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孩子的关键期

作者: 菲儿dancer | 来源:发表于2019-02-08 19:47 被阅读81次

           前几日应邀参加孩子所在学校家庭教育的主题分享——《三年级,孩子的关键期》。时间过得真快,宝贝从牙牙学语转眼已经到了三年级,也到了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我教初中,经常听到家长在抱怨:“你看看人家XX的孩子,咋就那么省心,大人不操心照样学习好。”然而,或许大家没有看到的时,孩子小时候家长的付出以及习惯的养成。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家长”

           我是一名乡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带着学生们通过互联网的学习方式享受着优质的教育资源,多年的实践创新,让我也不断的收获着成功。2017年获得马云乡村教师奖,同样也有幸站在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别人看到的是我工作上的成绩优秀,相信很多家长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都能成为佼佼者,闪耀的光环围绕着我们。

           然而无论我们在外面多么光鲜,回到家中,我们拥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家长,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或许我们都是学习者和探索者,每个家庭的孩子不一样,我们要学习如何和自己的孩子相处,如何将我们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

           孩子刚刚步入小学时,我曾一度焦虑。学习跟不上怎么办?不喜欢学习怎么办?孩子不优秀怎么办?一年级时孩子考了98分我也焦虑,为什么没考100分?然而,在和同事交流中,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慢慢顿悟,为什么非要孩子考满分,只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依然保持着对学习的那份好奇与兴趣就好,我们需要的是孩子对学习的持续性。

            如果把孩子比喻成“海绵”,那么我希望这块“海绵”由刚开始的被动吸水慢慢学会主动吸水,不能再小学时就将它“榨干”,失去吸水能力,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我们需要的是吸收越来越多的水,变得越来越大。

    有一位家长叫“别人家的家长”

           有一种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同样有一种家长叫“别人家”的家长。很多家长会对孩子说:“你看人家XXX,多好,多优秀,你再看看你,这......不行,那......不行。”孩子有时也会抱怨我:“妈妈,你看人家XXX的妈妈,多好,对她体贴备至,你再看看你,这......不行,那......不行。”

           前段时间在彩虹花和阅课上王钢老师和我们分享了一本书《卖爸爸卖妈妈的商店》,在这本书中介绍到,如果你对你的爸爸妈妈不满意,随时可以来卖掉,再买一个你喜欢的爸爸妈妈回家,这是一本爸妈产品说明书,大家可以自由选购。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我是大侦探》中也有一期讲到了定制型的爸爸妈妈。看过之后,孩子告诉我:“看到爸妈可以换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换‘,然而看过了产品说明书,看过了这档娱节目,我觉得爸爸妈妈还是原装的好,虽然有缺点,但是哪家的爸爸妈妈没有缺点呢。”听到孩子的感慨我很欣慰,也让我思考:是呀,哪家的孩子是十全十美的呢?我们容许孩子犯错,我们容许孩子的调皮捣蛋,然而习惯的问题是否需要我们家长来帮助他们养成呢?他们是一张白纸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上面起出的每一笔每一画都是我们添加上去的。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培养特别用心,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将所有的后勤保障工作全部做好,要求只有一个:孩子只要负责好学习就够了。然而对于孩子的培养,除了用心,还要得法。

           孩子进入三年级,在小学教育中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都有明显变化,是培养学习能力、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孩子的心理特点:

           1、个性差别大:面对表扬时的反映变得不一样。有的孩子因为获得表扬而变得更加自信,让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而有的孩子因为获得表扬而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骄傲吧,这样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在这一时期,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开始对自己评价过低,觉得自己干什么都不行,而丧失对自己的信心。 所以,对于“评价”我们需要引导孩子们正确的来看待。

            2、情绪不稳定: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然而好在情绪的变化都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所以家长只要细心观察就可以看到孩子心情的变化。而等到升入初中,随着身心的发展,很多孩子反而不易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不愿将内心的想法表露在外,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及时正确引导很重要的,我们需要多关注、多陪伴、多鼓励。

