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526377/49d3245c5200fbda.jpg)
春天的气候,总是那么地难以琢磨。前天还是阳光明媚,气温升高,像提前进入了夏天,不想二天后的清明节,气温就马上骤降,眼看着就要下雨了。
假期中,学校里要求女儿写份个人简介。怎么写呢?她说:“到学校里去看看,在走廊的墙壁上,别人之前写的可以参考一下。”
于是我和女儿就手拉手地上路了。在路上,一如送她上学那样开开心心,像往常那样说说笑笑。
“爸爸,你虽然经常在我们学校跑步,但学校没有参观过吧?今天我顺便带你去参观参观!”她忽然提出这样的建议,“我们学校很美丽的,有小池子,有金鱼游来游去;还有图书馆。”
“好啊!我每次的确是跑好就直接回了。”我知道她们学校有个小园子,那个小园叫“润园”——“润园”,我觉得是个值得琢磨的名称——但是她的学校我还真没有认真的去走过一圈。我高兴地说,“你可要当好向导哦!”
“当然了,我带你好好地去看看!带你到五楼,那里有录播教室,上课时外面的人都可以看到,都可以听到的。我们的公开课,都是那里上。那里,我们已经很熟悉了!。”
“外面的人都可以看到、听到的教室?那肯定是透明的?”我猜。我还真的一下子无法理解录播教室是什么样的。
说话间,到学校了。学校的教学楼有两幢,中间通过一个走廊来连接,从上往下看,构成了一个“工”字。走廊上,悬挂着《弟子规》、《论语》等当中激励人的语句。
小向导直接带我到了走廊里一个墙角。“爸爸你看,我们班从来不扣分的。”她说,语气中充满得意。
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排学校每个班争先进检查情况的结果公布单。看看她们班,连续几天,只看到一次扣分,却有几个加分,想到有一天她看书的时候忽然大笑着说:书上那个班级几乎每周拿到流动红旗,而我们班是几乎每天都拿到流动红旗——看来是不吹牛的。
“厉害了,你的班!”我由衷的表扬一下。
“当然了!”话语中充满的一种自豪。这孩子,班级荣誉感还挺强的。
看好了公布单,转身就看到走廊墙上有两个很大的镜框,“以人为镜,我是好榜样”这几个字立刻映入眼帘。在镜框里,是学校每个班优秀学生的介绍,每班5个,一张照片,旁边一段短短的介绍,是他们平时学习、思想的浓缩。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学校这个举措,是想在全体学生当中树立先进的典型,想让学生能够有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在小学生心目中还是很强大的。
在两幢楼的中间,就是女儿所说的小园子了。池塘小小的,弯弯曲曲;水,翠的惹眼,几十条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鱼簇拥在一起,在水面上惬意的游着。一阵凉飕飕的春风吹过,一片片像是花瓣又像枯叶的东西飘落下来,浮在水面,惹得鱼儿们欢快地蜂拥去啄食。在水池边,一簇迎春花骄傲的在怒放黄色的花朵——记得女儿在一篇小作文里写到,迎春花是春姑娘的花裙;两棵柳树垂下条条的绿枝,像是想和那汪绿水来个亲密的接触;一颗松树昂立着,它是想冲出那两幢房子的束缚?我想,冲出束缚,是追求,但煎熬的追求的过程,却是宿命。一座小拱桥孤单地跨在水池上。这个园子虽然小,营造出的却是一种小桥流水的意境。
在小池塘的旁边,竖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镌刻着两个大字:“润园”。润园,一个值得琢磨的名称,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叫润园,它到底有什么寓意。这时下雨了,清明时节,真是雨纷纷。不过下雨,倒也很符合“润”这个字的意思,润者,水也。
走过小桥,女儿忽然神秘的说:“爸爸,告诉你一个秘密,”她指着在墙边草地上踩出来的一条小路,还压低了声音,好像生怕别人听到。“这是我们的秘密通道,有时我们从教室里出来上过卫生间,到食堂去上象棋课,就是走这条道路的。这条路可以使我们省很多路程。”
她将这么大的秘密告诉我,我很是受宠若惊,虽然我觉得好像也没有省掉多少路程。我还是严肃的回答:“好,那我们就走秘密通道。”
