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一个人的阅读史干国祥、王开东
原著:王开东
点评:干国祥
时间:2009年前后
皮鼓昨天和我说,“开东,你也写一写你的阅读史吧,我们都写了。这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心的案例。”我其实对这个史、那个史,非常惧怕,以为很宏大叙事,和我这样的小人物是绝无关涉的。但反过来又一想,癞俐头的儿子自己的好。每个人的阅读,虽然与外人无关,但对自己而言,这种阅读串联起来的人生种种,不是潜移默化刻写了我们?使得我们绝难两次跳进同一条河流,称之为史,又有何不可呢?
【干国祥评点:典型的文青或才子型开头,总要铺叙一下,哈哈。】
一
小学的时候,家里极其贫穷.现在想来,我并不以为痛。也许正是这种贫穷磨砺了我,使我在以后的人生中,无论遇见什么样的困难,总能谈笑自若,从来没有苦累之感。但是这种客观的家境,却使得我小的时候,很少有机会真正的阅读。
【干国祥评点:穷、富都只是物质条件,真正影响人的是心理——即人对环境的理解与解释。但这个解释,事实上又不是天赋,而是来自于父母的人格、父母的教育,以及周围的文化环境。所以,生命最早的阅读,是父母,是文化环境,是文化语言下的自然环境。开东虽未把这个列入阅读内容,但书写这个阅读史时,显然有种感觉。】
我最初的读物只能是小人书,我对四大名著的原初认识,就是从小人书中来的。对小人书,我如此痴迷,只要有时间,我就整天泡在书摊上。那时候,我们只须花一分钱,就可以在小人书摊上看书,一般是一本,但老板其实并不深究,有时候,你完全可以看半天,甚至更多。宁可不吃饭,多看小人书,成了我许多周末的常态。
【干国祥评点:人小书,即连环画,50~80年代的绘本。但同样小人书,导向哪里也是个未知。开东讲由小人书而四大名著,这里是能够说明一些东西的。】
我还曾经偷过书,印象非常深刻。
【干国祥评点:轻轻一笔,可见当年对书的痴迷,也可见开东的本质是审美、情绪而非道德的。】
有一天晚上看露天电影,放的是《白莲花》,一个漂亮的女强盗,英姿飒爽,惯使双枪,武功深不可测。她总骑在一皮高高的白马上,打家劫舍,来去一阵风,后来在我们党代表的影响下,也许是在爱情的吸引下,白莲花改邪归正,投入革命的怀抱。但最终却壮烈牺牲了。她战死的时候,电影里的歌声响起来。“白莲花,白莲花,幸福的花,投身革命,找到了家……”
我的眼泪止不住地狂流,擦也擦不完。回家的途中,我泪眼婆娑,看不清地上的路,好几次跌倒在地,甚至觉得活着没有意思了。白莲花死了。那么美好的东西消失了,我们这样渺小的东西,还在活着,有什么意思啊?我怀疑我最初英雄主义情节的萌生,就与这个人物有很大的关系。我常常怀有一种侠义精神,喜欢主张正义,我虽然没有武力摆平别人,却总是不由自主地挺身而出,尽管内心里非常胆怯,我常常色厉内荏。后来德国媒体嘲笑中国球员邵佳一是“没牙的老虎”,这个比喻用在我身上,真是异常妥帖。
【干国祥评点:开东自诩是侠义,但我读来读去,读到的却是审美与情感。我认为,与其说开东从这里获得的是道德正义,不如说中怜花惜玉——包括对美好事物、柔弱事物的珍惜。】
因为父母管教严格,只要我打架,无论对错,那就是天大的罪过,就是竹笋炒肉丝。小时侯我虽然常常管闲事,但挨揍并不多,因为我总是抬出大人和大道理来说服他们。
【干国祥评点:是聪明也是狡诈,呵呵,不过也因此,真正的正义与挺身而出就会比较困难。因为在这种关系中,人习得的是另外一种生存模式。甚至我们可以更进一步推论,在这样的关系中,孩子会发现道德话语(大道理)是一种极高明的武器,谁拥有这种武器,谁就能够无往而不胜——我是说,这可能是潜意识形成的,他会真诚以认为,自己是信奉这些“大道理”的。】
有一次在小人书的摊上,突然间看见了《白莲花》,我简直癫狂。我以为只要我拥有了这一本小书,就可以让白莲花不死,至少永远活在我的眼前。我用我自己的一本《乔老爷上轿》调换了《白莲花》,结果被胖胖的老板娘当场捉住。因为老板娘有客人在场,并没有难为我,但我从此就不敢去那个书摊了。小人书的缘分从此断裂。以后只能是自己买了。但总是不满足,要积攒很多天的钱才能买一小本,而一小本我一会儿就读完。何其痛苦哉!
