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
十几年前,二十一岁的高洋当兵三年,从部队转业回来,心里十分迷茫,根本不知道自己未来该做什么。
当时家里穷,好单位进不去,还好幸运地赶上了好时机,恰逢学校招聘小学体育老师,不用找人托关系,同时复原回来的一批战友有几个和他一样进了学校。
因为他在部队训练有素,身体素质过硬,所以去单位报道的时候,老校长二话不说,让他做了两个年级六个班级的体育老师,高洋没有意见,爽快地应允了。
高洋原以为学校的老师个个文凭高,不好相处,没想到待他特别热情,听说他是退伍老兵,都挺尊敬他,所以他很快从迷茫中适应下来。
高洋退役多年,生活方面一直十分自律,每天早晨五点半准时醒来,洗漱完毕,六点离家,跑步去北山锻炼身体。沿着台阶一级一级爬上北山,山顶有一个新修的公园,空气新鲜,鸟语花香,人也不是太多。在那里他会慢跑40分钟左右,再做二十分钟的体能训练。七点多下山吃早点,然后精神饱满地去学校上班,开启一天的工作。
高洋工作认真是出了名的,很多人都调侃他,把体育课上成了训练课,有点军营的模样。
一上场,他俨然变成了一个教官,虎着一张黑脸,胸前挂着一个银色的勺子,不时含在嘴里吹响几下,不停地下口令,练军姿,齐步、正步、跑步、蹲下起立、立正稍息、跨立,短跑、长跑、俯卧撑、仰卧起坐,格斗擒拿等等,小学生们练得有板有眼,就差个敬礼礼毕了。
高洋历届所带班级的体育课,总是很受学生的喜爱,让其他班的学生羡慕不已。
在高老师的体育课上,训练特别有军营特色,不管站姿,走路,跑跳,一个个昂首挺胸,雄赳赳气昂昂,喊出的口号整齐划一,声音洪亮,气势如虹,如同小军人,不怕累,能吃苦,举手投足间,英姿飒爽,尽显迷人的军人气质。
另外,在他的严格要求下,孩子们把驼背呀懒散呀一些坏毛病都渐渐改掉了。
他的课除了有军队特色,还有“两多”,一个是游戏多,另一个是唱歌多。他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体特点,把每节课大约分成两部分,前二十五分钟让孩子们进行体育训练,后十五分钟让孩子们做游戏或者唱军歌。
他潜心研究各种各类适合小学生玩的体育类型的游戏,如球类,跳绳类等,力求每节课都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得到身体锻炼,积极参与,身心愉悦。
如果孩子们玩累了,他就让孩子们席地而坐,齐唱革命歌曲。歌声一起,必会吸引操场上其他班的学生们的注意力,纷纷投来艳羡的目光。
所以,高洋多年来很受孩子们的爱戴,每天盼着上体育课。他也屡次被评为优秀教师或者骨干教师。
很快,高洋就受到了老校长的青睐,他任命他为体育组长,让他将学校所有的体育老师组织起来,让其他班的体育课也这样教学,打造出这种军营特色的与众不同的体育课,如同天天军训一样,让学生们真正做到强身健体,磨练意志。
高洋训练有素,倾囊相授,不藏私,耐心细致地培训其他的老师,果然不负众望,不费吹灰之力,就让全校的体育老师纷纷效仿他,让他们学校的体育课成为了全市的亮点,使学校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特色学校,孩子们纪律好,体育好,气质好,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他们学校的生源也一片大好。
高洋没想到,自己在军营里面摸爬滚打学到的一身本领,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影响给一届一届的学生,让他感到欣慰不已。
他觉得正如转业时离开部队的时候,首长语重心长的话,他说,退役军人,是不穿军装的军人,始终有军人之姿,始终发扬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无论在哪个行业、哪个领域,都可以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脱下军装,军魂依旧,始终保持“退伍不褪色”的本色,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誓言,把无限热情和干劲投入到新时代的伟大事业中来,就一定能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功绩。相信,你们一定能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展现退伍老兵的风采。
