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solitude, be a multitude to yourself.
-- Tibullus
在都市丛林里,我们好像越来越不需要农耕文明中的家族、亲朋好友的帮助,也可以一个过的很好。饿了有外卖,家里脏了有钟点工,甚至寂寞了都有无数热线。太多人,甚至把“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作为自己的签名。经济上自给自足,精神上自我满足,甚至工作上,也能一人扛起一个团队。这个时代,一个人到底要活成一个社会机器里的螺丝钉还是活成一支队伍?
缘起
毕淑敏和刘瑜,都在书中引用过这句话。可见在当代女作家的眼里,活成一支队伍,是个体独立的重要标志。生活中活成一支队伍太容易,你会做饭、能自娱自乐、能养活自己、能忍受得了寂寞,那你离一支队伍不远了。而真正难的,是在职场中活成一支队伍。
不再为猪队友的拖后腿而怨天尤人
也不把全部的期待放在一个“明君”老板那里
不抱着铁饭碗睡大觉
更不埋怨外部环境的恶劣让你无法施展才华
那到底什么才是一支“一个人”的队伍?
扎克伯格初创 Facebook时便是如此,小扎在2004年一个人在十天之内,完成网站大部分的功能。在电影中也有所呈现:扎克伯格被女友甩掉之后,怒从胸中起,化悲愤为代码。一晚上搞出了Facebook的雏形—FaceMash,导致哈佛校内网瘫痪。
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时间点:
20:13,小扎回到宿舍
22:17,怒写500行代码
2:08,萨同学回到宿舍提供算法
4:00,哈佛网络崩溃
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数学题,小扎6个小时内搞定了产品设计、研发、制作、上线等一系列动作。这是一个创业团队一周的工作量。
这样一个拥有多维度技能组合的人,就是一个人的队伍。李笑来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专栏中专门写到了多维度竞争策略。通过不断学习不同维度的技能,并组合起来使用,将自己的竞争力达到成倍,或者指数级的增长。
建立技能优势要么登峰造极要么建立组合差异。
打造你的队伍
一支队伍必须要有一个信念。也就是常说的“愿景、价值、使命”。而对于个人来说,你活着是为了什么?你存在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是你拼了命都要做的事情?
一个拥有多项优秀技能组合的人,就是一支队伍,他有更强的竞争力,可以一个人做一个团队的事,这在创业初期的团队中更易显现。拥有多项技能,并不意味着浅尝辄止。多维度竞争策略有个条件,就是精通一项技能,而后不断打磨其他技能,再与其他技能组合起来使用,这样才出手。毕竟多维度的锻造过程,也是需要巨大时间和精力成本的。
以确定的学习应对多变的时代
古典: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大多数人将被淘汰,超级个体的时代将会来临。
很多人知道“超级个体”的概念,超级个体即多面手。 一个螺丝钉离开了机器,就什么也不是。除非,你是一个可以自我运转,同时又可以与人协作的小型机器。
在与大机构合作时,你能表现出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
独立运作时,又能像大公司一样敬业高效、有全局观
而想要达到这样的能力,并不是专供一门技能就够了,必须全面的投资自己,成为一个具备多维度竞争力的人。
一支队伍同时具备多种能力
硬实力:
-
写作能力
写作不再是特殊人群掌握的技能,而是一个全民运动了。你需要写作来表达你自己,为你的思想发声。 -
英语能力
如果你还把英语当成一门大学毕业就不再需要考的科目,就真的需要调整你的认知了。英语是打开这个世界的窗口,李笑来就是在网上看到了虚拟货币超过了一美元,才赶上了比特币的风口。 -
品牌运营能力
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就是把你自己当一个品牌来打造。你就是你最大的IP,你的朋友圈,你的简书,你的豆瓣,你的微博,甚至你的网易云音乐的歌单,都是你的品牌营地。你有认真对待过吗? -
学习能力
大学毕业那天起,四年学过的东西就已经过期了。你要用什么来面对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学习不是目的,学习能力才是能为你保驾护航的护身符。还记得唐山收费站的大姐吗?37岁的她,认为人生已经没有任何可能性了。 -
