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巡游安徽,观赏凤桐祥瑞,期间钱沣参奏安徽巡抚吴之承,搅了乾隆和太后的雅兴,乾隆当时很生气,但钱沣忠诚直言的性格还是得到乾隆的认可,于是任命他为都察院安徽道御史,查吴之承修行宫,跸道等一大笔开销的来路。但吴之承把来路说得很正统,钱沣便无可奈何。于是就微服查访,此时碰到乾隆正和一老商人交谈。老商人说出修跸道行宫的好处,并说吴之承有矿,所以很有钱。乾隆便命钱沣考察,果然发现了一个矿。事后才知道错怪了吴之承,便给他加官进爵,并升钱沣为御史,打道回京。
我们分别来分析一下这几个人的执行方法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
钱沣审不下时,到一线去走访,去探查民情,结果所到之处都是讲吴之承好话的。钱沣依然不死心,去了矿场。因为钱沣的查处,所以矿产领导者决定关掉所有的小矿场。那这些劳工需要遣散,所有矿工站起来反对,为了真正能够解散这个矿场,把人逼走,有个门前侍卫使用了暴力,甚至在暴力中杀死了一个孩子。
图片
从职责上讲,这个打手头子做得对吗?从职位上来说,这个员工是没错的。但是从人性上来说,从企业文化建设上来说,这个人做得不对。所以在剧中人人说“可杀”,事实上也确实把他给杀了。
这教给我们什么?无论是基层员工也好,还是管理者也好,应该千方百计去达成上司的目标。但是在执行中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要符合企业文化。人才应该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绩效,另一个是还得符合企业文化,但最重要的还要能够做好小事。
乾隆要求钱沣去接吴之承,这句话代表的是什么呢?培育下属是每一个管理者的责任,那最好的培育是什么?是随时随地地培育下属。钱沣自己犯的错,让他自己去承担,员工之间的矛盾,让他们自己及时化解,所以这是乾隆培育下属的一种手段。
图片
那么乾隆为什么要提拔吴之承?往往管理者最难做的就是奖惩。奖励一定只给物质奖励或者名誉奖励,不要给员工升职或者降职的奖励。因为这种奖励代表了你对员工的要求,代表了一种企业文化,会让员工觉得这么做就能升职,而实际上升职是应该有严格的考核和流程的。
但是这里乾隆为什么要提拔吴之承呢?一个真正的人才是经得起考验,能够接受委屈的,但反过来,领导让我们在某些方面受了委屈的时候,一定会用更多的方式把它弥补回来。所以这里乾隆破格提升吴之承,实际上是对他的弥补,这是收买人心的一种手段。只能在特殊时候使用,而不能作为常态去使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