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说:“不愁没有官位,就愁没有能够建树的本领。不愁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有真才实学值得别人们知道的事情。”
【感悟】
一、孔子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
这一章孔子表达的是他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即自己先有本领。这是《论语》中孔子多次谈论的问题,含有两层智慧。
1.首先应该对自己负责,要有真才实学;
2. 要有尽人事以安天命的胸怀。
纵观历史,在成功人士的身上,都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深知自己的责任感。这样的人身上会有三个重要特点:第一、信守目标与承诺;第二、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第三、永不言败。
对自己负责的人永远都会——自强、自尊、自立。
二、有所建树与官位的辩证关系
1、有官位的重要性
孔子的内心是希望有官位的,而且,他培养弟子,也是希望他们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孔子为官的目的,首先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施展自己的理想,为营造国家和百姓的和谐做大事,事做不成,官也就不做。由此可见,孔子的”为官“境界即使在今天,也是难能可贵的。
在很多人印象中,孔子一直就是一个四处奔走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老夫子,有一套政治思想理论,却没有做过什么官。这种看法其实是误解。事实上,公元前513年,孔子出任鲁国的中都宰,然后官职不断上升,做过鲁国的小司空、大司寇。这段时间里,《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与闻国事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商人不敢哄抬市价,男女之间没有滥情,人人拾金不昧,四方的游客来到鲁国的城池,不必向当官的求情送礼,都给予照顾,直到他们满意而归。这引起了邻居齐国的恐慌。于是派了女乐去鲁国,令鲁国国君不思进取,从而怠慢了孔子。孔子见状就没有继续为鲁国为政。
由此可见孔子的执政效果不错,当与统治者“志不相合”时,孔子毅然辞去高位,也能看出孔子对“忠”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是后世所谴责的“愚忠”,委曲求全,为虎作伥。
2.要有所建树,不一定要有官位
要有所建树,是不是一定要有官位?不一定。【2.21】中,有人曾问孔子:你为什么不为政?如果想要知道孔子的想法, 请重温【2.21】。
有些人认为当官就是为了发财,用这种眼光看孔子,又会认为孔子希望为官是“官迷”,总之,不知他们的依据是什么,孔子为官也好,不为官也好,都要抨击一番。目前我们的传统文化还不能深入人心,是因为人们对孔子有太多的误解,把孔子一生为官时间不长,也作为歧视圣人的一条理由。这种思维本身就有缺陷。我们有什么必要要耿耿于怀于圣人呢?
孔子的一生两袖清风,“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有官位也罢,没有官位也罢,都不能动摇他立德、立功、立言,为人类社会的和谐破迷开悟的坚定信念,这是“圣人”伟大的情怀。
三、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没有功利心,所以,他不愁自己不为人知,不担心名气不够大,但求其可以为人知之的“道”、我们所希求的是有什么东西值得让人知道,有什么品德可以做为人家学习的榜样,要不然人家知道你有什么作用?
如果对社会和谐有利,真正我们有给人以效法、学习的美德,确实帮助社会,引导社会好的风气。有这个名气,也不拒绝,因为这个名气是可以帮助更多的社会大众。
所以,孔子非常重视增长自身的才干及立德修身,这个都是自己内心中先把名利放下了,修德、立身,锲而不舍,自自然然名声就会慢慢传播出去,“实至名归”。所以,只要我们学习孔子兼善天下的胸怀,都能确确实实受到益处,品德都能提升。
我自己也是有切身体会,自从领会了孔子的这种情怀后,尽管自己起点低,但仍能以“水滴石穿”的精神努力渐进,努力使《论语》的人文情怀落到实处,不辜负这阳光普照的大好时光。
这几天患了“带状疱疹”,听别人说这是一个很痛苦的病,但自己却并没有感到疼痛,而且从孔子“叩其两端”的智慧中,采取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使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除了每天积极治疗以外,仍然专注于弘扬“《论语》的人文情怀”,一天也没有中断。在我的心里、眼里和文字的情感里……仍是美好的日子。
四、如果没有仁义道德,既是出了名,也是恶名
乔家大院的孙茂才,从一个买花生的穷秀才,投奔乔家,为乔家的生意立下汗马功劳,将乔家生意推到顶峰有过莫大功劳,又因奴大欺主被赶出乔家。 后来,孙茂才又想投奔对手钱家,钱东家对孙茂才说了一句话:不是你成就了乔家的生意,而是乔家的生意成就了你!孙茂才虽然有奇才,但最终还是因德不配位而客死他乡无后送终。
当然,优秀的人不一定都能被社会认可。有的人小试锋芒,即一鸣惊人;有的人有可能一辈子怀才不遇。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应当承认,主观努力的程度,并不一定与成功的概率成正比。不过,就像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说的,“幸运的消长系诸外界的偶然之事,但一个人的幸运的造成主要还是在他自己手里。”
孔子就是这样,他从不言“放弃”,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地一往无前地追求真善美,这也就是他的思想不仅在祖国,乃至世界能够光辉灿烂几千年乃至永远的大智慧和人文情怀。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感谢您百忙之中来助我弘扬《论语》的人文情怀,如果觉得有所赞同,别忘了加“关注”哦,我们一起传播!有什么感悟、建议意见,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论语》有20篇约500章,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近80章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彭放”。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