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视剧古代文化人物
富察容音vs张幼仪:冷月易逝 人生且长

富察容音vs张幼仪:冷月易逝 人生且长

作者: c16213fdd11b | 来源:发表于2018-08-13 15:57 被阅读94次

影与形兮离去一,居忽忽兮如有失。

春风秋月兮尽于此,夏日冬夜兮知复何时。

                                      乾隆《述悲赋》——题记

清 雍正五年1727年,15岁的富察容音嫁给16岁的爱新觉罗弘历。二人佳偶天成,鹣鲽情深;所有的美好仿佛刚刚开始。也许,当时的剧中人就是这样认为的。他有他的雄才韬略,她有她的温婉持重,他们不仅仅是恩爱伉俪,更是能互相扶持,开拓一代盛世的英主贤后。

富察容音vs张幼仪:冷月易逝 人生且长

历史确实给了他们二十年韶华,但也是一边给予,一边夺去。富察容音先后诞下两位皇子,两位公主。但最终仅余一女。她得到的是帝王的信任与爱,但却失去了平凡夫妻间的情爱缠绵。彼时,正值乾隆盛世,中国正是西方人眼里那个永远无法企及的天国。幅员辽阔,山河壮美,民生富足。她与他坐拥的这片天下,便是普遍之下最为繁盛的天下。何其幸哉!

但这荣耀,却也成为富察容音身上的重重枷锁。史书载曰,37岁的富察皇后是在与乾隆东巡济南的途中,因病香消玉殒。而在电视剧《延禧攻略》里,编剧将富察皇后的结局,做了艺术化的处理。在接连痛失爱子之后,一生善良恭顺的容音,从深宫高墙之上一跃而下,用激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去世时她不饰铅华,以示对皇后尊荣,富贵荣华的摒弃。相比于百般求生不得,最终盛装自缢的高贵妃,皇后气度,自是不凡。

富察容音vs张幼仪:冷月易逝 人生且长

富察之死,归因于失子和失我。她出身高官世家,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秀。但也正是这四四方方的天,将她的世界框死。纵使日后成为大清皇后,也不过是换了一座稍大些的四方牢笼。即便是皇后,在现在看来,富察容音的世界也是如此狭小!而在她的精神世界里,更有着无数条条框框,将这本就狭小的世界再次缩小。

我们通过古代淑女必读的《女诫》,来窥探一下,她们的精神世界。《女诫》有云,生男曰弄璋,生女曰弄瓦,因此,为女者,必须晚寝早做,勿殚宿夜。璋,玉器的一种。而瓦,则由泥土所制。所以,即便系出名门,贵为皇后,富察容音为女则卑弱,自出生便要恪己复礼。所以,她真正的富察容音是谁?是活泼欢悦吗?还是潇洒快意?她从记事起,应该就是不自知的。你让她追求真正的自我,想来连她都不知该如何追求吧。

富察容音vs张幼仪:冷月易逝 人生且长

对于嫁作人妇的女子,《女诫》对德行,言辞,形容,工事四个方面,都制定了“诫律”:要贞净清闲,择辞而言,穿戴整齐,不苟言笑。普通家族的女子尚且要认真学习,何况是世家女子?又更何况,是大清的皇后呢?

富察容音,只是一个缩影而已。她从来不知道,如果肆意而活,率性而为,她将是怎样的女子?她从来不曾遇见过真正的自我。她的善良持重,贤良淑德,和四方的紫禁城一起,内外夹攻,将她紧紧束缚起来。这还不够,还要将双足紧紧缠死,束进巴掌大的绣花鞋。纵使这鞋缀满珠玉,却不能助她走出这四方囚笼,去看看这广袤世界。

所以,夫君,孩子,便是她生活的全部。一旦失却,这痛苦就无法消解。没有途径转化这巨大的悲痛,悲伤在狭小的世界里越积越浓。富察容音女本柔弱,年轻而亡,是繁荣之下她注定的命运。

相比之下,当世界丰富起来,当对于自我的认识足够浓烈,即便是柔弱的女子,也具备了重塑人生的力量。张幼仪便是一例。

富察容音vs张幼仪:冷月易逝 人生且长

1915年,同样是15岁,张幼仪遵从父母之命,嫁与一代才子徐志摩。彼时,他有他的诗情画意,但眼里却没有她。三年之后,在德国柏林,张幼仪为丈夫生下次子。她没有换来丈夫的垂爱,反之,她彻底失去了他。在徐志摩眼里,才子自该配佳人,为了林徽因,他决然离开。

伴随着丈夫的离去,次子也随即撒手人寰。丧子,离婚,至此,张幼仪的人生比富察容音要衰败得多。但她的结局却要圆满得多。她并没有把自己困死在狭小的世界里,被悲伤彻底吞没,而是走出去,在广阔的世界里,找到自己重生的路。张幼仪将自己的人生分为两个阶段,去德国之前,是“万事都怕”,一如复查皇后,谨慎小心地活着。而到德国之后,是“一无所惧”。离婚之后,她自学德语。回国之后,还曾上海东吴大学教授德语。

张幼仪出身大户人家,财商过人,更幸运的是,她清楚自己的专长,并且将它发挥到极致。她曾经当过上海女子商业银行的副总裁。而更为人乐道的,则是她的云裳服装店。这家服装店,将张幼仪奇巧的心思,敏锐的商业嗅觉体现的淋漓尽致。

当时,欧洲最新款式的衣服一面世,不出十天,大上海的名媛就能在云裳服装店里找到同样的款式。不仅如此,张幼仪还开辟了模特试衣的先河。当时有南唐北陆之称的两大才女,唐瑛和陆小曼,都是云裳的专属模特。当时,比这两位貌美的女子也不在少数,但南唐北陆所传达的美,确实女诗人的独到之美。她们刚好代表了张幼仪想要传达给新式女性的价值观。它并不只是姿容姣好,而是女子的诗意才情之美;自信自爱之美;自主自立之美。

富察容音vs张幼仪:冷月易逝 人生且长

作为女人,丈夫抛弃的痛一辈子也忘不了;作为母亲,稚子夭折的痛一生也无法疏解。而生逢战乱,张幼仪在晚年也曾四处辗转。但她为自己创造了财富,一生富足;她让自己的人生在其他地方的地方闪耀,肯定了自己生而为人的价值。她的苦痛有处宣泄,苦难得以用其他的方式代偿。张幼仪在外年,也收获了一段世俗的幸福。当老去的她和丈夫站上那座康河的桥,她想起徐志摩,却不相信自己曾经那样年轻过。张幼仪总结自己的一生,用了一句诗:我是秋天的一把扇子,只用来驱赶吸血的蚊子。当蚊子咬伤月亮的时候,主人将扇子撕碎了。

如果把张幼仪放到清朝,她必然不会是那个贤良淑德,只活在皇帝记忆中的贤后。因为她已经行过很多的路,见到过太多不同的人生。她清楚自己是谁,势必不会甘心将自己囚与四方的牢笼,甘愿做丈夫背后,柔弱的影子。而富察容音,她古代淑女的典范,历史上少有的,有丈夫钦定谥号的后妃,是帝王惦念一生的白月光。但,这又如何?她始终活在狭小的空间里,犹如白驹过隙,未曾遇见过真正的自己。

富察容音vs张幼仪:冷月易逝 人生且长

2018年8月13日下午

阴天

于北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富察容音vs张幼仪:冷月易逝 人生且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ksu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