【干国祥评点:开东的特点是我欲我求,但不强取;泛读广猎,但不作深究。这也是典型的文学阅读。当然,有另外一路文学阅读,是品味语句型的,譬如读诗,摘妙句。而开东是形象型的,形象之次为情节为故事,情节故事之次为语文之精美。】
《三国演义》的小人书,我好像觉得是每回一本,比如《李郭交兵》、《甘露寺》、《张松献地图》等等。《水浒传》中的人物图也很有意思,至今李逵、宋江等人的影像,还深藏脑海之中。为了读到好书,每天我上学的途中,都要给别人说书,我的说话能力,因此而形成。
【干国祥评点:多读书的优势就是能讲故事;多讲故事的好处就是因此而善于讲述。但善于讲述的人有两种,一种不仅善讲而且善听,另一种善讲而不善听。开东有幸,是属于能听的类型。】
我们村上有一个木工,那个时候,手艺人是很受尊重的。他家常常有一些好书,我对《少年文艺》的喜爱,就是从他家开始的。有一次我看到上面一篇文章,叫《捉蜜蜂的孩子》。就算在今天,这样的文章,应该还是经典。
男孩子很喜欢蜜蜂,常常在路上捉蜜蜂,忘记上课。
有一天照例男孩子又迟到了,老师提问他,问上节课所学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男孩子竟然回答:四则运算的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同学们大笑,男孩子慌忙又改掉了,说,不对,是先加减,后乘除。同学们更加暴笑。他连语文课、数学课都没有搞清。
老师让男孩子坐下了,继续讲课。男孩子担心火柴盒里的小蜜蜂闷死了,想让它们透透气,就轻轻的打开一条缝,谁知道蜜蜂们一下子全挤出来了,到处飞。
女生们吓得尖叫,到处乱跑,男生们却来劲了,追着蜜蜂打打闹闹。班级乱成了一锅粥,老师发火了,让捣乱的学生站起来,男孩子吓懵了。最后,女班长把他的火柴盒交给了老师,还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那双眼睛漂亮极了。
男孩子却不喜欢她,女班长和他同村,成绩很好,对他也不赖。但她也有不好的地方,一是不给抄作业,二是喜欢告状。这一次出卖自己的,又是她,男孩子在心里骂她——长嘴鳗。
回家的时候,男孩子又爬到树上,弄一个大大的蜂窝,结果蜜蜂们倾巢而出,男孩子失手从树上跌下来。男孩子晕过去了。
男孩子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椅子上,长嘴鳗正和自己的妈妈在“告状”,说自己不小心跌倒了,扭伤了脚。然后,拿了一盆热水,给自己洗扭伤的脚。她的手指,那么纤细,摸过自己的脚,很舒服,摸过的地方好像就不痛了。然后,就有几点滚烫的泪珠,砸在自己的小腿上,或许也是热水吧。有一种异样的情愫升起来,男孩子心里不再骂她了。
第二天,小姑娘又来了,搀扶他上学去。他们俩约定,她教他学习,他告诉她怎么样养蜂。她后来还征得老师的统一,在学校里弄了一个蜂房,给蜜蜂们安了一个家,老师还聘请男孩子做蜜蜂讲解员,一个怪异的孩子性格养成了。两个人的友谊也加深了。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叙说这个故事,是因为它历尽近三十年在我的脑海里不退色,这绝对是有原因的。我怀疑是这个故事,启发了我内心里一种朦胧的情愫,纯真的友谊,还有淡淡的异性间的好感,那么纯,那么美。包括以后在教育中,我从来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和愿望,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当然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我们为什么要强求孩子们一样?
