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孩子努力对不对,有没有效?
家长、老师会苦口婆心的告诉孩子要努力学习,这一定是正确的,但是是废话,是无效的。因为孩子听完后一定是一头雾水,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是努力。
努力是一种行为的结果,努力是我们要帮助孩培养的学习能力的目标。但努力并不是一个明确的要求,孩子不明白做些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叫做努力。所以当孩子不把努力当一回事的时候,不要责怪孩子,因为是我们的指示不明确。
有的家长会反驳,我明确告诉孩子,上课不要交头接耳,写作业不要拖拖拉拉,考试不要粗心……这些不都是明确的指示么?
其实这些也都不是有效的指示,这些带有“不”的指示只是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但是还是不知道应该做什么。
这就要拓展到一个认知神经上的知识。我们人类的大脑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它有很多项功能,但是它有一个缺陷,它听不懂‘别’,听不懂‘不’。
试想你要去做一个报告,内心有点紧张,你如果对自己说:“别紧张!别紧张!别紧张!”你会发现你会变得更紧张。
所以,我们把“别磨蹭”“别走神”去掉,耐心的帮助孩子找到学习背后真正的问题,帮他解决了,孩子才能逐渐培养出努力的样子。
二、为什么孩子玩游戏特别投入,学习就不专心?
因为玩游戏符合他的本能。
所有的学习分为两种反馈模式,有一种反馈模式叫快反馈,一种反馈模式叫慢反馈。游戏就是快反馈模式。如果一个行为立刻有反馈,这就是孩子的本能的需求,孩子就喜欢去玩。慢反馈就是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得到反馈,学习就属于这种的模式。
慢反馈又是非常重要的模式,我们需要通过锻炼,不断拉长忍耐时间,让快反馈逐渐过度到慢反馈,慢反馈的能力越来越强。
如果孩子他知道他作出的行为暂时得不到反馈,但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他会得到,得到的时候很幸福,在坚持这种行为的过程中,他就不着急,下次他就能够适应这种慢反馈的模式。
我们可以采用目标分解法来锻炼孩子的慢反馈能力。面对太难的任务就把他进行分解,分解成适合孩子能力的快反馈的模式,努努力就能完成一个行为。完成就有成就感。
三、孩子说不愿上学怎么办?
这是一个领父母非常抓狂的难题。
孩子闹情绪不愿上学,简单的选择同意或者不同意都不是合适的解决方式。
冰山理论告诉我们,水面以上是他的行为,水面以下是他的需求。当孩子说他不想学的时候,你如果直接去改变水面以上的行为,好言相劝或者打骂批评,都改变不了整个冰山。我们要了解孩子行为背后是什么需求。先接纳他的情绪,用他别的方面成功经验来鼓励他,让他重新建立自尊和自信,引导孩子作出一个在困难下要去坚持的决心。
平时父母要善于鼓励孩子。但不是有口无心毫无指向性的随意鼓励,而是要聚焦于具体行为去鼓励他,用“我看见、我注意到、我发现到”,把好行为跟好结果建立连接,把孩子好行为稳定下来,形成习惯。好的习惯多了,出现突发情况的几率就小了,即便出现了,解决起来的难度也低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