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才说过以后周末不更文,然而总有些话不吐不快,憋了太久,怕成内伤。
这篇文章,看起来必定不那么轻松。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更加值得庆幸和珍惜。
——观观之语
01
2月27日晚上发生的天津大悦城儿童坠楼事件,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自从为人母之后,再没有勇气打开这样让人痛心的新闻。
为了写这篇文章,需要了解更多信息,才不得已搜索了相关的事件报道。至于现场的视频,绝对不敢看哪怕一眼——现场的图片已让我心情沉重、难以负荷,孩子父母的恸哭与哀嚎,会让我更心碎。
其中一篇报道有这样一句:“据了解,两个孩子当场死亡,孩子的家长几近崩溃。”
自然几近崩溃。旁人尚且不忍目睹如此悲剧,孩子的父母又该如何承受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尤其是孩子的父亲,亲眼看到2、3岁的孩子一前一后从自己怀里跌落到商场负一楼,血溅一地,该是何等的悲痛欲绝?何等的负疚自责?
为人父母者,一般宁愿自己伤、自己痛也不愿看到孩子受伤害;宁愿自己死一千次也不愿意看到孩子就这样没了。
往后的日子,孩子的父母要怎样活下去——这个问题是我听闻这个事故之后,最大的担心。
我们都知道,人生最大的悲痛之一莫过于丧子之痛。关于“白发人送黑发人”为何成为人间至痛、情无以堪?心理学家欧文.亚龙在他的《爱情刽子手》里讲到因失去女儿而多年无法走出悲痛的潘妮时,有过这样的阐述:
“丧子父母的一大特征,即人生失去意义。
失去父母或终生至交,通常意味着过去的生命从此不可复得,因为死者很可能是唯一能够为长久以前的美好记忆做见证的人。
但是,失去孩子却意味着失去未来,一生的前景从此付诸东流——人生的目标,未来的盼望,超越死亡的希望,转眼间一一成空。
说到超越死亡的希望,不可否认,子女其实就是父母的‘永生投影’。
因此,失去父母是‘客体损失’,此‘客体’即在个人内在世界构造中扮演举足轻重角色的人物;损失子女则是‘投影损失’,即一个人失去他赖以组织其生活的根本原则。此一原则,不仅是‘为何而活’的张本,而且是‘如何生活’的证据。”
因此,失去孩子的父母,许多年后依旧哀痛逾恒,有的甚至终生不愈。
图片来自网络02
原本我是不打算写这个话题的,或许也是出于一种人类对痛苦体验的本能回避。毕竟,谈谈吃喝玩乐多逍遥,有谁愿意谈及这些沉重而又悲痛的事情呢?
然而,看了某公众大号的一篇相关话题的文章,越看越有种说不出的胸口发闷。没错,最可怕的的确是“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因此为了避免耽误后代,我们才要不停地学习怎样当好父母。但文中列举的大部分“佐证”,包括大悦城儿童坠楼事件、上海青浦区奶奶乘坐扶梯时失手坠落怀中四个月大的孙子等,却让我不敢苟同。
必须承认的是,有时候悲剧的发生,的确是由于看护人失职。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意外之所以会发生,就因为它是意外、是不可避免且又以一定的比例真实存在的,既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追究责任”就能解决的。
我们在对孩子的看护人频频发难的同时,却忘了:死者已逝,生者却更需要关怀。
即使没有接触过心理学的小伙伴们,或许没听过PTSD(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个专有名词,但对于这样的事例却并不陌生:参加越战后归国的战士,经历过被抢劫、斗殴等暴力事件者,地震、飓风或火灾等意外事故中的幸存者,经历失去至亲、婚姻、自由等重要丧失的人,他们患上PTSD的几率在3%-50%之间。
PTSD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使得经历极度创伤性事件的人如同生活在梦魇之中,所经历的伤痛会时常出现在记忆和梦境里,无法摆脱。
肉体的伤痛,血肉模糊,触目惊心,然而,精神上的疼痛,即便比撕心裂肺还要痛苦千万倍,旁人却无法看到也无法感受到。尤其是旷日持久、悄无声息的疼痛,只有患病者自己独自一人默默承受,至死方休。
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我们自诩为精神文明一起抓的今天,精神上、心理上的力量和伤痛,却仍旧被大部分人们所忽视。
03
昨天(周六)想看部电影放松放松,在对演员及剧情等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机缘巧合打开了《海边的曼彻斯特》。
看标题以为是部浪漫的度假轻喜剧,结果却是越看越压抑、冷冽,越看越不明所以:不知道男主Lee(维修工)为何形单影只、独来独往,既对人生无所希冀,又喜欢惹是生非,简直是想方设法地处处“讨打”,任由自己的生活一塌糊涂、狼狈不堪,如同行尸走肉。
好几次差点看不下去,但是又被电影里穿插的Lee与其哥哥、侄儿、妻子、孩子等家人的昔日回忆给拉了回来,强忍着看了下去。
直到后来,毫无征兆地,镜头出现了这样一幕:Lee从便利店购物回家,大老远发现他家的方向围了很多人,他家的房子在浓烟烈火中面目全非,消防人员正在忙乱灭火,他葬身火海的三个孩子也被抱了出来,他的妻子已经晕厥过去......
跟着Lee的回忆,他在警察觉讲述了事故发生的原委:事发前一晚,他和一些朋友喝酒聊天抽大麻,直到凌晨两三点。朋友走后,他觉得冷但又不想开暖气,怕影响到病中的妻子(太干,对呼吸系统不好),于是点燃了壁炉。去便利店之前,他忘了放壁炉的防火板;由于此前大量饮酒,他也没有开车,步行来回四十分钟。
也就是在这四十分钟不到的时间里,一场大火夺去了他的房子,以及他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也夺去了他的幸福生活。
他以为警察会把他抓起来,会判他刑,然而,警察虽然认为他的确存在过失和过错,却并没有犯法,直接让他回家了。一直木木呆呆的Lee,此刻却失望至极,突然抢过一把枪想要自尽,却被父亲、哥哥以及警察拦了下来。
从此以后,Lee虽然活着,但其实已经死了。
就连他曾经的妻子,在与他离婚后,又组建了新的家庭并且又孕育了新的生命;
就连他脾气古怪、酗酒、荒诞的嫂子,也在与他哥哥离婚后,重新有了新的归宿,过上了平静而又正常的生活;
就连他16岁的侄儿,在父亲(Lee的哥哥)病逝之后,也接受了这一事实,生活、学习、交友、乐队等一切照旧......
唯独Lee他自己,仍旧没有办法原谅自己,尽管他的妻子早已原谅了他。Lee甚至无法再回到曼彻斯特小镇生活,宁愿只身一人回到波士顿继续他日复一日、孤独凄冷的维修工生活。
直到电影的最后,Lee依旧没有得到救赎,当他的侄儿请求他留下时,向来沉默、隐忍的他,终于忍不住情绪失控,重复道:I Can’t beat it!(我做不到!)带着永远无法摆脱的痛苦,他将继续前行。
这真是一个让人哀伤的故事。一个严重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故事。
更让人哀伤的是:他的病痛不为人所知,不能求助于专业人员的帮助,从而也得不到有效的缓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