沟通演讲能力
沟通能力自不必说,但是演讲的能力真的是当代职场人需要的吗?我参加过很多活动,发现不会在众人面前说话是大多数的顽疾。一个人站起来30秒内吸引不了别人的注意,你的问题再深刻,表达不出来,也是挫败。
软实力:
-
全局观
你有没有在一件事中或者一个企业中看到系统?只有螺丝钉才只看见螺丝帽。而能看到系统的人,就会在问题发生之前就解决掉。 -
成长性思维
人的思维模式被分为两种:固定性思维和成长性思维。固定性思维的人,就是在不断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成长性思维的人,一辈子就做一件事:成长。你认为你可以改变吗?你觉得你能成为一支队伍吗?思维里的盲区到底在哪?是什么限制了你的想象力?真的只有贫穷吗? -
执行力
拖延症是个人成长路上的野兽,危害自不必说,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六维思考以前的专题文章:《如何克服拖延症》
能活成一支队伍的人寥寥无几
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活成一支队伍固然精彩,但问题可能比预期的要大很多。
-
个人能力毕竟有限,更重要的是,时间更有限。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挑战所有上述技能,想要把每项技能都培养成职业能力,耗时耗力。我们前面提到的各种软硬实力,都是需要大量的学习、实践,反复练习。速成式的学习,要和专业人士PK,谈何容易?
-
一个组织基本上都会包含两个团队,一个管理团队,一个技术(或业务)团队,其实两种类型的团队都不主张单打独斗。而一个人一旦成为全能型“一支队伍”,就是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由谁来监督?谁又能考核结果?
活成一支队伍已经是当代职场人的刚需
即使有那么多的难处,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活成一支队伍?
随着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低端体力劳动将被取代。甚至,在华尔街的数据分析师都有可能被AI取代。如果我们保守的看待工作和职业这件事,就容易被所掌握的技能困住。但若把一个人打造成一个队伍,就能更好的在危机到来之前,审时度势,在必要的领域,做更好的打算。
作为个体,我们每学习到一项技能,就相当于多了一个打怪的武器。如果一个人精通写作,就可以此谋生。如果他会英语,那他的素材范围就扩大了一倍。如果他还明了销售,那么就可以更好的找到目标群体。多维度的能力整合一定是当今社会斜杠青年的一个必备技能。
活成一支队伍,你才能无往不胜
很多年前,换工作在长辈们的眼中都是大逆不道,被认为是不靠谱的表现。而现在的年轻人却在争当斜杠青年。背后所隐藏的契机,就是人人都在往跨平台多元化发展。社会大环境变了,没有什么是可以依靠的,让你一辈子做一份工作,还能高枕无忧的。只有把一个人打造成一支队伍,才能具备这样的跨平台竞争力。
尤其在这个自媒体盛行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下一个网红,下一个网络写手,下一个知识付费大牛。深谙一门手艺,绝对是不可或缺的竞争硬实力。
在没有人配合之前,能否独立调研市场?
在没有同事之前,能否做好产品课程研发?
在没有宣传团队之前,是否能利用微信微博知乎等平台为自己圈粉?
在没有客服之前,能否耐心的回答学员问题?
这一切都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考量。当然,如果你是一支精英部队,作战效果肯定不同。
总之,把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就意味着我们要有一个对自身更高的追求,这是最核心的。
顺境时不妄自尊大,逆境时依然相信学习能改变命运。
无论生活中是好的际遇,还是糟糕的际遇,都要不断地用正能量来引导自己,武装自己。
网友评论
团队协作,也是西方管理学研究多年的主流思潮。这句话简化一下,在说,团队协作是主流思潮。。。建议把句子弄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