【干国祥评点:叙事与议论之间有些脱节。开东的意思是说,生命是如此神奇、偶然、偶遇,我们岂能简单规划?但说成强求孩子们一样就有些把这个故事的丰富性给窄化了。这个故事确实耐人寻味,更耐人寻味的是它居然对一个青春前期的孩子产生了如此深刻与久远的影响。总是这样,在海量的故事中,从海量的接触过的文字,不同的生命因为不同的“因缘”,会与不同的诗句、不同的形象、不同的故事产生“缘起”,相互编织。那么多《白莲花》前的男孩,就这一个成了情种,成为护花英雄,美的追求者与塑造者;那么多读过《捉蜜蜂的孩子》的孩子,就这样影响终生。其实缘起之初的神秘,有时甚至已经不可能再复原,但缘起之后的“后果”,我们却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开东如果没忘记的话,可能你喜欢我的《天虫》,也正与这样故事有关。因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叙事。在这样的叙事中,我们也憧憬着、书写着我们即将启动的青春。我们总是成为那个捉蜜蜂的男孩,总是不愿意做一个百分百的乖乖儿,总是希望自己的独特,引来另一个生命的青睐——这个原型,在《活了一百万次的猫》里写得更为清楚。我们都是那只想成为野猫的虎斑猫,我们都盼望着有一天一只白猫,而不是那些庸俗的家猫走到我们面前——不,不是它走到我们面前,是虎斑猫走到它的面前。】
二
初中的时候,我迷上了武侠。第一次看武侠小说,把我惊得魂飞魄散。我以为武侠也是真的,一如当初以为白莲花死了,就是一个美好的生命失去一样。我读的第一本武侠是《失魂引》。一个白衣书生,带着一个书童,偶然间来到一个庄园,这个庄园里到处都是死人,每个人的舌头都被割掉……究竟是谁杀了这些人?杀掉这些人的目的何在?而所有的指向,好像都是要嫁祸于这个书生?那么,这个书生是谁?他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阴谋,每一个悬念似乎被揭开,另一个悬念又会产生。这种武侠模式后来十分常见,但当初给我震撼之巨大,简直无与伦比。这和我小时候听评书,截然不同。《岳飞传》、《杨家将》的英雄算什么啊。《隋唐演义》中的第一条好汉李元霸,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第三条好汉裴元庆,第四条好汉新文礼……第七条好汉小罗成,谁也不能传音入密,在千里之外,就可用声音杀人,在我看来,这才叫真正的武功。
【干国祥评点:正因为误以为它是真的,所以它才起到了那么深刻的作用。你相不相信童话?重要的不是童话是不是真的,重要的是只有你相信了童话,你才能够从童话中真正地受益。武侠,以及言情,这是青春的宿命,一场青春的宿命,谁也不能逃脱——逃脱事实上是一种疾病。】
后来,《射雕英雄传》热映,我很快就迷上了金庸。有一天我在书店看到了《射雕英雄传》小说,大开本,封面上用简笔画画着射雕英雄,字是竖排的。我非常想买,书很贵的,上下两册,好像是一块二,这个价格在当时有点吓人。我昏头了,我一定要买。那个时候还是生产队,我父亲是生产队里的保管员,有一次我看到他把生产队里的钱藏在一个茶叶筒里,然后放在抽屉肚子里。当时,我什么也没有想。
等到父母亲都下地了,我把门闩好,把小手伸进去,掏啊掏,终于摸到了那个茶叶筒,我的心都要碎了,心跳的声音今天还能听得见!我不敢拿出来,我害怕那个钱刺了我的眼睛,我随便从里面掏了一张,5元钱。我出了门,疯跑到街上,把两本书全买了,剩下的钱,我把它们藏在一个鬼地方。
农村那个时候,每家每户都有大桌子,大桌子的上方都有放开水瓶的茶几,一般都是水泥砌的,也有有钱的人家是用木制的。我们家是泥砌的,下面是竹子担的,竹子头露在下面,我把钱塞进去,外面再用一大团纸死死堵住。我整天提心吊胆,提心吊胆。好在我父亲和母亲都没有提起。我也渐渐的忘记这件事情了。只是,我不敢再动用那一笔钱了,我的心里惭愧,毕竟我是一个好孩子嘛。至于以后的那些钱怎么用掉的,我今天已经记不得了,老房子早就拆了。也许终于没有拿吧。
直到有一天晚上,父亲在黑暗中问我母亲,有没有在公家堆里拿钱。母亲说没有拿,责怪父亲记错了。父亲马上找出账本,两个人对了半天账,还是少了5元钱,最后似乎还吵了架,母亲骂父亲,父亲嘟嘟囔囔……
我后悔死了,巨大的负罪感压迫着我的心,这么多年,我不敢回首,甚至到我父亲去世了,我也没有和他说起这一段过往。现在我很后悔,我知道如果后来我说起来,不仅我会放下这一段罪孽,我父母亲也会大笑,说不定会感叹,果真是家贼难防啊。
【干国祥评点:似乎每个人都有过小偷小摸的记忆,不过开东这个经历年岁已长,有点令人诧异。当然,在开东当时的心里,这是朝向美好事物,即便上刀山也是值得的。】
不过,我用射雕做诱饵,交换了很多好书看。我就是从射雕开始,看完了金庸的所有作品,从此只爱金庸,一直到我工作的第五年才接受古龙。金庸作品直接启发了我的爱情观,我最喜欢的人是小龙女,冰清玉洁,不是人间烟火,单纯到极致,睡在绳子上,养小蜜蜂,在桃花丛中练双剑合璧,在绝情谷中喝断肠水。
【干国祥评点:这生意做得好!小小的偷窃,迷人的书籍,大量的故事,完美的形象……就这样,生命被神秘地交织,我们谁能判断这其中的是是非非?开东喜欢我《不听话的意义》,也许只是因为读到了自己吧?】
那个时候,除了读武侠,我还读过一本奇妙的书《特殊身份的警官》。这本书常常是好人遭殃,敌人得志,而且敌人的智慧一点也不比好人差。可以说,这本书启蒙了我的认识观,后来,很多丑化、脸谱化、千人一面的文艺作品,包括大量的国产电影,我都嗤之以鼻。里面有两个人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个是敌人的警察局长,叫骆伯谦,老奸巨滑,他有一个口头禅,就是“阿”。这个“阿”,通过各种各样的声调,能够表示无比丰富的含义,比如惊讶,愤怒,吃惊,思考,沉吟,观察,等待,倾听……
有一次,我们地下党,抓住了敌人的特派员,掌握了特派员的所有信息,冒充特派员打入到敌人的内部。老奸巨滑的骆伯谦想试探他,于是采取了几个步骤,他先坐在特派员的上手。然后喝酒,依次行酒令。
第一个行酒令的是一个大老粗,说,排排肉骨如黄金。第二个接——金浆美酒送远情。第三个说,情人夜归空房静。骆伯谦接,静心独坐思佳人。骆伯谦之所以这样对,是因为特派员那个地方的人,说话有个细微的习惯,总喜欢把“人”说成“银”,“特派员”果然中计。骆伯谦还是不动生色。接着又装作喝醉,和特派员一道上厕所,故意把钱包掉在地上,里面掉出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个女人。骆伯谦问特派员,那个女人美不美?特派员急得满头是汗,自然说女人很不错。骆伯谦哈哈大笑,喝令把特派员拿下。原来,那张照片正是特派员的妻子,岂有丈夫不认识自己的妻子?
