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篇》第十一章: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解析:
祭祀的诚意在,祭祀神灵时就如同神灵真在那里。孔子说:“我如果不诚意祭祀,也就如同没有祭祀一样。
这一章的解析在很多书中的解释都差不多如下:
祭祀祖先时,好像祖先真的在面前;祭神的时候,好像神真的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祭了就跟不祭一样。
说实在的,这样的解析我看来看去都觉得不对头,前面和后面也让人感觉衔接不上,解析出来的意思也觉得很牵强。
如果将“吾不与祭,如不祭”解释成: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祭了就跟不祭一样。很明显的就是在强调了人出席的总要性,这与孔子在前面所讲的“丧,与其易也,宁戚”和“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所表达的意思是完全相悖的。
如果按照这个解释,出席丧礼是否诚心悼念并不重要了,人到就行了。一个国家有没有体制也不重要了,有君主就可以了。
那我们是不是还可以这样认为,上班的时候,做没做事不重要,只要人在岗位上就行了。学生上学,学没学到东西并不重要,只要人在课堂就可以了。如果是这样,夫子的学说可能也流传不到今天了。
很显然,这样解释出来的话没有任何的意义,也不能给人带来什么感悟,甚至还会造成歧义。
还是那句老话,读书也不能尽信书,虽然这些译文是前人的解读,但我们也不能排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点,要么是理解的盲点,要么是表达的盲点,我不敢说别人看不懂孔子的话乱解,我只是大胆的猜猜他们是不是漏掉了些什么。
我们来看看前面的这句话“祭神如神在”,祭拜神灵的时候就如同神灵就在眼前。
不知道别人如何理解这段话,而我的心里是很有感触的,想来此刻眼泪已满溢在眼眶。
我也不知道别人的一生对于生命宝贵这个概念的认识,是从哪里开始的。但是我知道,我意识到生命的宝贵是从亲人的逝去开始的。生命中,当你第一次明白死亡这个词意味着你某个亲密的人永远不能再见的时候,你就完成了第一次对生命深刻的认知。
而你在祭拜自己的亲人时的状态会很自然的流露出你的内心情感。
那一年,这个世界上最疼我的外公永远的离开了我,知道消息的我,不顾爷爷的劝阻,只身一人站了一天的火车远赴贵州奔丧,当我跪在外公的灵前时,泪如雨下,黑黑的夜里,跪在灵堂里的我心里默默的跟外公诉说着我对他的思念,就仿佛他在我身边。
有人问我,小姑娘,你不怕吗?我反问她:我为什么要怕?他是最疼我的人,他还会害我吗?
早两年,去给外公扫墓,越要靠近的时候,我心里越紧张,就仿佛是要去跟他见面,汇报自己的工作生活一般,去到墓前,看见墓碑的第一眼,我突然觉得一种久违的亲近,觉得他就在那里,静静的等我们去看他。大家轮流的喊他,个个跟他讲话,就仿佛他在身边。
早几年父亲离世,此后每年清明去祭拜的时候,看见父亲相片的那一刻,妈妈都忍不住泪水涟涟,一边流眼泪一边会说好长好长的话,告诉父亲家里这一年发生了什么,嘉嘉读书听不听话,末了还会叮嘱几句让父亲安心,不要多想。而我也一如父亲生前般的骄傲,每次都会告诉他:我挺好的,不用为我担心。唯一改变的是告诉他:抽烟我也不管你了,喝酒我也不管你了,只要你开心就好。
每次说完,我甚至能想象得出他咧着嘴笑的样子,仿佛他就在身边。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因为,在我们的心里时刻想念着他们,就仿佛他们不曾离去,就仿佛他们就在我们的身旁,一样的那么可亲可敬,我们也是发自内心的希望他们能够听得见我们的声音,看得见我们的思念。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祀的心意在,感情在,就仿佛祭拜的对象就在眼前一般,你的倾诉,你的祝祷,他都能听得见,看得见。
如果没有诚意的祭拜又是什么样的呢?
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一些家族集体祭祖的,如果有机会的话,你不妨观察一下,诚意祭拜的人,礼仪周全,祝祷诚意。而那些被逼参与的人则刚刚相反,简单随意,一脸的不耐烦,只想快点结束离开。这样的祭拜有什么意义呢?不拜好过拜啊。
这样的道理不止是用在祭拜上,而是用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可以的。
公司开会讨论工作,大家都能够主动发表意见,积极讨论,商量如何能把工作做得更好。有人却只是低头刷手机,根本无心听大家说了什么,你问他有什么看法,他总是说自己没意见,大家决定就好。这样的人他参不参加开会有什么区别呢?说句不好听的,不参加还好过参加,别影响了别人的状态。
《八佾篇》里多数的内容都是与“礼”相关,而前面的文章里很多都有强调了郑重其事,诚心而为的道理,这一篇我认为同样的是在传达这样的一个道理:任何事,要么你不要参与,如果参与了就请诚心诚意的全心投入。
诚意是一种最大的尊重,不管是面对祖先神灵,还是面对身边的人和事,只有你能拿出一颗诚挚的心,你才能够做到感同身受。
夫子的“之乎者也”告诉我们,心不在焉的状态,既无法体会好当下,也无法做好任何事。诚心方能静心,心诚方能有所成。诚心读书,诚心问道,明天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