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冰”

作者: 生于十月 | 来源:发表于2017-07-22 11:59 被阅读0次

古人在炎热的夏天,用冰来降温。他们用的冰从哪里来呢?《诗经.豳风.七月》中作了回答:“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意思是说,在十二月凿取冰块,正月时把这些冰储藏于冰窖中,夏天就可以拿出来用了。

相对于《诗经》中的简要叙述,《左传》中的记载较为详细:“山人取之,县人传之,舆人纳之,隶人藏之”,掌管山林的官员负责督促奴隶在深山溪谷或者江河冰面上凿取冰块,县正负责运输,运输队伍到京城后,再交给专门负责冰块保管的官员,举行仪式后收藏起来备用。冰的采用、运输和储藏形成一个较为严密的链接系统,可见冰在古人眼中的重要地位。《左传》中有一个叫申丰的鲁国人给大臣季武子介绍了冰的贮藏和取用,从他的话语中不难发现冰在当时是一种很贵重的东西,对它的使用充满了仪式感。

首先是藏冰。在极冷的天气里凿来坚硬的冰块,便于夏天使用,因此贮藏是个大问题。如果收藏不好,还没等到夏天时就已经融化,更谈不上使用了。古人将冰块储藏在什么地方呢?前边诗经中已有回答:“凌阴”,凌阴就是古代的冰窖,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地下室,温度较低,利于存放。不过,并不是简单的那么一放的问题,还要经过很多仪式。藏冰前,要用黑色的牲畜和黑色的粮食祭祀司寒之神,以示尊重,然后才由专人放入冰窖,密封保存。宋人诗句中写“藏冰更欲问申丰”,就是由于申丰在《左传》中传播了有关冰的使用常识。当然,如果储藏不当,来年就无冰可用,春秋经中曾记载鲁桓公十四年、成公元年、襄公二十八年时没有冰。特地书写出来,可见古人对冰的重视。

其次是取冰和颁冰。取冰时,要“献羔祭韭”,就要先要祭祀司寒神,同时还要在冰室的门上挂桃木弓,荆棘箭,这是避除邪气,逢凶化吉的一种做法。冰的凿取和收藏有固定的时节,取用也有时节,先在农历二月举行用冰前的祭祀仪式,表示夏天快到了,准备使用冰块防暑。启用仪式完毕后,最早使用冰块的人是国君,然后再分配给“命夫、命妇”,也就是朝中的士大夫和他们的妻子等家人。所以说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享用冰块,只有“食肉之禄,冰皆与焉”,即指有一定爵位享受国家俸禄的人,才有资格得到冰块。当然,他们的使用应该是晚于国君。《周礼》中说:“夏颁冰”,表明夏季四月暑气来临之时由专门掌管冰块的官员分发冰块给大臣。

最后是用冰。冰在春秋时期主要用来降温,《左传》中也有记载。楚康王想让薳子冯担任令尹(相当于宰相)的职务,薳子冯不想做,就装病辞谢。怎么装病呢?大热天他穿上厚厚的棉衣、皮袍,很少吃东西裹着被子躺在床上。康王不大相信,就派医生前去探视。医生看到面黄肌瘦的薳子冯,回来报告给康王说:“他瘦弱到极点了,气色还算正常。”康王一听他真的病了,只好委任他人。吃的少当然会消瘦,而热天穿的多盖的也厚实怎能受得了?实际上是薳子冯在床下做了手脚。他偷偷在床下挖地埋了大量冰块,冰块的寒气正好对着床,人自然不会感到热了。这种瞒天过海的方法来自保,真是高明啊。

相关文章

  • 春秋时期的“冰”

    古人在炎热的夏天,用冰来降温。他们用的冰从哪里来呢?《诗经.豳风.七月》中作了回答:“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

  •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诸钰莹 龙图腾的由来 一、 被迫南迁,望中原 周平王 东迁 春秋 战国取名由来 课本P29来源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 春秋时期(1)

    大家好,我是廖致远。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春秋时期的历史。不知道有谁学过或者在书上看到过。说春秋首先要从周朝开始说起。...

  • 春秋时期局势

    统治阶级 君主:王晓艺 宰相:孟子悦,孔泽曦 士:李佳慧,李晓雅 市民阶级 工,商,农:姜建月 无业:张奥泽 儒家...

  • 春秋时期的“君子之战”

    战争通常意味着杀戮,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战争更是充满这血腥和不择手段的阴谋。而著名大师易中天先生认为春秋时...

  • 动荡的春秋时期(一)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这一课在讲之前先讲一个成语故事: 有这么一句成语叫一鸣惊人,说的是那些胸怀大志的...

  • 动荡的春秋时期(二)

    晋文公名叫重耳,其父宠妃,要立宠妃之子西奇为太子,而西奇能安全当上诸侯,必须除掉对他造成威协的哥哥们,重耳因此逃亡...

  • 春秋时期宋国人

    宋国(公元前1040年—公元前286年),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国都商丘。周初被周天子封为公爵,国君子姓。 周公辅佐周...

  • 春秋时期的老子出名吗

    看到解老的千千万,却离老子越来越远,不忍让老子的苦心白白浪费,今天就给它撕开一个小角,让大家窥探其中的奥秘。 道德...

  • 春秋时期的五霸

    “春秋五霸”这个概念,给人的感觉就是,五个国家先后成为国际上的老大,什么齐桓公、晋文公,陆续宣布自己是“霸主”,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秋时期的“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kqu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