更厉害的还有一个老特务,原来竟然是警察局扫地的老秦,常常被警察局里的人骂,连警察局局长骆伯谦都被骗过了。
真正厉害的是他,这个大菩萨。老秦的成家过程,简直神乎其神。他出身贫穷,本地有一个大财主,老来得子,老秦经常带这个小孩子玩。这个孩子后来就离不开老秦了,老秦因此和财主夫妇也熟络了。老秦就开始一步步策划。他先经常逮青蛙给小孩玩,小孩追青蛙,一看到就追,这简直成了条件发射,他还经常告诉孩子水里很好玩,而青蛙就住在水里。有一天,财主和老秦带着小孩来到一条小河边,快到冬天了。老秦偷偷的放走一只青蛙,那青蛙一下子跳进水里去了。小孩子也普通跳水里去抓。老财主急得抓耳挠腮。老秦一下子跳进湍急的水里,摸到小孩,抓住他的两条小腿,把小孩头栽在泥地里,呛死了他。然后,假装摸了很长时间,最后才把小孩子的尸体弄上来。老秦自己也冻死过去。老财主安葬了儿子之后,非常感激老秦,就收下老秦做了义子。后来老秦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害死了老两口。从此发迹起来,一发不可收。这个人的心机毒辣缜密,神鬼莫测。我们的地下党哪里是他的对手,屡屡被他整得狼狈不堪。
【干国祥评点:开东叙事,有时候不作节制。不过开东为何如此细密地重叙这个故事?也许这里面有许多开东自己也未解开的结。事实上,开东也是一个地下工作者,他从独特的经历,从偶然的阅读遭遇中,养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但这个性格,却需要若干真诚的假面。我前面说,开东是审美的,而非道德的,在这个故事里,这个密码有了进一步展开。但是,如果这个社会是道德而非审美的,你怎么办?当面是要像地下党员一下,或者特务一样,善于伪装。要能够纯熟地操纵另外一套语言,用另外一套语言赢得胜利。每个隆重讲述的故事背后,都有着深刻的生命密码,只是有时候,甚至连讲述者自己也未必能够看清它。于是开东是,一个寻找蜜蜂的男孩,一个在其它语言环境中左右逢源的潜伏者。】
好像是初二的时候,下午上地理课,我一直偷着读这本书,读完之后,浑身通泰,依然沉浸在小说中。四下里一点声音也没有,老师上完课了。余下的时候,同学们在自习,我伸了一下懒腰,突然间说了声——你的,八路的干活。同学们先是惊呆了,接着哄堂大笑,我被老师揪着耳朵,拉到了门外,耳朵火辣辣的痛,我知道我闯下了大祸。不仅书被老师没收了,更重要的是,人生中第一次被老师请出了教室。
【干国祥评点:人生中第一次——因为开东是“好孩子”啊,他一直潜伏得很好啊。】
我孤零零的站在教室外,许多学生交头接耳,向我做鬼脸,我心里羞愧和愤怒交织,又害怕被坏孩子传到我家里,那个时候,我知道了孤立的可怕。我以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常来没有孤立过一个学生,也绝不请孩子走出教室,更不在家长面前告状。善良如我,家教如我,也有犯错的时候,孩子的过错,有什么不能原谅?真正不可饶恕的过错,常常是大人们犯下的。孩子是水做的骨肉,大人们才是泥做的骨肉。
【干国祥评点:是善,不是良。开东做这些,不是出于道德律令,而是出于对生命的敏感,是同理心。】
还是在初中的时候,我读了无数的话本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隋唐演义》等等。我对上面的小字尤为感兴趣。我对诗歌的敏感,可能就形成于这个时期。那上面所有的小字我都能背下来。
比如描写两军交战,常常用一段诗词来渲染:
一对兵,一排枪威风凛凛。
二队兵,二刃锋神鬼巨惊。
三队兵,三股叉叉挑日月。
四队兵,四棱锏锏放光明。
五队兵,五节鞭鞭打上将。
六队兵,六花棒棒打天灵。
七队兵,七星剑吹毛利刃。
八队兵,八宝刀刀下无情。
……
【干国祥评点:这就非常非常幸运了,因为语言形式,叙事结构,这些形式方面的艺术成就,是属于浪漫文学中的精确部分。一般来说,若没有老师、家人指引,自由阅读中往往极少可能进入到这种阅读的自觉。】
