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海艺术之家
临帖到底能不能放大临摹?原来很多人都搞错了

临帖到底能不能放大临摹?原来很多人都搞错了

作者: 三余书社 | 来源:发表于2019-07-24 19:12 被阅读28次

文/彧白 三余书社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最近逛书店,关于书法的类目下,出现了很多放大版的字帖,而且卖的很火爆,这说明市场对这种放大类的字帖还是很受欢迎的,那么,从书法临摹的角度来讲,能不能学放大版的字帖呢?

这个问题要分书体而论!

从字的大小来分,有擘窠大字、有榜书,小的有小楷、小草等等,不同书体的大字跟小字的笔法也不尽相同,所以能不能放大临摹要区别开来!

初学者宜从大字开始练起,这似乎是千百年来约定俗称的一个观念,我们从很多书法家的简介中都能看到类似的一句话,说此人在很小的时候就能书擘窠大字,由此可见一斑。

这种说法的理论基础是卫夫人,就是王羲之姨妈兼老师。在他的《笔阵图》中说道:

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

这个话说的有道理,小孩子肌肉不够发达,很多细微的动作很难做出来,写大字能稍微规避这个问题。

学习初学者宜学大字。

我们知道古人的字大字不多,除了一些摩崖石刻,最大的碑刻作品,也不过方寸4厘米左右,唐楷的字比魏碑的字还要大一些。对于唐楷和魏碑来讲,是可以稍微放大一些来临摹的,这种放在是在不影响笔法的基础上,如果放的过大, 比如讲唐楷4厘米的字放大到30厘米,那么其笔法就会有所变化,比如:欧楷中的半藏锋就应该改为藏锋,其虚笔在大字中就应该变为实笔。

再来看魏碑,学过魏碑的朋友都知道《元氏墓志》,这是一个大家族,有很多墓志,写的也都极好。这些墓志的字都很小,有的也就不到2公分,但是这些墓志的用笔跟大字魏碑是一样的。在比如说,柳公权跟颜真卿的字,在《小麻姑》和《金刚经》中,字也就只有2公分左右,但其用笔一样是大字颜柳的用笔,跟《大麻姑》以及《神策军》相类。 所以这一类是可以放大来临摹的。

比如另外一些碑,比如《勤礼碑》、《颜家庙》等等,这类碑本身字就比较大,所以也就不用放大了。

行草书能不能放大临摹呢?

晋唐的行草书堪称典范,尤其是晋人,那时候的字也比较小,比如兰亭序,字的实际大小其实只有1-2,5厘米,当你见到神龙本的时候就会惊讶到,原来王羲之写的字这么小,这么小的字竟然如此精妙,竟有这么多的变化,实在是了不起!

那么这样的字能不能放大来临摹呢?其实可以适当放大,但是不能放的太大,比我我见过有人把兰亭序放大到了10厘米,这时候再去临摹的话,对用笔的要求会更高,不是降低了难度而是增加了难度。字越大,需要处理的笔法就更复杂,除了基本的提按与绞转,还要伴随一些笔毫更复杂的处理,所以晋唐的行草书不宜放的过大,略微放大即可。

这里说一个概念,古人有今草、章草、小草、大草等等,指的书体之分。其中的大草并不是说写的比较大的草书,而是指的是一种书体。

唐人的草书略微大了些,但也不是那么大,比如怀素的《自叙帖》每个字也基本5-6厘米的样子。到了明代王铎那里,字变的更大,他的“涨墨法”使得字不得不大,但也就仅有20厘米。但是当代人动辄八尺、丈二、乃至丈八的纸来写大字,这里面的难度不知增加了多少倍,当然,写的好的如凤毛麟角!

说了半天,举了一些例子,其实关键还是要懂笔法,不懂笔法也就不懂如何临摹,更不用说如何放大或者缩小了。关于笔法的问题,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讲过许多了,有兴趣的可以翻看前文。熟知了笔法规律,再去临摹才能事半功倍!

仓促为文,有错字纰漏难免,请海涵!

文/安伟波,号彧白,三余书社签约书法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临帖到底能不能放大临摹?原来很多人都搞错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gmf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