高洋发现自己在另一个领域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二)
高洋生得高大威武,体格健壮,平时在单位,脸上老是挂着笑容,看起来就是一副好脾气的样子。
他不抽烟,不喝酒,也不耍钱,很多未婚女孩暗暗喜欢他,但是打听到他的家庭情况又都望而却步,不愿意与他过穷日子。原因很简单,高洋的父亲早逝,只有一个年迈的母亲,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全靠母亲给人打零工维持生计,分外艰难。
所以高洋学习成绩虽然优异,考虑到自己的家庭,他毅然放弃了考大学,选择了当兵,那时候当兵转业回来,一般都有希望能分配到一份工作。
高洋参加工作以后,母子俩的日子才渐渐有些好转。母亲省吃俭用,一心要为他娶一个好媳妇。
部队几年的磨练,使得高洋这个人内心特别强大,弟兄们都为他的婚事着急上火,他却不急,能想的开,反过来安慰兄弟们,急什么,我这单身生活还没过够呢,谁想像你们一样,结个婚,自由都没有了,天天不是老婆就是孩子。
最着急的还是他母亲,儿子都快三十岁的人了,没个媳妇不是个事呀!她逢人就拜托人家给儿子介绍对象,哪怕没工作也行,模样一般也可以,只要脑子好使就可以。
条件一降再降,但是姻缘这东西甚是玄妙,可遇不可求,缘聚缘散,不是说话这么简单。
高洋单位的老校长是个热心肠,看他老实良善,是个过日子的好孩子,明里暗里给他撮合刚毕业的同事小王,小王倒是没意见,挺中意高洋。结果小王父母听说高洋没有父亲,是单亲家庭,家境贫寒,坚决反对,还说单亲家庭的孩子一般心理都有问题。他们怕女儿铁了心执意要找高洋,托关系找门路没多久把女儿工作调走了。
这事整的,老校长特别闹心,暗暗骂小王父母,一点不开明,什么玩意,嫌贫爱富,不认识好赖人。于是更加坚定决心,一定要给高洋找个好媳妇,不然这老脸没出搁。
一次老校长试探性地问高洋:“小高啊,你想找一个什么样的爱人?抛头露面做生意的姑娘行不行?”
高洋不假思索地说:“做什么工作都行,只要性格好就行。”
老校长听了笑容一僵,心里说这还真有点悬呐,他要介绍的姑娘哪哪都好,就是性格有些泼辣,这大约和她多年做买卖有很大关系,不过万一姑娘看对小高,俩人对眼了呢!
“我有个朋友的女儿潇潇比你小两岁,喜欢做买卖,她开了一家布店,若是你没意见,约个时间,你们见一见,好吗?”上次没撮合成功,老校长一直耿耿于怀。
“好的,我什么时候都行,您给安排吧!”
过了几天,老校长笑眯眯地来找高洋,让他回去捯饬捯饬,中午去见见潇潇,高洋没意见,听话地回去准备了。
中午,高洋骑着新买的摩托车,带着老校长去见姑娘家相亲。别说,人高马大的小伙子,还挺帅的!老校长满意地想着。
高洋这次相亲挺顺利,因为是老校长的同学,大家也不拘束,相谈甚欢。姑娘大大方方,一点也不扭捏,说话办事干脆利落,很对高洋的脾气。
潇潇对老校长说了,不嫌弃高洋家穷,只要高洋不欺负她,对她好就好。
后来一锤定音,婚事成了,老校长高兴得笑个不停,皱纹都深了不少。
高洋终于等来了他的另一半,很快俩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俩人伉俪情深,如胶似漆。潇潇善解人意,对高洋的母亲特别孝顺。她从小就崇拜军人,所以对高洋又敬又爱。
潇潇的母亲把布店门面作为陪嫁给了宝贝女儿,把个潇潇忙得不可开交,一方面要照顾家庭,一方面仍然经营着那家布店。
高洋每天下班,会去接爱人回家,星期天或者节假日也会帮忙看店,或者去北京和石家庄等地进货,渐渐地俩人有了一些积蓄,买了一套两居室,搬离了老妈妈的旧房子。
如今他们已经拥有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小日子过得十分幸福。
闲暇之余,高洋总会想起那三年的峥嵘岁月,想起曾经和自己在一起的亲密战友,无数个午夜梦回,他都会梦到自己仍然在校场上训练。他经常给爱人和儿子讲他和战友在一起站岗执勤,一起摸爬滚打,一起流血流汗,一起咬牙坚持,互相鼓励,一起欢声笑语,那些往事一件件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他不后悔当兵那三年,在军营,每一次训练,每一个军礼,每一班岗哨都包含着责任背后的光荣!无论身在哪里,从事什么职业,都时刻记着自己的责任,不忘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