当时,对兵器谱非常感兴趣。后来读到古龙,发现他也用兵器谱来为英雄排名,真是深得我心。《水浒传》中的108将,每个人的绰号和兵器,我是随口说来。尤其不了解宋江何以能够降服众人,这个困惑很多年之后才解开。直到读到“上古竞于道德,中古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才明白仁者无敌。
【干国祥评点:有困惑才有所得,这是思维的真正的长度。但若当年阅读中有导师加以指点,那么精确阅读的目光,加上浪漫阅读的感受力与数量,将会使得开东既有其丰其厚,又得其深其锐。】
至今犹记得有一段描写宋江的武艺,众人都要求宋江舞棍助兴,宋江趁着酒兴,也不推辞,有诗为证:
棍起朝天一柱香,
上前一步点胸膛,
上打泰山压顶式,
下打蜈蚣扫地忙,
左打大鹏单展翅,
右打猛虎下山岗,
八八六十四辊随手转,
才见得英雄棍法强。
【干国祥评点:这里不是宋江在舞棍,这里是王开东在舞棍。一字一句,莫不是开东棍法,列位看官不可不察。】
三
高中生涯也许是我最贫瘠的几年,所读的书寥寥可数,不过这个时候,正是香港电影风靡大陆的时候,我看了无数的录像。周润发、刘德华、张国荣、任达华、成龙、元彪、万梓良等等。我都耳熟能详。女星中林青霞、林凤娇、何赛凤、恬妞、胡慧中、杨紫琼等人,从第一代霸王花开始,直到一代代凋谢。
只觉得香港的黑帮片很好看,我们常常几个人在一起交流精彩的镜头。常常是黑帮老大从监狱里放出来,从此改邪归正,屡受挑衅,就是不出手。直到亲人遇害,终于“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尤其是周润发身高一米九一,黑色风衣一穿,头发梳得流油,嘴里咬着一根香烟。面对着他人的枪口,依旧不慌不忙,常常把烟嘴吐到别人脸上,然后高高跳起,从长筒马靴里拔出两支枪,杀得天昏地暗。至今犹记得《英雄本色》的小马哥,还有梅艳芳用白丝巾裹住头发,简直明艳不可方物。
【干国祥评点:讲到梅艳芳处,才是开东本色。前面都只不过是男孩常色,只有于此处,才见开东本来面目。爱美,惜美,对细微之美的敏感。】
引以为耻辱的是,我是在高中阶段读琼瑶的,而且居然感觉还不错。第一次读的是《窗外》,琼瑶的自传体小说,她爱上了语文老师康南。那个上面有琼瑶的一张黑白照,非常漂亮。后来是《彩霞满天》。觉得琼瑶的作品如果是外人写的,就庸俗不堪,但因为是琼瑶的创作,我能够原谅她的庸俗。琼瑶不矫情,她活在她小说的世界里。
琼瑶和出版商平鑫涛的见面,就很琼瑶化。在火车的喧嚣中,平鑫涛在万人之中,一眼就认出琼瑶,她穿着一身黑色的连衣裙,仿佛来自另外一个星球。琼瑶在那一刻被打动,从此两个人《心有千千结》,开辟了一个小说、电影、电视王国的建立。
琼瑶小说第一部还行,第二部就感到平淡,再就是逐渐平淡,终于味同嚼蜡。
高中阶段,我特别迷恋唱歌,对歌词有一种天然的喜欢。我记得无数的歌词,这加深了我对现代诗歌的喜爱。
最喜欢的是《木棉袈裟》的歌词。
难说我无情,
难怪你伤心,
难得三生有幸,
难忘一往情深。
不断须断该断,
不尽须尽该尽,
不了须了该了,
不分须分该分,
情,耽误锦绣前程。
轻舟流水同行,
相依相知相亲,
何必当初相识,
你我原本是路人。
不断须断该断,
不尽须尽该尽,
不了须了该了,
不分须分该分,
情,耽误锦绣前程。
茫茫天涯路,
处处是浮云,
只因辛劳伴我,
何苦枉自痴情。
不断须断该断,
不尽须尽该尽,
不了须了该了,
不分须分该分,
情,耽误锦绣前程。
【干国祥评点:高中阶段,看似错过,其实倒真是开东真面目。开东是文学青年,是才子佳人,至今仍然脱不净这模子。严格来讲,开东身上缺超越之气,而有随俗之心,这既是一种生存智慧——前面所说的地下党员,又是一种生命本色。因为超越的需要,往往起于大挫折,大磨难。开东智慧足以应付生命各阶段的困难,一直生活得圆融自然,所以,其情也温,也性也细。若今天社会流行这些歌词的研究,开东必定成为此中高中——不是顶类级,但一定是卓然。请记住,开东是感性的生命用一种感性智慧在世间游走,乐感原则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
