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招募是可用性测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用户的招募和筛选有时候却是十分微妙的。严谨的筛选流程会同时从人口学属性(性别、年龄等)和用户行为(产品/竞品使用经验等)两方面进行,试图找到那些完全符合目标用户画像的人来完成测试。
但是,通常情况下你并不需要这样做。来自Userbrain的Stefan Rössler在文章中解释了问什么:可用性测试不完全等于用户/市场研究。可用性测试的目的在于观察用户如何使用某个产品以及阻碍用户操作流程的设计,而市场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用户如何看待产品以及应该怎样推销产品。只要用户能够正常使用你的产品去尝试完成预定的任务,那么可用性测试的目标就能够达成了。
人口学属性?
按照人口学属性进行用户招募是完全没必要甚至是不利于可用性测试的。市场研究的数据经常用于辅助进行用户研究,这个时候就可能存在着‘70%的用户是18~24岁之间的男性’这样的筛选条件。但是除了增加招募难度以外,这样的人口学信息不会对可用性测试有更多的帮助了。《Handbook of Usability Testing》的合著者Dana Chisnell在一次访谈中指出:人口学信息并不会告诉你关系到用户在执行任务时的动机、行为、表现等方面的信息。而相对于这些用户行为的相关信息,人口学属性的差异对可用性测试结果的影响真的很小(David Travis, Craig Tomlin, Jeff Sauro, Christine Perfetti)。
Usertesting与Userbrain一样是提供第三方用户研究的机构,他们提供的服务中就包括按照人口学属性筛选测试用户。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他们推荐你使用这些服务:a) 想了解你的产品是否能够为目标群体提供价值;b) 想知道用户对产品的印象和品牌认知;c) 产品真的只针对某个特定群体(如医生)研发;d) 在对比分析的研究中避免额外因素的干扰。但如果你只是为了找到产品设计中存在的可用性问题,那么Usertesting也并不推荐人口学的筛选机制。
行为属性?
所以用户行为就成为了招募用户过程中的重要筛选条件。但...也不是一定需要的。Rössler认为只要你能够提供一个有着代入感、对行为目标有着清晰描述的任务场景,那么大多数人都能够依此使用你的产品,然后提供相关的可用性反馈。我没能够找到太多大牛们对这一观点的支持,但那些支持‘游击式可用性测试’的专家们大概都不会反对这种看法:去街上、商场、咖啡厅找人花10~20分钟来使用你的产品。
当然,如果你的产品已经进入到了精细打磨的时期,那些普遍存在的可用性问题大都不存在了,那么找到那些符合目标用户行为的人们来参与可用性测试可能会给出非常有价值的建议。
参考文献
5 Mistakes People Make When Writing Usability Tasks
Avoiding Demographics When Recruiting Participants: An Interview with Dana Chisnell
Testing with Exact Demographics: When to Use Them and When to Lose Them
Unboxing: guerrilla usability testing
Why an obsession with demographics will hurt your user tests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