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婧渺
01
前段时间一次偶然的机会和朋友小C聊起了工作,我问小C毕业后有什么打算,小C想也没想就说:“找份工作啊,不然打算做什么?”
我好奇心满满地继续问:“那你想找什么样的工作,找到工作后呢,有什么打算?”
她满脸狐疑地看向我,那目光让我在二十几度的空调房里竟产生一丝凉意,半晌后她才憋出一句话,“现在这么严峻的就业形势,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等你想好要找什么样的工作后,黄花菜都凉了。“
紧接着她又冒出来一句话,”找到工作后就上班呗,朝九晚五、结婚生子,不然还能干嘛?”
她的这句反问让我有些猝不及防,我没有回答她,而是默默低下头,继续投入到Harry Potter的阅读当中,饶有兴趣地期待着哈利与伏地魔的决战。
我并不是回答不出她的反问,而是我已能预料到她对我的回答不予认同的态度,既然不会被接受和采纳,那我的回答对她而言就无任何意义。
如果我对她说,“找到工作后可以利用工作之便增加新技能,和单位的电脑大神学学PS、视频剪辑,下班后可以报报乐器班,读读瓦尔登湖,或是去看看像哈姆雷特那样经典的话剧。”
那么我猜她一定瞪大了眼珠子对我说,“拜托,工作那么累,哪还有精力和时间做那么多事,再说以后有了孩子,照顾孩子都忙不过来,难道你是超人?”
你看看,又是一个反问,如果将这个话题继续探讨下去恐怕要变成一场辩论赛了,还是没有输赢的那种。
毕竟,一件事,你若不想做,就会找出千万个理由拒绝,而你若想做,只需一个理由就够了。
很多时候,不在于我们能不能,而在于想不想。
02
富兰克林曾说,有些人在25岁死去,75岁埋葬。
大意是说,有些人在25岁后便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期待,精神麻木,在25到75岁这五十年,重复着一样的生活,那么代表他们在25岁就已经死去,只是75岁埋葬罢了。
我们中的一部分人,活到了参加工作,然后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之前的生活,朝九晚五、结婚生子,身体机械地工作、运转,但精神,却早已在世事的打磨中,失去了学生时代积极向上、活跃奋进的最佳状态。
他们的精神已经死去,以“三无”结束了自己的“精神生命”,对待工作无上进心,对待家庭无责任心,对待自己无信心。
但更可怕的,是他们对于人生观的认知,处于自我知觉(四种自我知觉分别是:先知先觉、当知当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中最坏的一种——不知不觉。
他们不能发现自己的“精神危机”,相反认为这样的生活再平常不过,每个人都需要去经历、去度过,所以无需跨越界限,继续沉浸其中。
03
在旅行青蛙游戏登上AppStore的热榜后,网上就陆续有人喊出,“人与人的差距真的比人与青蛙的差距还大”。
这句话看似夸张,但并不无道理,从青蛙到人,以数字思维方式考虑最多就是从0到1;但从人到人,则可以跨越0,从-1到1。
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对立面,物极必反。
上个月刚结识的朋友小N,因为同参加一个面试培训班,而又恰巧被分到了一个房间,所以在培训的十天里,我们彼此了解,相交甚好。
从交谈中了解到,她是北外的高材生,大二时就接到了国内知名会计事务所的offer,而毕业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为了提升自己、开阔眼界,放弃了令人向往的工作,辗转到波士顿进行读研深造。在这几年内,不断学习考取了CFA二级、AICPA,还读了很多书,去了很多地方,让身体和心灵时刻在路上。
我曾一度问过她,为什么要舍弃那份让很多人羡慕的工作,过又累又辛苦的生活。
她说,人要不断地挑战自己才能拥有更坚实的翅膀,飞到自己向往的风景区。那么在到达风景区之前,你就必须要舍弃一些东西,只有保持一颗不断学习的心,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于整个世界是多么的无知。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空杯心态吧。
就像之前在某篇文章中看到的那句:越读书越觉得自己无知,越不读书越觉得他人无知。
04
文章开头小C说的话,也曾经困扰过我。
担心工作后时间和精力不够,没时间学习和写作,更没时间参加兴趣班和欣赏话剧。
但在做任何事情上,都贵在两个字——坚持。
天才一万小时理论说,如果你在某个行业花费了10000个小时去学习,那么你就会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10000个小时是什么概念?
如果你每天在下班后拿出5个小时进行学习,你一年的学习时间就是1825个小时,那么只需5年半的时间,你就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精英。
那些优秀之人并非在智商上同我们有着多大的悬殊,而是他们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理所当然地得到了他们应该得到的。
因此,别在你最好的年纪选择安逸,也别活到参加工作,然后就死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