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每周500字成长励志
活到参加工作,然后死去

活到参加工作,然后死去

作者: 李派派pl | 来源:发表于2018-03-27 23:37 被阅读84次


文/李婧渺

01

前段时间一次偶然的机会和朋友小C聊起了工作,我问小C毕业后有什么打算,小C想也没想就说:“找份工作啊,不然打算做什么?”

我好奇心满满地继续问:“那你想找什么样的工作,找到工作后呢,有什么打算?”

她满脸狐疑地看向我,那目光让我在二十几度的空调房里竟产生一丝凉意,半晌后她才憋出一句话,“现在这么严峻的就业形势,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等你想好要找什么样的工作后,黄花菜都凉了。“

紧接着她又冒出来一句话,”找到工作后就上班呗,朝九晚五、结婚生子,不然还能干嘛?”

她的这句反问让我有些猝不及防,我没有回答她,而是默默低下头,继续投入到Harry Potter的阅读当中,饶有兴趣地期待着哈利与伏地魔的决战。

我并不是回答不出她的反问,而是我已能预料到她对我的回答不予认同的态度,既然不会被接受和采纳,那我的回答对她而言就无任何意义。

如果我对她说,“找到工作后可以利用工作之便增加新技能,和单位的电脑大神学学PS、视频剪辑,下班后可以报报乐器班,读读瓦尔登湖,或是去看看像哈姆雷特那样经典的话剧。”

那么我猜她一定瞪大了眼珠子对我说,“拜托,工作那么累,哪还有精力和时间做那么多事,再说以后有了孩子,照顾孩子都忙不过来,难道你是超人?”

你看看,又是一个反问,如果将这个话题继续探讨下去恐怕要变成一场辩论赛了,还是没有输赢的那种。

毕竟,一件事,你若不想做,就会找出千万个理由拒绝,而你若想做,只需一个理由就够了。

很多时候,不在于我们能不能,而在于想不想。


02

富兰克林曾说,有些人在25岁死去,75岁埋葬。

大意是说,有些人在25岁后便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期待,精神麻木,在25到75岁这五十年,重复着一样的生活,那么代表他们在25岁就已经死去,只是75岁埋葬罢了。

我们中的一部分人,活到了参加工作,然后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之前的生活,朝九晚五、结婚生子,身体机械地工作、运转,但精神,却早已在世事的打磨中,失去了学生时代积极向上、活跃奋进的最佳状态。

他们的精神已经死去,以“三无”结束了自己的“精神生命”,对待工作无上进心,对待家庭无责任心,对待自己无信心。

但更可怕的,是他们对于人生观的认知,处于自我知觉(四种自我知觉分别是:先知先觉、当知当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中最坏的一种——不知不觉。

他们不能发现自己的“精神危机”,相反认为这样的生活再平常不过,每个人都需要去经历、去度过,所以无需跨越界限,继续沉浸其中。

03

在旅行青蛙游戏登上AppStore的热榜后,网上就陆续有人喊出,“人与人的差距真的比人与青蛙的差距还大”。

这句话看似夸张,但并不无道理,从青蛙到人,以数字思维方式考虑最多就是从0到1;但从人到人,则可以跨越0,从-1到1。

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对立面,物极必反。

上个月刚结识的朋友小N,因为同参加一个面试培训班,而又恰巧被分到了一个房间,所以在培训的十天里,我们彼此了解,相交甚好。

从交谈中了解到,她是北外的高材生,大二时就接到了国内知名会计事务所的offer,而毕业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为了提升自己、开阔眼界,放弃了令人向往的工作,辗转到波士顿进行读研深造。在这几年内,不断学习考取了CFA二级、AICPA,还读了很多书,去了很多地方,让身体和心灵时刻在路上。

我曾一度问过她,为什么要舍弃那份让很多人羡慕的工作,过又累又辛苦的生活。

她说,人要不断地挑战自己才能拥有更坚实的翅膀,飞到自己向往的风景区。那么在到达风景区之前,你就必须要舍弃一些东西,只有保持一颗不断学习的心,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于整个世界是多么的无知。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空杯心态吧。

就像之前在某篇文章中看到的那句:越读书越觉得自己无知,越不读书越觉得他人无知。

04

文章开头小C说的话,也曾经困扰过我。

担心工作后时间和精力不够,没时间学习和写作,更没时间参加兴趣班和欣赏话剧。

但在做任何事情上,都贵在两个字——坚持。

天才一万小时理论说,如果你在某个行业花费了10000个小时去学习,那么你就会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10000个小时是什么概念?

如果你每天在下班后拿出5个小时进行学习,你一年的学习时间就是1825个小时,那么只需5年半的时间,你就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精英。

那些优秀之人并非在智商上同我们有着多大的悬殊,而是他们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理所当然地得到了他们应该得到的。

因此,别在你最好的年纪选择安逸,也别活到参加工作,然后就死去。

相关文章

  • 活到参加工作,然后死去

    文/李婧渺 01 前段时间一次偶然的机会和朋友小C聊起了工作,我问小C毕业后有什么打算,小C想也没想就说:“找份工...

  • 活到23岁,然后死去

    写了“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在20多岁离开了我们。 写了“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

  • 活到25岁,然后死去!

    大概因为爱吧,眼神学会了拐弯。于千万人之中看见想看见的人,轻而易举。 出了站,第一眼看到了海清,戴着千足金的她笑的...

  • 活到25岁,然后死去

    “有的人25岁就死了,但直到75岁才埋葬”——本杰明·富兰克林 而我从18岁就已经死了。记得从18...

  • 无缘,然后死去。

    好想什么都不思考,什么都无欲无求,什么都不是,很多问题是进入了生活的死胡同,看不清,看不透,想着如果死去,是不是意...

  • 无缘,然后死去。

    好想什么都不思考,什么都无欲无求,什么都不是,很多问题是进入了生活的死胡同,看不清,看不透,想着如果死去,是不是意...

  • 快乐的,然后死去

    吃饭的时候,看到了这么一段视频:“爷爷对孩子说,下棋最重要的不是输赢的结果,而是下棋的过程”。就这么一下,突然有了...

  • 成为传奇,然后死去

    他问我最想要的是什么? 我说是惊天动地的一秒。 他问我你的理想是什么? 成为传奇,然后死去。 鲜活的,炽烈的,奔跑...

  • 活到26岁,然后死掉

    文/一樽江月 村上春树在《寻羊冒险记》里写,有一个小女孩儿说:活到26岁,然后死掉。 前几天电子邮箱系统给我发来一...

  • 活到26岁,然后死掉

    此刻的我正坐在一家主题咖啡厅里,喝着Cappuccino,看着一本村上春树的《寻羊冒险记》,想着明天即将举行的个人...

网友评论

  • bigfrank:只需5年半的时间,你就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精英——然后这个领域黄了。
    李派派pl:@bigfrank 有点夸张了:joy:
  • 可乐乐过了秋天:没有参加工作就没有发言权,工作了很多身不由己
    李派派pl:@可乐乐过了秋天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吧,可以理解。
    可乐乐过了秋天:@爱吃菜花的李派派 希望等你工作了会理解并接受别人这样,不会去评论别人的生活
    李派派pl:@可乐乐过了秋天 那等我工作了以后再发一篇类似的文章~
  • 阿呗emmm:很厉害了
    李派派pl:@阿哔有个帅阿呗 谢谢鼓励:smile:

本文标题:活到参加工作,然后死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pe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