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与黎明》分为上下两册。封面的暗绿加上一个神秘的金色面具,浮雕的文字,妥妥的一种“低调的奢华”即视感。
没想到里面还有几张插图。那种类似木刻的黑白风格,粗犷而震撼,跟内容还是蛮搭的。
读了一部分内容之后,我碰巧翻到了下册最后面的人物关系图,结果几乎相当于提前知晓了结局。因为人物关系图和故事情节连接得十分紧密。基本上这张图看懂了,情节脉络也就一目了然了。
可见在写作小说时,人物设立对于情节的推动有多么重要。如果能提前了解到书中的人物关系,尤其那种是包含复杂人名的外国小说,不失为一种事半功倍的阅读方法。
又见巴约挂毯
虽然只是小说,但读这本书也很涨历史知识。
在书后的作者采访中,肯·福莱特两次提到了巴约挂毯。
一次是被问到如何进行写作的调查研究工作的时候,他回答说:“研究工作进行得很艰难。这段历史时期没有太多史实资料和图片,大部分该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是木制的,很多被腐蚀了。我参观了英国很多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大教堂、斯托的盎格鲁-撒克逊村、奥斯陆的维京海盗船博物馆;此外,我还专门研究了巴约挂毯,包括存于法国巴约的挂毯原件以及在雷丁博物馆的复刻件。”
还有一次是最后被问到做背景调查时,最感兴趣的地点,他表示,“当然是存放巴约挂毯的巴约挂毯博物馆。”
也是巧了,之前笔者读过后浪汗青堂系列中的一本《诺曼征服:黑斯廷斯战役与英格兰诺曼王朝的崛起》,还专门写了一篇书评介绍这幅神秘的挂毯。能从当时奇迹般地保存至今的巴约挂毯几乎是件无价珍宝。
肯·福莱特写作时所涉猎的历史背景,是在罗马帝国土崩瓦解之后,维京海盗肆虐,英格兰的一段混乱暗黑时期。(本书故事开始的公元997年,在中国正是是北宋至道三年,宋太宗驾崩,宋真宗继位。)本身资料就非常少,巴约挂毯对于他的重要性就不难理解了,尽管挂毯内容真实客观的成分到底有多少仍然存疑。
而对照之前看过的书,写过的书评,书中的人物和我的距离也似乎更加近了一层,同时对于这段异国的久远历史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三个人的故事
此外,我发现,这本书的确有让人睡不着的功能。因为不仅整个故事延续了肯·福莱特作品大气恢宏,震撼人心的一贯传统,里面穿插的很多小故事也穿越了年代,直指人性最深处的善与恶。
埃德加眼睁睁看着女奴刚刚生下的男婴,才吃了几口奶,就被主人强行夺走,扔进冰冷的河水中,而自己竭尽全力也没能改变婴儿溺亡的命运。这个片段大半夜里看得我汗毛直竖,睡意全无。身为人母,看到如此野蛮残忍的场景,真是久久意难平……
贵族女蕾格娜发现威尔夫在娶她之前,已有妻子和儿子,并且婚后仍然继续往来。但她依然盲目地爱着照顾着他,直到他去世,又被威尔夫的兄弟觊觎,开启了一段更加黑暗的生活。
埃德加、雷格娜,再加上对抗主教阴谋的修士奥尔德雷德,三个人分别代表了当时三个阶级的生存状况:平民、贵族、教会。
每个人都在暗夜中寻求黎明的到来,无论多么希望多么渺茫,也要恣意地活着。好在结局是向上的,尽管如很多人所说,好人熬出头只能靠坏人自己暴毙,也是一种悲哀。但是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个人不是谨守着一小缕微光,把苦当作乐呢?唯有如此,才有活着的动力,才有可能坚持看到最后的黎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