上颌的牙齿比下颌的牙齿长,牙齿的前后边缘上还有小锯齿。它上颚的前部有一个裂凹,使得前上颚骨能够活动,但前段牙齿不足以杀死猎物、咬起肉块,因此它们通常以腐食为生,或者干脆吃其他恐龙吃剩的猎物。当然要是双冠龙真的饿了,又恰巧遇到了一只美味可口的动物,它们会马上追过去,甚至为了争夺食物大打出手。
双冠龙在捕食猎物的时候,有时会突然喷出一口可怕的毒液,使猎物失去知觉。它身体长而粗壮,柔软度佳,体重比角鼻龙轻。前肢短小,善于奔跑,能够飞速地追逐草食性恐龙。它的后肢比较长,且粗壮有力(耻骨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前后脚上都长有长长的利爪,可以很轻易地撕破其他恐龙的皮肉。双冠龙的脖子强壮而灵活,能够轻易搜寻并撕扯猎物。它的尾巴也很长,根部很粗,愈到尾端愈细,可以起到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它头骨上在眼睛后面的部位都有孔,可以更好地附着那些牵动颚骨的肌肉,因此其咬合力一定非常强大。

在追到猎物后,双冠龙会用长牙咬并同时挥舞脚趾和手指上的利爪去抓紧食物,然后将大块的肉吞进腹中。它最喜欢吃的可能是其它动物的内脏,因为它鼻嘴前端特别狭窄,柔软而灵活,可以伸进动物尸体的腹腔中(它有时还会用这尖嘴伸入矮树丛中或石缝里,将蜥蜴或其余小型动物衔出来吃掉),而头顶上那两块薄板状的冠状嵴可以在头伸进尸体的腹腔时起到支撑腔壁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