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 悲二字 常见于佛教词语,如果从网上寻找答案,可简单分开解释为
1、慈是指带给他人利益与幸福;慈悲的悲是指扫除他人心中的不利益与悲伤。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
2、悲的意思是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
二者合称为慈悲。
亦谓给诸有情快乐与快乐之因,并将彼等从苦难与苦难之因中拔救出来,亦泛指慈爱与怜悯。
概念上讲都是利他的精神,就是像雷锋一样去奉献,可是如果在真正的落实的当中,像我们这种最普通的平凡人,一次两次或者偶尔可以“大发慈悲”,长期地去故意执行对他人“慈悲”,很容易就搞到内伤。
在现实社会里,要做一个彻头彻尾的好人,没有智慧的辅助,根本就难以执行,很容易还会导致好心做坏事,或是被坏人利用。我自己也是深有感触,在此也不想展开而谈,说起来都是累。。。
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爱人首先从爱自己开始,帮助别人先从自律开始。自己都没搞好搞懂自己,还需要别人帮助和担心的话,其实也帮不到别人,只有自己强大了,才有更多的光芒去照耀别人。
所以想达到菩萨境界去利益众生,那么首先,先从对自己慈悲开始吧,不然泥菩萨过江的样子,实在是狼狈,满身泥泞,你去救人还落得被嫌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