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经常说世上有三种人第一种不打不骂自成人。第二种是打骂成人,第三种是打骂也不成人。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自己能主动学习,不要大人盯着,老师压着。那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
今晚共读《成为学习型父母》内容“找对孩子生长的体感”和“生命中的三大核心关系”后正好我们就一起交流了这个问题。
生命中的三大核心关系是与父母的关系,与爱人的关系,与孩子的关系。为什么我们需要关系?因为我们跟谁的关系都是跟自己的关系。我们需要经历不同的他人来丰富自己的内在世界。
三大中心的基本秩序:先本能扎根,再情绪拓展,再心智聚焦。昱竹老师 以她女儿学芭蕾舞的例子。让我们明白了无论什么学习首先启动的是本能中心,就是孩子的热爱,然后启动情绪中心,让孩子们得到自我满足。最后加上心智中心让他懂得学习要达到的标准,并在细节上加以纠正。
今天的共读我们重点讨论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甘园长讲了我昨天在群里发的学生的一篇日记。她说,其实这篇日记里面有不少错字。也有些句子不通,但是我能找到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去表扬。这样就可以让孩子爱上写日记。确实是这样,有一次听钱志龙老师讲课,我特别受益。他说孩子的作文不要随便改动。多去找找孩子作文写的好地方,这样孩子的语言才不会失去灵性。
今晚志玲老师问怎么激发孩子学数学?
肖君老师点了线上一位小朋友回答,他说的特别好:你可以先让老师在黑板上画些有趣的题目,能让孩子们学到各种各样的方法,有趣知识,比如游戏数学,把那些数学题目变成像孩子们经常玩的那些游戏一样。这样孩子们有可能会提高兴趣。(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很了不起吧!)
对于这个问题,除了看见孩子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个体,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孩子。他只要在自己的生命状态里成长就好。比如我们班有几个孩子做阅读理解就很困难,那我就降低要求,允许他慢慢来。我常对孩子们说,这门功课学得不行,不代表那一门功课不行。我今天学的不行,不代表我明天学的不行。
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大家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对某学科有兴趣,就需要发挥老师的魅力,让他爱上这个老师,然后激发他对学科的热爱。这一点我也非常认同。我觉得关系非常重要。亲其师,信其道。关系第一,学习第二。
金霞老师用自己的事例让我们看到了偶像型老师的魅力:一个孩子用铅笔戳开一只青蛙。同学们都说这个孩子残忍,金老师没有批评他,而是找了很多资料,让他看怎么解剖青蛙的各种图片,视频和文字,并布置他画出青蛙的内脏结构图,告诉他即使解剖,要杀死一个动物是要用打麻醉的方法让动物温柔的死去的。后来有一次这个孩子看到一只飞蛾飞到班里就用纸巾包住把它放飞到教室外面。
在上课时金霞老师还经常用希沃白板上一些小游戏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感谢金霞老师今晚无私的分享给了大家。
春梅老师认为还要看见、理清学生的原有经验和需求点,然后制定适宜的活动,例如:开始上课的引题部分非常重要,活动中要以鼓励为主,活动可以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的,孩子们天生爱玩,“玩学习”特别棒!把学习当作玩乐,是很美好的状态。
好奇心也是激发内驱力的一种方法。王霞老师说:“当孩子对某种东西或事物现象表现出好奇时,我们要让孩子的好奇转化为浓浓的兴趣,兴趣是基础,在孩子体验中激发和培养。”
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是一定要把本能扎根,当他们在学习时爱上自己,充分体验到自己的生命力,他们自然愿意去训练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