大学阶段,微型小说一度兴起。我非常喜欢这种文体,几乎读遍所有的微型小说选本。然后开始读莫泊桑,读契诃夫,读马克吐温,读川端康成。并关注文艺理论,当然最主要的是微型小说的评论。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开始进行微型小说的创作,大学期间我总共发表微型小说20多篇,很多作品至今收藏。微型小说特别讲究构思,讲究灵感,讲究炼字,我真正的写作功底,应该是这个时候打下的。如果说浪漫期的话,这才是真正的开始,大学期间,我开始阅读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
【干国祥评点:开东智慧面,便表现于细节的琢磨。而不表现为一种超越性思考。】
《战争与和平》、《复活》、《简爱》、《呼啸山庄》、《刀锋》、《德伯家的苔丝》、《基督山伯爵》、《理智与情感》、《白痴》、《汤姆叔叔的小屋》、《傲慢与偏见》,读的比较杂,图书馆的外国文学作品基本上能够都看了。不过真正有什么影响,只有天知道。
【干国祥评点:因为其宏大,其主题有超越性,故开东得其一端,弃其整体。】
大学阶段由于老师的指导,开始喜欢马原,读了他的一些作品。感觉很难读懂。后来作罢。比较好读的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人生》,还有就是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还有《穆斯林的葬礼》和《红嫁衣》,那时候就隐约感觉路遥是苦吟诗人,注定要短命,不过他用生命写作的人生姿态,还是给我很大的撞击。其次读的是王朔,我几乎读完了王朔的所有作品,当时是四卷本,对王朔的语言,叹为观止。尤其是《空中小姐》结尾的那一段,让人目眩神迷。
【干国祥评点:本体上,是性情,是生活,是爱情,而不是宏大事件,不是终极追问;方法是,是语言技巧,是言语智慧,而不是逻辑思辨。这就是开东。】
我非常不喜欢后来装神弄鬼的王朔,但是王朔不装神弄鬼,他还是王朔吗?
散文中,我读了梁实秋,周作人,张爱玲,北大的一个人叫洪烛的散文,也很喜欢。不过,系统阅读的还是贾平凹,从他的商丘散文开始,一直读。再后来是读贾的《废都》,感觉贾想模拟《红楼梦》和《金瓶梅》,这本书后来禁掉了。相比较《废都》,同意时候诞生的陈忠实的《白鹿原》,绝对是经典。我读《白鹿原》,整整花了两天,读得满嘴的烟云和沧桑。
渭河平原五十年的风云变迁,画卷一展开,就是大手笔。尽管第一句:“白嘉轩一生中一共娶了七房姨太太。”这一句很像《百年孤独》的开头,时空一下子拉开,正好施展拳脚。后来看到《白鹿原》中也一连好多天下起了血雨,模拟的痕迹太浓了。《废都》中直接抓住牛的奶就喝的疯子,《白鹿原》中神奇的白鹿,都很像《红楼梦》中的唱《好了歌》的癞头和尚。某种程度上,《红楼梦》也是中国作家的一个桎梏。
【干国祥评点:这是形式分析。这时候,开东已经有形式分析的自觉,是文学批评的某一路子,不是文化批判,也不是哲学追索。】
五
1995年我毕业回乡,来到长江边一所学校执教。
这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每天上两节课,然后,在大树下打牌。
98年,我一路过关斩将,获得无为首届教坛新星光荣称号,后来又荣获“十佳”师德标兵。这个时候,我开始研究教学,读了很多课堂方面的书,比如《魏书生、欧阳代娜思想集》、《爱心与教育》、《中国特级教师思想录》、《特级教师教案》(1-6册,山东教育出版社)等等,这个时候我关注的人物很多,比如余映潮的板块碰撞教学,李镇西的爱心教育、蔡澄清的点拨教学,钱梦龙的导读法,同时关注的还有培养语感训练的洪镇涛,一直到今天,我还是喜欢洪镇涛的风格,后来去北大的山东泰山六中的程翔,上课行云流水,不蔓不枝,也是我汲取营养的主要对象,至今还有印象的是,他上莫怀戚的《散步》,一堂课就是一次亲密无间的散步,还有就是他的《琵琶行》。
今天看来,这一阶段,我重点关注的还是课堂构思之精巧,导语是新颖,过度之自然,思想内容的认识之深,课堂之上有高潮,有起伏,错落有致。也就是说,我还是在教课文,还没有上升到教语文,更没有任何课程意识。