           3、自控力不强: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总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然而生活经验不足,他们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且没有持续性,容易半途而废,此时需要我们和孩子们一起从制定小目标开始,让孩子养成有目标、坚持完成的好习惯,也帮助孩子们树立“规则”的概念。

    培养学习能力

           三年级,孩子学习成绩分化的关键期。

           1.注意力。在和家长聊天时,有的家长苦恼:自己的孩子总是坐不住,做作业慢吞吞,简单的作业要做好几个小时,即使每天陪着他做,他也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这或许就是孩子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到了三年级,孩子们的专注力已经可以延续到20-30分钟,应该抓住这个变化来培养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语文老师非常注重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要求孩子们读完书之后要写读书证明条,我发现这是一个特别好的习惯,于是我就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完善。

           番茄工作法是目前很多企业、很多时间管理者在使用的提高工作效率和注意力的方法。以25分钟为一个工作单位,在这期间摒弃一切闲杂,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于是我就利用这种方法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每天坚持25分钟读书,再用读书证明条来认真记录孩子的阅读时光,不知不觉已经坚持了三年,孩子的阅读能力提高了,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做事情的效率也特别高。

           2.记忆力。孩子升入三年级之后,发现孩子的作业需要记忆的东西开始增多,我曾经抱怨过,老师怎么总是布置这样那样的记忆作业,会不会趣味性教学呀。然而在研究中发现,进入三年级,是需要由游戏性向学习认知、知识严谨性的一个过渡的,此时需要我们培养孩子记忆力。这里所说的记忆力不是“死记硬背”,每天耗在那里花费大量的时间反复记忆,而是要培养孩子们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学会一种学习技能。

           思维导图,是我在日常工作和教学中经常和学生们使用的,用来培养孩子们的发散思维、提取关键点、梳理知识等能力,效果非常好。于是我便将这种方式用在了自家孩子的学习中。鼓励她来梳理一天学习内容,对当天内容进行巩固。孩子很认真,会把音乐、体育课等都梳理进去。当然,这是在一二年级的时候,还算比较听话,到了三年级,就和前面提到的那样,她开始“叛逆”,她的理由是:你不是我老师,我老师没要求我这样做。

           三年级需要记忆的内容开始增多,有时老师也要求他们背诵课文选段。看着她翻来覆去的背诵那一段,我这旁听者都背过了,她还在磕磕绊绊的背诵。我急了,这样的方法不对,这是死记硬背,以后需要记忆的知识还多着呢,要靠这种办法来记忆,那只能是越来越累。我打断了孩子的背诵,拿起纸笔和她一起用思维导图来梳理,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她只看了这张思维导图两遍,就可以流利的背诵下来,而这个过程只花费了几分钟。孩子也觉得好神奇。

           次日,背诵课文继续进行中,我依旧看她用“笨办法”在记忆,我问她:“你怎么不用我教你的方法呢?”她说:“有梳理思维导图的时间我早就背过了。”我告诉孩子:“不是这样理解的,我教给你的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学习思维,不妨我们再试试”。就这样三次、四次的重复着过程,到了第五次,她开始主动邀请我和她一起来梳理关键词,因为刚开始她还不太会提取关键点。几次过后,现在孩子已经可以自己梳理思维导图来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我想我培养给她的是一种受益终身的学习技能,同时也会让她的思维不断的发生变化。

           3.培养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的思维能力

           有时和孩子交流,发现她的思想好传统,思维好固化,有时不禁感慨,我们的传统教育到底培养了孩子怎样的思维能力。我开玩笑说:“你这10岁的身体,却有50岁的思维,实在太老旧了。你们要学会探索创新,这样我们的祖国才有希望呀!”