走过那条秘密小路,我们到了音乐楼门口,可惜关门的,那里有她喜欢的图书馆,看来是无法带我参观了。
上二楼了,在走廊里,也看到了同样的镜框,只是标题变成了“以石为镜,精彩每一人”, 陈列的也是每班优秀学生,听她说,三楼也有。我叫她仔细的看看别人是怎么介绍自己的,要学习别人怎么写,更要学习别人怎么做。其实,“以人为镜”也好,“以石为镜”也罢,到了这里,就是别人学习的榜样。挂到这上面,代表的不但是荣誉,更是一种压力。
她还带我每个房间都去看看,向我介绍每个办公室的用处。在德育处,她还特别详细的介绍:“我们捡到垃圾,就是交到这里登记后加分。流动红旗也是这里拿,还有小黄帽也是这里拿。”
这时,雨越下越大了,假期的校园,是那么的安静,只能听到雨水“哗哗”的倾泻下来。楼上看下去,校园里的一切,操场、树木、鲜花,还有女儿她们夏天乘凉并用来拍照的凉亭都默默的伫立着,任凭雨水洗净自身,任凭雨水浸润自己。石镜小学,的确是个美丽的学校,而且在雨中,是别有一番情调的。
上了五楼,那里只有她说的录播教室。蹑手蹑脚的打开门,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很大的阶梯教室,四周看了看,好像没有发现我想象中的透明教室,我疑惑了。
这时,她提醒我,旁边还有一个教室。轻轻地打开门,里面黑黑的,开关也找不到,借着手机那微弱的光,终于看到所谓的录播教室的真面目,它的墙壁应该是用隔音的材料做成的,里面有摄像头(估计还有录音设备)。原来所谓的录播教室,是指当里面在上课的时候,视频和声音可以传到外面的阶梯教室里,供在外面的老师观摩。想到自己那“透明教室”的荒唐想法,真是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哑然失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每当有其他老师来听课,那教室里后面可是做一大排人,这给学生的心理压力甭提有多大了!
也许是感觉我们这样进来有点偷偷摸摸的嫌疑,我的小向导很紧张了,显得忐忑不安,她催了好几次。
“你知道吗?我们已经在那里上课过5、6次了。当在录播教室上课,二楼自己教室也可以看到的。”她语气得意的说,仿佛到那里上课是件骄傲的事情。我相信她自己的教室能够看到,现在的条件,哪里是我们以前好比的;我更相信她们班一定是最棒的。
不知不觉中,最后我们来到了一楼的大厅。我的小向导显然意犹未尽,还想继续当小向导。我笑了笑,估计她还不想现在就回去——那就再参观一下,在大厅的参观参观。
大厅一边的墙挂满了学校得到过的荣誉的匾额,另一边墙上是老师的介绍。
“爸爸,我看到项老师了。你有没有看到?”
“我没有。”在几十个老师的照片和介绍中,抬着头一下子找到一个人,也确实难得。
根据她说的,总算找到了。接着我们又一起找到了张老师,最后我说:“我看到刘老师了。”
不想她一下就说:“嗯!我也看到了。”孩子的眼睛的确尖,但更主要的是因为在她心目中,老师的地位是无法代替的。
准备回家了。雨也渐渐的小了,变成了毛毛雨。这时,我忽然想起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春夜喜雨》中的两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圣,到底是诗圣,一个“润”字,用的多好,它把春雨那种不知不觉中唤醒万物,滋润万物成长的过程形容的多贴切,多富有想象空间,让人仿佛看到绵绵细雨散落在叶面上,慢慢的润湿土壤,万物慢慢的长高、长大的画面。
忽然,我似乎琢磨到了“润园”这个名称的寓意,我想,学校和老师,何尝不是如春雨一样,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学生,也许你每一天察觉不出,但是就在改变,“润园”的寓意也许就是这个。
走出校门的时候,“以石为镜,正身立人”这条校训浮现出我的脑海。正身立人,希望她在这“润园”中,不断的端正态度,不断的努力,每天都进步那么一点点;不奢求她将来大富大贵、大红大紫,只希望她以后能够做个堂堂正正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