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谈论神话的时候,经常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么一个问题:那便是神话的历史化与世俗化,简单说就是很容易把神话故事当作真正历史,把神话人物与历史人物相互混淆。而其中尤以“射九日”的羿,与“妻嫦娥”的羿最为典型,今天我们就来厘清一下这俩人的关系。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先简单说这一下这两个“羿”的大致区分,因为在正史记载中,帝尧时期有一个羿,在夏朝时期也有一个羿,但因为夏朝有穷国的“羿”在后面,所以将其称为“后羿”,与此对应的人们便把帝尧时期的羿称为“大羿”。
羿此外,因为两人的身份差异也非常明显:大羿是天神,而后羿是国君,所以后文中我们也将以“天神大羿”和“有穷后羿”来分别代指两者。
(一)射九日的是哪个羿?
关于羿的神话传说,最早应该记载于《山海经》中,在这里,他是一位天神般的存在,他所效忠的对象,正是《山海经》神话中至高无上的主神——帝俊!
“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海内经》
先说一下,这里的“羿”应该是指“大羿”,这段记载中虽然只是把“大羿”的故事列出了大纲,却没有任何细节。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出很多问题。
射九日比如“以扶下国”四字充分说明了,“大羿”应该是与主神帝俊一样的、生活在与“下国”(人间)对应的“上国”(神界)的,所以此处“大羿”并非人间之凡人,正是所谓“天神大羿”。
而“恤下地之百艰”也说明,帝俊派遣大羿下界,正是为了解除人间的各种灾难。这两句话给天神大羿未来的行动定下了基调,而之后天神大羿的所作所为也全部都在这一框架之内。
除了这段纲领性质的记载,在《山海经》唯一记载“天神大羿”的事迹的就是“羿战凿齿”。
“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墟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戈。”——《海外南经》
而关于大家最为熟知的“羿射九日”的故事,在现存版本的《山海经》中是没有任何记载的,但是在成玄英给《庄子·秋水》篇做疏的时候,曾经引用古本《山海经》提到了这件事:“羿射九日,落为沃焦”。另外,还有一段记载,则是在提到昆仑之墟的时候,提到了一句“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射九日可以看到,在《山海经》中“天神大羿”的记载非常简洁,几乎很少有故事情节,那么完整的神话叙事是怎么来的呢?这当然都要归功于《淮南子》中《本经训》的记载了,它将上述资料做了一个整合,不仅把所有故事做了逻辑上的安排,也把时间点放在了人们熟知的帝尧时代: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淮南子·本经训》
所以,这里的上射九日、下诛六害自然就是《山海经》中“恤下地之百艰”的具体内容了,但是《淮南子》却把这份功劳归功于了“尧”,而不再是“帝俊”,这不仅表明“帝俊”神话的消解与重构,也反映了“羿神话”的世俗化与历史化趋向。
射九日但是,可以看到的是“羿神话”也依旧保持它的自然神话本色:也即是说这个神话故事中,没有任何社会斗争的内容,全部都是以人与自然的斗争为主,表明他的身份,正是一位“下界”为民除害的“天神大羿”,而不是“又穷后羿”,所以我们经常说的“后羿射日”该是谬误!
(二)娶嫦娥的是哪个羿?
厘清了“射九日”的羿是“天神大羿”之后,另外一个比较著名的事迹就是“妻嫦娥”了。关于“嫦娥”之事,我们的普遍认知是,在“嫦娥奔月”的故事中,嫦娥的丈夫是又穷国君“后羿”。因为,在辞海中的“嫦娥”也是如此解释:
嫦娥与羿“后羿的妻子姮娥。相传因偷吃不死之药而飞昇月宫,成为仙女。汉朝文人为避汉文帝(刘恒)讳,改“姮”为“嫦””——《辞海》
但是,我们从《淮南子》中的记载来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应该还是“天神大羿”,因为这段记载紧跟在刚才“天神大羿”上射九日、下除六害的后面,所以也就是说,嫦娥的丈夫羿,应该是“大羿”,而不是“后羿”!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未月精”
所以,嫦娥奔月的故事虽然流传久远,但是因为人们的误解,便一直将其男主认定为后羿。
(三)取代夏的是哪个羿?
综上所述,不管是“射九日”的羿还是“妻嫦娥”的羿,应该都指的是“天神大羿”,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误会,把“射日和娶妻”的事迹都安在了“又穷后羿”身上呢,并且张冠李戴这么多年而丝毫不察觉?需要说明的是,后羿虽然不是指一个人,但是最出名后羿,却足以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嫦娥与羿关于后羿的记载,是出现于正史中的,在《左传》中有记载:
“后羿因夏民以代夏政。”杜预注云:“禹孙太康,淫放失国,夏人立其弟仲康。仲康亦微弱。仲康卒,子相立,羿遂伐相,号曰有穷。”
此外,在《史记·夏本纪》,夏朝前期的世系应是大禹——夏启(大禹子)——太康(夏启子)——仲康(太康弟)——相(仲康子)。
后羿太康而后羿就是在仲康死后,仲康之子相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成功地将其取而代之,但是根据《尚书》所说,后羿并没有彻底取代夏朝天子,而是成为了霍光一样的一代权臣,把持朝政。这一事件,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太康失国”!
太康失国当然,正如哲学家尼采所说的:“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回以凝视。”屠龙的勇士,最终也变成了恶龙,后羿代政之后,沉迷于游猎、不理政事,且任用小人以误国,最终被相的遗腹子少康找到机会,最终复国成功,是为“少康中兴”!
羿与羿“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弃武罗、伯困、熊髡、龙圉而用寒浞。”——《左传·襄公四年》
所以,正因为“又穷后羿”在中国历史上的夏朝如此“赫赫有名”,再加上两人名字相近、又都精通射艺,故此便一直将两人混淆,且将“天神大羿”之“射九日”与“妻嫦娥”加于“又穷后羿”身上,从而出现了长期的误解。
考古山海经看靠谱神话,涨正经知识,关注连载文集
文/李公子渊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