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参悟人生读书哲思
《原生家庭》:我们无法选择父母,却有权决定自己的人生

《原生家庭》:我们无法选择父母,却有权决定自己的人生

作者: 然雪婵 | 来源:发表于2020-02-24 21:58 被阅读0次

    文/然雪婵

    01

    曾在知乎里看到过一段话: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小孩,他记得来自原生家庭的点滴,童年时的痛苦经历,或者他人的言语评价。我们常以为忘却了这些记忆,其实它们深深藏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选择,找到他,疗愈他。”

    一个人的童年经历,特别是原生家庭,对他的性格、行为、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哪怕你不承认,可最终,每个孩子的归宿,都是原生家庭。

    因此,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或者心理性格出现问题或偏差,极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有一个“有毒”的家庭。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这本书中就讲到了几种有毒家庭的行为模式,以及如何摆脱有毒父母带来的性格缺陷。

    这本书让你知道很多成年人出现的自我怀疑、焦虑、缺乏安全感、愤怒等等都可以追根溯源到与父母的关系。

    但本书并非要控诉这类“有毒”父母,而是要教会你正视问题并且寻求到正确的方法来修复这些性格的缺陷,从而获得生活的幸福感。

    02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是美国心理学家苏珊.沃福德和影视编剧兼制片人克雷格.巴克所合著的。

    全书以苏珊心理诊所治疗的各类实例来解释各种有毒家庭模式对孩子的影响,这些有毒家庭包括不称职父母、操控性父母、酗酒型父母、虐待型父母等,以及这些孩子是如何在苏珊的帮助下痊愈的。

    18年的从业生涯,让苏珊接触过大量的咨询者。为此苏珊总结出上述那些典型的有毒家庭模式,以及这种家庭模式对孩子造成是恶劣影响,并且治愈了很多人。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有毒家庭的行为模式,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没有必要为童年阴影负责,该为此负责的是父母们。认识自己是治疗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第二部分是具体的疗愈方法,帮助消除父母对我们造成的负面影响,摆脱束缚,成为自己的主人。

    03

    《圆桌派》讨论过一个话题:为什么说孩子都是父母的折射?生活中孩子的表现常常能折射出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积极乐观,孩子也足够开朗,父母修养高,孩子教养好,父母习惯性操控和逼迫,孩子就会恐慌或者幸福感极低。

    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作者苏珊在第一部分提到的操控型父母,他们最常用的口头禅是“这都是为了你好”。

    大学同学阿南就有这样一个喜欢操控她的父亲。

    在大学时,她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将学校的各种活动都举办得有声有色,同学和老师都说她毕业后工作肯定是个“女强人”。

    毕业后她想出去闯荡,但是父亲坚持让她回到县城做老师,理由是女孩子形单影只地在外地闯不安全。

    父亲通过种种手段将她召回了老家。但中间她多次受不了父亲的嚣张跋扈而要逃离那个家时,却逃不掉。

    父亲嘴上说女孩子当老师稳定,实则是想把她牢牢束缚在自己身边。

    她说:“我感觉自己要被他给毁了,中间我想辞职,他不同意,说我脑子有问题,把我送到精神病院关了半个月,从此我就学乖了,不敢折腾了,我怕毁了自己。”

    这个父亲对女儿的操控就是典型的“有毒”父母的行为。

    正如苏珊在书中说的,他们是基于对自己生活的强烈不满,以及对遭到遗弃的恐惧,孩子的独立让他们觉得仿佛失去了身体的一部分,只有孩子永远的依赖才能让他们感到安全。

    而这类孩子长大后,都一定程度上会出现自尊心受损以及由此引发的自我毁灭式行为。几乎所有人或多或少感受到自己毫无价值、不讨人喜欢且一无是处。

    更糟糕的是,而在操控下长大的孩子,如若没有进行自我纠正,很可能会将这种控制欲折射到自己的下一代身上。

    其他有毒家庭行为模式包括不称职父母、酗酒型父母、身体虐待型父母,言语虐待型父母、性虐待型父母,组成“有毒家庭体系”。它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

    04

    那么我们如何挣脱有毒父母带来的伤害,修复自己的性格缺陷呢?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以下方法:

    1、释放你的悲痛和愤怒

    只有释放了内心的悲痛和愤怒,只有将责任归于那些应该负责的人——你的父母之后,你真正的解放才能降临。

    但释放内心的悲痛和愤怒,不等于原谅。我们需要正视父母带给我们的伤害,不应该利用原谅去弱化和抹杀这些伤害,因为很多时候,原谅和忘记,意味着假装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过,那么疗愈也就无从谈起。

    苏珊认为,只有当父母在反思了自己行为、承认了自己错误后努力去求得我们原谅时,这种原谅才有意义。否则他们继续对我们的伤害,那么这些原谅将毫无意义。

    书中有提到5种管理愤怒的方法:

    1、允许自己愤怒,不要压抑自己的感受

    2、表达出你的愤怒

    3、增加运动

    4、不要让愤怒加深你心中消极的自我形象

    5、把愤怒转成自我定义的动力源泉

    一旦你能掌控愤怒,就会有机会向父母直接表达愤怒,让父母知晓你的感受。

    2、少些反应,多一些回应

    自我界定是指你可以撇开父母或他人的灌输和影响,自由地拥有自己的信念、情感和行为,这样将有利于你逃离父母的掌控。

    而“回应”是自我界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当你做出回应时,你不仅在感受你还在思考,你能自主你的感受和行为。

    回应还可以让你保持自我价值感,让你不再盲目自我怀疑,将生活的控制权重新交还到你手上。

    3、不说“我不能”

    面对父母的要求时,试着将“我不能”转换成“我还没有”。

    比如书中的桑迪,作者让他将“我不能违抗我的父母”改成“我还没有违抗过父母”。

    一句“不能”意味着一切已成定局,没有了选择的余地;而“我还没有”意味着你还有某种选择的可能,这个决定权还在你自己手上。

    选择是自我界定的关键,做出选择则意味着你向自我控制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4、与父母对峙

    我们与父母对峙的根本原因不是要纠缠过去,而是为了让我们摆脱掉这些负面影响。

    诚如苏姗所说:“没有归还的,便会转移”。

    如果我们不能解决自己对父母的恐惧、愧疚和愤怒,那么我们势必会转移到配偶和孩子身上。

    而我们对峙也是因为要直面我们的恐惧,打败恐惧的最好方法就是直面它。

    告诉父母:这是你曾经对我做的,这就是我当时的感受,它就这样影响了我的生活,这是我现在对你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我们也是为了以后关系定位。

    本书中有具体的在各种场景中与父母对峙的建议和对峙以后要考虑的问题建议。

    之前的热剧《都挺好》中,苏明玉尚在上学时便开始了与父母的“对峙”。

    面对母亲的重男轻女,父亲的不作为,她在语言和行为上都有为自己争取些许的“权利”,从未在内心妥协和顺从过父母。

    母亲将她的房间卖掉后,她趁着上职专的机会选择住校,甚至在一次和母亲大吵之后,便提出与家里断绝关系。

    她虽是家里最被压榨的那个人,但是她也是家里最有风骨的那个人,因此她才能最终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对峙几周甚至几个月之后,你会获得勇气和力量,最终你所能感受到的并不是欢乐或失望等强烈的情绪,而是不断提升的幸福感和自信心。

    5、接受心理治疗

    如果你在童年时曾经受过性骚扰这种严重的伤害,以个人的力量很难对抗,你可以考虑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

    以上就是书中提到的一些具体摆脱伤害,重塑自我的心理治疗方法。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探究了有毒家庭行为模式产生的原因,以及有毒父母带来的毒害,是为了让我们找到一直困扰我们的负面情绪的真正来源,从而让我们在书中所提到的对策中,找到与父母以及内在自我和解的方式,从与父母的负面关系中挣脱,重塑自我,得到真正的幸福和自由。

    安东尼说过“很多年以后,当你回忆过去,我敢保证那些好极了的和糟透了的时刻,都会记不清,唯一真实和让你骄傲的是你挺胸抬头走过的人生。”

    愿你也能够早些释怀,也愿你所经历的那些苦难,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变成你未来生命中让你勇敢前行的动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生家庭》:我们无法选择父母,却有权决定自己的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zw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