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作者,根据各自内容来推断,上至周王、公卿士大夫,下至普通民众,甚至奴隶都有参与。结合古代文献、考古相关的文物及发现,只有极少数的诗歌,才能确定出作者是谁。大部分诗作都是无法考证的;或者说,即便有考证的观念,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诗经》中的诗,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共305篇。产生的时间,大致在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历时500多年,覆盖了当时周朝统治的大部分区域:陕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和湖北北部一部分。
《诗经》中的诗首先是“歌”,能够配乐演唱。500多年间,来自不同地域,由不同作者写就的诗,经过整理、编纂之后,才汇集成了这部《诗经》。
《诗经》的产生,历来有“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三种说法。
先说“采诗”。根据古代文献,周朝有专门负责采诗的官员,叫做“酋人”或者“行人”,专门到民间采诗,然后传达给王室,让统治者了解来自民间的声音。
再说“献诗”。《国语》中记载有公卿列士献诗、太师陈诗的说法。《周礼》说:“太师教六诗:曰风,曰雅,曰颂,曰赋,曰比,曰兴。”又说,“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
《周礼》成书于两汉之间,因此这种说法仅供参考,是不是真的有太师负责教授《诗经》的课程,还很难说。就连“赋、比、兴”的创作手法,也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这种简单的分类方式,并不能概括《诗经》的创作手法。杨照先生就认为“赋、比、兴”的说法有问题。这一点,咱不多讲,后面会进行详解。
但毫无疑问的是,《诗经》中的诗歌,都是经过整理、加工的,即便如此,还可以看到“国风”中,很多类似的歌咏方式和写作手法。这也从侧面上说明,诸侯国的“国风”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影响。负责编纂《诗经》的人,尽管对其进行过修改,仍然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其主题、内容、写作手法的方面存在相似性。
前面说过,《诗经》在古代首先是歌,然后才是诗。因为它有配乐,可以由专门的演唱者演唱,只是没有乐谱流传下来,才逐渐成为了纯粹的诗歌作品。
历代都有人想要给《诗经》重新谱曲,复原它最原始的形态,可惜效果都不甚理想,也未能得到大众的认可。清代乾隆年间,官方主持编纂了《钦定诗经乐谱全书》,重新给《诗经》全文配上了乐谱。结果,你知道的——我们今天很多人,可能都根本没有听说过这本书。
所以,不管是不是“大司乐”来负责教授《诗经》乐理相关的知识,都肯定有人专职负责。
最后讲讲“删诗”。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非但对儒家学说十分推崇,对孔子本人也进行了拔高,以至于“孔子删诗说”反而成为对后世很有影响力的说法。可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连孔子本人都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在孔子的时代,“诗三百”早已成为公认的事情,所以孔子也不太有可能去删诗,对《诗经》进行编纂。
因此,《诗经》采完、献上、编纂、配乐之后,才算真正完成。严格意义上讲,采、献、删,只是工序的一部分而已。
延伸阅读:杨照《诗经:唱了三千年的民歌》第一章《三千年的民歌·风雅颂与赋比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
注:文章中部分内容,来自于本人悟空问答的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