【干国祥评点:一是现实的生活需要,二是这也是一个新的叙事领域——请注意开东对蔡、程课程的描述,就是自觉的叙事方式的。所以,文学的形式分析,既成为课堂的内容,也成为了课堂的形式。这种自觉使得开东在此方面也得心应手。在专业化的道路上,自初中生自发养成的语言形式的关注,大学时的自觉的形式创作,可以说是本体性知识上的自觉;而这一块,正是职业知识上的自觉。不过正如文学文化上的随流而不溯源一样,开东在教育学等方面,也是随流而不溯源的。其得在厚,其失在浅尝辄止。】
好像就在这个时候,我看了余杰的《火与冰》,这套丛书有一个很豪放的名字,叫草原部落丛书。这套丛书出一本我看一本,《铁屋里的呐喊》、《耻辱者手记》、《一个学者的智慧罐头》、《深呼吸》、《407楼208室》等等。认识了摩罗、孔庆东、毛志成等人,并一直关注他们的写作。直到后来看到钱理群的《拒绝遗忘》,这本书对我的思想发展有重要影响。我反复读这本书不下十遍。我真正认识鲁迅就是从这本书开始的,明白了真正的读书要看到书缝里的字,一直到后来我读钱理群的《我的精神自传》,这种想法愈益真切。
【干国祥评点:刚说不溯源,忽然就有了一点追本溯源的契机与味道,有了从文学走向文化的岔路。】
这段期间的某一个暑假,实在是无聊,图书馆的藏书基本上都是垃圾,只能借古龙聊以度日。谁知道竟然“沉醉不知归路”。也就在这段时间,我读完了古龙的所有作品。
古龙作品的意境疏朗,意出尘外,想象诡谲,简直有庄子之才。古龙应该钻研过哲学,很多话富有哲理。
【干国祥评点:看来前面的岔路,一个人还是走不下去。于是回去,回到古龙。古龙的文字人物,来自日本;日本文化,深受庄禅影响。所以开东读出了庄子味,但其实应该是日本味。】
比如,亲吻表达爱意,楚留香却用一个死亡之吻杀死了水母;棺材是诅咒人死的,却让陆小凤在大海上死里逃生。这些奇思妙想,对我的写作以及以后的文本解读,都有莫大的帮助。
【干国祥评点:好在开东毕竟有形式分析的功力及自觉,所以无论读什么书,总是能有所得。武功到一定境界,摘叶飞花,俱能伤人。当然,这还只是一个理想的比喻。】
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2004年,我来到苏州,豪情万丈,开始自己人生的又一个天地。在这里我发了第一篇教育文章,《马家爵:你把屠刀挥向谁》。在这里,我认识我生命中两个最重要的朋友:干国祥和铁皮鼓。我们在深度语文的旗帜下,互相唱和,快意恩仇。正是在他们的导引之下,我才开始思考教育的终极价值,并反思过去的教育。一定程度上,我做出了妥协。我提出,不跪着教书;但跪着考试。也就从这个时候起,我不再沉迷于所谓的教育业绩,而更关注教育的内核,关注真正的人的教育。
这段时间,阅读的书不少。其中北京大学曹锦清先生的《现代西方人生哲学》,一本薄薄的小书,使我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后来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了——《与一本书相遇》,一本书能够唤醒一个人,始信。于是准备看一些哲学的著作。
【干国祥评点:这事实就是大多数人的“网络期”,只不过开东以前的网络经历没有走向启蒙与哲思,而是走向了“寻找知音”,成为其文学人生的延续。】
我最初看的是《苏菲的世界》,在哲学的天幕上,这是一本为每一颗璀璨的哲学明星确定他们位置之所在的一部书。为了免除哲学的艰涩,我第二个阅读的是文聘元博士主编的《哲学家的故事》,这本书文笔诙谐,取材机智,很对我的胃口。继而阅读了他的《文学家的故事》、《西方历史的故事》、《西方地理的故事》等,受益匪浅。《20世纪西方哲学思想发展》这部书,我每隔几天就看一次。
粗略看来,这一时段阅读的书还有:《语文课程的当代视野》、《英美小说的叙事研究》、《艺术的法则》、《万历十五年》、《语文教学优课论》、《教育的艺术》、《后现代课程观》、《美国语文》、《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人文通识讲演录》(文学卷上下,哲学卷上下,美学卷上下)《诗经的文化阐释》、《历代志怪大观》、《唐代的美学思潮》、《中国神话哲学》、《逃避自由》、《规训与教化》、《德性与教化》、《教学勇气》、《静悄悄的革命》、《儿童的人格教育》、《教育人类学》、《生存与智慧——庄子哲学的现代阐释》、《作品与阐释——文学教学引论》、《有效的学习型学校》、《哲学与宗教》、《论对话》、《结构主义与符号学》、《文学批评理论》、《文学性讲演录》、《破译教育的密码》等等。
