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项:
1晨起跳绳350个(每周末改跑步)
2晨起看书20分钟(每周末休息)
3晨起讲本地话5分钟
4中午练字4行(每周末休息)
5中午日更1篇
6晚上陪儿子读英语20分钟
7晚上陪儿子讲故事2个
8晚上学成语接龙1页
![](https://img.haomeiwen.com/i2298090/301fbc3f7ab8777e.jpg)
昨天带孩子上课,孩子嚷着不想去上学,我和孩子他爸两人在一路送他去学校的路上唠叨了一路。
最后,孩子知道事情无法改变,就只能改口说:我愿意去上学。
当然,这是我们所有家长都喜欢看到的结果,但是,你认为做为家长,做到这一步,够了吗?
不,不够,远远不够。
我开始向别人讨教经验,结果,在随性的聊天中,我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任何一个孩子在上学的路上,一定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当事情发生的时候,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的努力,来帮他度过难关。
这句话听起来怎样?
很耳熟是不是?
感觉很容易对不对?
其实不然,很多人都草草地做了第一步: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却本能地忘了第二步:家长与老师的沟通。
为什么会忘?其实不是忘,是故意为之,因为跟老师沟通是需要家长踏出这一步,需要家长去好好跟老师聊天,或者需要家长去直面一个不怎么了解的人做有效沟通,这其实是技术活。很难,所以畏惧,但是,家长,如果没走好这一步的话,是无法找到真正的原因的,也就是说,你只听孩子的一面之词,是无法了解到事情的真相的,如果得不到事情的真相,又何谈解决问题?
所以,别忽略了“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中的“共同”二字。
于是,我踏出了这一步,我在孩子下课的时候,找到了老师,把实际情况反馈给了老师,然后,询问了一下孩子上课的表现,才知道,其实,产生厌学情绪的根本原因仅仅只是放假时间太长了而已。其实,老师很喜欢他。
你看,沟通就这么简单,只要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