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整本书阅读逐渐走进师生的视野,部分地区和部分条件优良的学校以及部分具有探索精神的老师都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实践,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对于一些偏远地区和条件不具备的学校来说,“整本书阅读”还只是一个概念,还没有操作层面的指导和实践。
“整本书阅读”的概念并不是新近才有的,而是早已有之,叶圣陶先生就曾提出过相关的主张。与片段节选相比,整本书阅读是具有很多好处的。对于一些中长篇文学作品来说,我们如果不能整体阅读,就不可能对所选的局部有深刻的认知。名著节选更多的意义变成了推介,让学生了解这些书,兴起阅读的兴趣,而能否去阅读则看学生的个人选择了。从阅读教学来说,片段的阅读实际上是没有多少效果的,老师操作起来很困难,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兴趣就更是无从谈起了。比如教材节选的《祖孙之间》,这是《家》的一个片段。巴金的《家》是多么经典有吸引力的作品,而《祖孙之间》这个选段则让没有读过全书的人觉得一头雾水,没头没尾,感觉什么也读不出来,苍白枯燥。而对于读过《家》的人来说,细细琢磨这个选段,就能发现两代人之间的那种冲突和隔阂,以及人物悲剧产生的根源了。所以,失去了整本阅读,片段阅读教学的意义真不是很大。
而如果我们能有条件进行一两本书的全本阅读,那么,我们就可以更深入地走进文本,并且在师生的相互探讨中明确阅读的方法,人物的分析,世界观人生观的认识,这样的阅读才是符合“核心素养”的有效阅读,而不仅仅是满足考试的快餐阅读。
整本书阅读好处多多,但在教学层面实施起来却有很大的难度。首先是考与学的协同一致,如果考评测试里这个板块的体现没有或只有少量的分,那么,对于中学生和中学老师来说,就不可能投入大量的精力,毕竟考生、家长、社会对于教育好坏的考核标准是“能否立竿见影的见成效”,而这个“成效”基本就是成绩了。
其次,所阅读的书籍确立和来源。选择什么样的书来读是最好的这是个问题,如果上层部门没有明确规定,只靠老师自主选择,那么阅读的品味高低就只能依靠老师的品味了,而品味其实是非常主观的。书籍的来源也是一个问题。对条件好的地区和学校来说,这个问题可能不存在,可对相对较差一些的地区和学校来说,其实是大问题。没有书,何谈阅读?
第三,何时阅读。越是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学生的阅读习惯可能越差,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可能越少。毕竟,现在还有很多老师和家长还会没收课外书。那么,我们的整本书阅读何时完成呢?放在课上还是课下?如果全在课下完成阅读,课上探讨,那么如何保证阅读完成度?而反过来全都放到课上,那么又如何处理教学任务和课时紧张的关系?
问题多多,但是还有一句“办法总比问题多”,既然这种阅读是非常有利于培养高素养人才的,是能够较好的体现核心素养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努力地创造条件去实践,而不是袖手旁观地侃侃而谈。
路曼曼其修远兮,必须上下而求索。
网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