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拜读的是《典韦传》,这次依然选择阅读曹魏阵营的人物传记,帝王与谋士的传记还不想读,就只有武将列传,那么自然就要从《张乐于张徐传》开始。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75177/2db3d6f2f9dc0a79.jpg)
徐晃字公明,河东郡杨县人。最初是个郡吏,因跟随车骑将军杨奉讨贼有功,官居骑都尉;迎奉天子回到洛阳后,被天子赐封为都亭侯。
曹、杨操戈时,归顺到了曹老板帐下,击破叛军,官拜裨将军;官渡之战中击败颜良、文丑有功,升迁为偏将军;从征蹋顿,升为横野将军;招降氐人,又迁平寇将军;因成功抢夺了汉中咽喉要道,粉碎了刘备的计划,被授予符节(假节)。
曹丕继魏王时,任命徐晃为右将军,赐封逯乡侯;曹丕称帝后,又晋爵他为杨侯;镇守阳平时,升迁为阳平侯;太和元年病死,谥号为壮侯。
身为臣子,徐晃曾经劝谏杨奉迎接天子,可见他拥有一定的政治眼光,凡事都有见解,且能够站在大格局上思考问题;后来又劝说杨奉归顺曹操,说明他能够准确地分辨时局形势,可惜的是杨奉并没有听取他的建议,果然最终被曹操所灭。
身为将军,徐晃的形象是近乎“完美的”。他性稳重,每战必先安排侦察兵打探好敌情,做好充足准备后才会进军交锋;同时又善谋断,能够准确地对战场的形势做出判断,把握住战机;这些指挥素质都是难能可贵的。
徐晃的一生,久经沙场,平贼寇立功无数:官渡之战中,破颜良于白马,败文丑于延津,劫袁绍运车,战功最高;渡蒲坂奇兵致胜,取阁道阻击刘备;面对威震华夏的关羽,长驱直入连破十重战堑,化解樊城之围;暮年之时,击败刘封夺取上庸。
徐晃先后辅佐了曹魏三代帝王,凭战功显赫而加官进爵,尽忠一生,最终年迈病逝,亦是善终。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75177/d676855920ef8e11.jpg)
评:“徐晃劝谏杨奉,迎还天子,有谋士之略;善于治军,严明军纪,有亚夫之风;性情稳重,勤俭节约,有儒士之范;深通韬略,善断兵机,一生征战,未有败绩,古今良将之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