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上班,发现办公桌上有学生送来礼物,是一瓶自制的李广杏罐头,装在一个精致的小纸带里,纸带上写着一段留言:
“马老师,我最近一直看您的那本《都是我的歌》,我也给我的同学看了,他们都说好看,而且我们班上还有几位同学都很喜欢您。我看到您的书中有篇文章《摘杏子》,写的是您去金佛寺摘杏子的经历,我家就是金佛寺的,看到您写到了杏子罐头的做法,这让我想到了和妈妈一起做杏子罐头的经历。我这周回家,就给妈妈看了您这篇文章,我就想着带瓶杏子罐头让您尝尝。”
这个孩子高一时我给带课,高二文理分科,她去了别的班。她喜欢学语文,阅读量很大,特别是古代诗文部分,我能提到的,基本没有她不知道的。就我这些年接触到的孩子来说,这是很少见的。
这段留言写得质朴亲切,字也很不错,关键还是个很有心的小孩。教育的温度,往往就在这些细小的方面。
让我感到高兴的,还有我的那本书,据她说,同学们也爱读。
《家在五里桥》是去年出版的,现在已经卖完了,最近有不少人向我打问,看能不能买到,但我的手头,也只剩几本了,想留下来做个念想。《都是我的歌》是今年出版的生活随笔,里面有我上过的课,解过的诗,读过的书,吃过的饭,走过的路,做过的梦,想过的心事。但这只是我自己生活的一个切面,大家可能并不一定喜欢读,但根据最近反馈的消息,还不错。有朋友说,这本书的最大好,就是随便翻到哪一页,都可以读下去。放在茶几上,下班了躺在沙发上读几页,可解乏困,或者放在床头上,睡觉前翻几页,可助睡眠。
孩子们喜欢读这本书,是更让我欣慰的一件事。我觉得一个老师,对抗生活的平庸和琐屑,写几本书出来,孩子们能读一读,并不是毫无意义。
另外,在人们被智能手机劫持的这个前所未有的时代,我们要对坚持读书的人报以敬意,他们的内心无疑是更加丰盈和充实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