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的声势浩大,不想知道宋仁宗赵祯都难,原来他就是“狸猫换太子”里的太子。
宋仁宗生卒年:公元1010~1063年。在位41年,是知识分子最活跃的时期之一,也是文学艺术黄金时代。仁宗生性宽厚,勤政爱民,有心改革蔽政,却收效甚微。
仁宗时期名人众多,王安石、柳永、范仲淹、韩琦、晏殊、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文彦博、司马光、梅尧臣、李觐、狄青、沈括,个个都耳熟能详,可谓星光熠熠。
仁宗庆历年间,平名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都出现在这一时期;当时出现最早的“交子”,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历史将仁宗时期称为“仁宗盛治”。
仁宗13岁继位,刘太后垂帘听政,直到他24岁才开始亲政。他一上台,就立即罢免了刘太后的宠臣吕夷简、晏殊等人。
仁宗一直不喜欢刘太后选的郭皇后,以郭氏无子废后。范仲淹因劝阻废后被贬,而擅长逢迎拍马的吕夷简等人又回到朝中。
仁宗废了郭皇后,就专宠美人杨氏和尚氏。此后,日日笙歌,逐渐不理朝事。尚氏等人竟以“教旨”发号施令,干涉朝政。群臣纷纷上书请求整萧后宫,皇太后杨氏也从旁劝说。最后,册封前朝功臣、号称宋朝第一良将的曹彬的孙女为后,才平息后宫争乱。
1038年,西夏李元昊带兵侵保安军(今陕西志丹县),宋和西夏战事正式爆发。在韩琦、范仲淹的努力下,直到1044年李元昊为了联宋抗辽,答应宋的求和。
夏对宋名义称臣,每年宋“赐”夏13万匹绢,5万两银,2万斤茶。宋夏议和后,辽国也乘火打劫,银绢各增加了10万。
1043年,范仲淹上书《答手诏条陈十事》,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史称“庆历新政”。新政遭到守旧派强烈反对,加上各地不时爆发的农民起义、蝗灾,仁宗最后妥协。范仲淹、欧阳修等人被贬出黜外地,新政昙花一现就结束。此后,宋朝积弱积贫的局面完全形成。
1047年,贝州(今河北清河)王则起义,自称东郡王,公开打出反宋旗号。仁宗很费劲才镇压下去。
1048年,崇政侍卫官颜秀、郭逵等人,挑起宫廷卫士之乱,杀死守宫校卫,闯入仁宗寝宫。幸亏仁宗得以逃脱,将所有勾结相关人员一律查办,还是心有余悸。
仁宗苦于一直无后,1062年不得不册立养子赵宗室为皇太子。赵宗室是宋太宗的曾孙,仁宗堂侄,后改名赵曙,也就是后来的宋英宗。
1063年,仁宗病逝,死后葬于河南永昭陵。他一生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却为各种人才提供了展示的机会;没有改变宋朝衰弱的趋势,却因孕育了一批知名的文人墨客和朝臣广得好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