比较系统阅读的是叶嘉莹的作品。包括《好诗共欣赏——叶嘉莹说陶渊明杜甫李商隐三家诗》、《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叶嘉莹说阮籍咏怀诗》、《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叶嘉莹说唐诗》、《叶嘉莹说诗讲稿》、《唐宋名家词赏析》。对叶嘉莹的文本细读有了一定的体悟,但也觉得叶嘉莹的批评武器非常有限,尽管叶先生学成于国外,但更多的还是中国式的解读。
【干国祥评点:一个自觉的精确期。因为前面功力既深,所以读来便容易,便快捷。丰富的浪漫——数量多,时间长,品质高,都是精确的最大奠基。】
这些书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教育人类学》,让我明白危机和遭遇的价值,尤其是对时空簇新的认识。干干的《破译教育的密码》给我诸多启迪,尤其是解释学和课堂。《文学性讲演录》是孙绍振的文本细读的巨作,这是我迄今看到最好的文本阐释类的书。
【干国祥评点:这是不同的类型,这些书勾勒出开东当前所思的几个方向:教育哲学;文学解读;介于二者之间的教育实践】
当然,最好的阅读还不能忘记朋友,朋友们谈天说地,每有会意,辄欣然忘言,这种阅读共同体的作用不能低估。和干干、皮鼓等人聊天,更是如此。这些“只可对智者道,难以为俗人言也”。
【干国祥评点:文章开头的阅读,是无字书,是父母是家庭是故乡氛围;文章结束的阅读,亦是无字书,是朋友,是生活。这是一种有意无意的对死读书本者的消解,一种对阅读与生活关系的思考。】
【干国祥评点:纵观开东的生命史——阅读史是一小部分,妙趣横生,感慨良多。生命之缘起,凑成今日之开东,今日之缘生缘灭,又带来明日之开东,这样的缘起缘灭间,生命如此偶然与精彩,怎能不让人感慨?
初浏览开东的阅读史,我写下观感:彻头彻尾的无可救药的浪漫。浪漫深入骨髓,但深了却还是浪漫,入了骨还是浪漫。
再回味一下,这几句话,仍然成立,但需要辨析。
一、开东生命的最大特征就是浪漫性,我是指他在书与生活之间,他是生活的,但是为了生活之丰富,他不断地引入了书本;在文学和其它成份之间,他是文学的;在感性与思辨之间,他是感性的。
二、虽然,开东仍然拥有极罕见的文学的精确——我是指对语言形式的一生的自觉,无论是中学时期的语言琢磨,还是大学时的微型小说发表,以后参加工作后的语文教学,阅读,都是一种极其难得可贵的精确阅读、知性阅读。因此,虽然开东所读的书籍数量并不是太多,质量也并不是太好,但是其研读方式却是知性的,自觉的,高明的。
三、文学与生活究竟何种关系?开东从文学中获得了许多智慧,这一点颇像韦小宝(哈哈,开东是极真诚的虔敬者),但确实,开东从书本中自觉汲取的,是人物智慧与文本智慧,而不是文本之后的“道”。这一方面是因于他所读书在超越层面有所欠缺,另一方面也是兴趣之所至。这既是开东之长,也是开东之蔽。去蔽即有遮蔽,这本是无可避免的。
四、仅从语文职业讲,开东先期阅读与后期自觉的阅读与弥补,已经构成了一个非常理想的结构,这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语文教师框架。但是,若我们以欲穷千里目的心态来思考开东后面如此漫长的余生,那么我们可能不得不追问:仅有这些,就真的够了吗?
五、最后,文化与文明之维,文史哲之所归处,哲学与宗教之源出处,尚有神秘与值得敬畏的事物在等待着去蔽而重新涌现,等待着向一个智慧的生命言说自己。这并不是说,一定要皈依某个宗教,这是说,即使是知,智,也一样有其源初之思,值得我们去探究。更何况,信仰一事,毕竟要求人作出终极的回答。这一点,开东今生是否有缘,也是个悬而未决的大事。
六、我其实是说,开东仍然遗憾“缺其根本”——其现在的根本表面看是一种道德姿态,其实是一种存在智慧,但是,它仍然有待被重新书写、诠释。
短尺不能量长物,我写开东,未尝不有捉襟见肘之叹。一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