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当代作家,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余华是中国在国际上最出名的作家,他被誉为中国的查尔斯·狄更斯。余华以他的批判题材出名,写作很有洞察力和吸引力。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活着,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因为忍受了人生带来的苦楚,所以当我们享受幸福时才会那么快乐。
富贵的改变是从输光了家产开始。先是父亲因龙二的讨债去世,母亲生病,富贵被抓去当兵没及时治疗去世。女儿凤霞在富贵当兵期间生病变成了聋哑人,和一个歪脖子的男人二喜结了婚,幸福刚刚要开始时,又因为生孩子大出血死亡。女婿二喜因为凤霞的去世,精神不是很好在工地工作被石板夹死。儿子有庆去献血,被医生活活抽血抽死。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病,在儿子女儿相继去世后,最后也郁郁而终。苦根是凤霞的儿子,因吃豆子太多而被撑死。
每当看到幸福要来临时,故事又会出现新的转折。也许这就是作者一直强调的活着二字,在不断的失去亲人后,活着什么也不为,就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活着本身已经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了。活着只是单纯的活着,活着是去感受生命的力量。
富贵最后只剩下一头老牛作伴,每次耕地时,富贵都会对老牛说,“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话还得说回来,你年纪大了,能耕这么些田也是尽心尽力了。”觉得这句话是在说逝去的人活在心里,永远没有离开过富贵,这句话还有一种精神寄托。
看《活着》这本书是一个朋友推荐的。那时候的自己处在迷茫无助的生活里,没有方向感也没有目标,整天浑浑噩噩活着,大脑都是空白的,没有思想。思考最多的就是什么时候能结束这一切,能不能重新来过,以后该何去何从,那个时间段是活着真累,一点也看不到任何的希望,朝前也走不动,后腿也退不了,想找个突破口也找不到。
在看完《活着》这本书后,一边感慨那个时代的人活着真不容易,一边对自己生活状态做了一个思考。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只要活着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顺心的,不顺心的不过都是一段旅程的景点,只要是景点就要用眼看,用心去思考。
我真的很幸运在最低谷的时候遇到这本书,陪我度过了那段难熬的时间,让我懂得人生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小事,只要活着就有机会可以从头再来。能活着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活着就要继续为自己的理想奋斗,舍命不息,奋斗不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