           我们家孩子特别喜欢做科学实验,她说未来不一定非要成为科学家,关键的是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的那种新奇和做出实验品后的成就感。为了培养她的创新能力,我也是想进各种办法、提供各种机会来引领她探索创新。买来了各种做家庭实验的书籍、器材,在我们的客厅里专门给她开辟了一个科学实验站,瓶瓶罐罐,虽然看着“乱七八糟”,但依旧“忍了”。

           记得前年,互加计划开设的24节气课程,引导者孩子们来写自然笔记,于是,我也带着孩子在家做观察笔记,一颗颗种子从栽种到慢慢发芽、长大,都通过她的观察和描绘记录下来,我想这也是培养孩子善于发现、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她会慢慢发现世间万物的微妙变化,或许这对她在学习中、做题时的细心也有很大帮助吧。关于粗心,是孩子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孩子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是不会,是粗心。”然而每次粗心,到底怎么纠正,我想培养细心观察能力,也是纠正粗心的一种不错的办法。

    强化好习惯,改变坏习惯

           从孩子步入小学开始,我就非常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记得刚开始时,每天陪着写作业、读书,那时就在想,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种“陪读、陪学”的日子,然而一个学期过后,基本不需要我陪伴,作业也是偶尔抽查,也不需要我再多操心,我知道孩子的学习习惯已经养成。然而进入三年级,我发现孩子的学习习惯有些“退化”,开始不停指挥了。原来此时需要强化学习习惯了。如果此时,您的孩子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需要家长引起重视,帮助他在这个阶段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因为有研究表明,由于低年级孩子的习惯具有不确定性和易变性,孩子在中低年级以前形成的学习习惯比较容易改变,而四年级以后,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养成的学习习惯很难改变。所以如果在中年级未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缺乏特别教育的情况下很难明显改进原来的习惯,那种认为“树大自然直”的观点是不可取的。

    1.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一开始我就让孩子意识到周五不是周末,所以周五放学后依旧要按照往常认真完成作业。这样的好处在于,小学作业较少,周五昨晚作业后,周末可以腾出时间来玩耍和安排其他活动;升入初中后,也会避免孩子把作业拖到周日晚上,甚至因为作业多,周日晚做不完,而导致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同时,在做作业期间,不允许吃零食,这样可以保持作业的整洁,同时也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

    2.学会分配时间。我和所有的家长一样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希望孩子在各个方面都优异。然而我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再掌握兴趣、技能时,能有更多的时间用来玩。等到面对中考、高考压力时,这种玩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了。

    3.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每到假期开始,我都会和孩子一起制定个假期目标,读完几本书,完成一次旅行,做一次手工等等,让假期生活依旧充实,而不是漫无目的的去度过。刚升入一年级时会逐一给孩子检查作业,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不可能永远跟在孩子后面去检查作业,这样会让她产生依赖性,“”作业随便一做,自有家长来检查“这样的想法是不能有的,因此我逐渐弱化作业的检查,只是偶尔抽查一下,看一下学习态度如何,把控方向即可。

    让孩子爱上阅读

            阅读有三重境界——阅读、悦读、越读,让孩子爱上阅读是终身受益的事情。

    1.逛书店。虽然现在网络买书便宜又方便,然而带孩子逛书店,是为了让孩子来感受阅读的氛围,享受看书、选书的过程,偶尔驻足的一次阅读,也会让她受益。每到一处地方去旅行,我们总会去寻找当地的最美书店,进去做一做,看会书,让阅读在孩子脑海中呈现的是一种“美”,文字的美、环境的美、阅读的美。

    2.亲子阅读。最初孩子不喜欢阅读,于是我拉着老公一起陪孩子阅读,老公扮演“差生”角色,孩子一听爸爸读错了,发音不标准了,感情表达不到位了,就会纠正发音、做示范朗读,俨然有小老师的风范,就在这样的亲子阅读中,慢慢树立了她阅读的自信心和优越感,逐渐喜欢上了阅读。

    3.让书触手可及。我喜欢在当当上买书、屯书,挑选童书榜、国际获奖小说等买来给孩子阅读,家人总说看完的书就把它收起来,免得占地太多。而我觉得把书陈列在那里,孩子可以随时随地的拿来翻阅和复习。屯的书,当时孩子不感兴趣,但一个月后甚至半年后她又重新拿起这本书津津有味的读起来。所以我也会在家里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陪伴孩子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也会交流一下各自的读书心得,也是一种很好的亲子沟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在陪伴她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沟通与陪伴。今天,我陪你长大;明天,你陪我变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年级,孩子的关键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rm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