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葫芦弟弟童书专家给我推荐的这一套《大个子圣诞老人和小个子圣诞老人》《100个圣诞老人》,心里还暗暗嘀咕,圣诞老人应该像《极地特快》中那个神奇而充满奇幻色彩,让人敬畏却又不用猜便知道想要什么,驾着驯鹿雪橇满天飞的老人吧。
和孩子一起读完这套书,看着孩子欢喜的样子,突然觉得,或许,我之前关于神奇的圣诞老人的描绘也并不一定是唯一的方式,《大个子圣诞老人和小个子圣诞老人》《100个圣诞老人》里面的圣诞老人可能更像一个邻家爷爷式的老先生,让孩子既有好感,同时又对圣诞老人多了一份“了解”。
圣诞老人总要带着微笑唱着歌吗
8年前的圣诞前夕,作为新手妈妈,带着儿子感受圣诞氛围,满大街的圣诞气氛,让我忍不住驻足一个玩偶店,想给儿子买一个小小的圣诞老人玩偶回家,可是没想到,卖家本来想逗一下孩子,打开了圣诞老人背后的开关,圣诞老人发出一串敞亮的笑声时,我儿子愣住了,继而发出了恐惧的哭声,让那个红衣服白胡子的老头儿只能遗憾孤单地站在玩具店门口继续吹着冷风,冻得通红的脸,笑着看着过往行人,希望带他回家了。
烟火气,让触不可及变得活灵活现
若非葫芦弟弟童书专家的推荐引发我的好奇,可能我已经对圣诞老人的印象模式化了。
这套书中的圣诞老人不会突然大笑,也不会随着音乐快乐地扭来扭去,却着实看着亲切。
因为大个子圣诞老人和小个子圣诞老人也会怕生,也不是无所不能,也会遇到各自的困难,比如大个子圣诞老人织不了小小的小老鼠的手织帽子,而小个子圣诞老人不能给大象送装的下它的玩具车。
当然,他们还会因为想要认真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去想办法。
这样的办法让他们不再只做孤身奋战的英雄,而是可以联合互补之力,最终完成任务并交到朋友的。这样的圣诞老人虽然并不是万能,但是却可以更亲切,因为对于孩子们而言,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确要经历自己以为“无所不能”结果却只能接受自己“力有不逮”的现实时的失落。
而大个子圣诞老人和小个子圣诞老人的合作,同样让他们意识到伙伴的重要。
这样的圣诞老人依然可以神通广大地在节日期间到处送礼物,但是同时,他们也将不再是神秘至极的存在,神秘到让孩子不断怀疑,到底有没有圣诞老人。
同样《100个圣诞老人》把这种烟火气的特质发挥到了极致,因为对圣诞老人一年四季日常起居的描述,更是把圣诞老人的样子建立到了仿似就在我们身边一样。这本绘本是《大个子圣诞老人和小个子圣诞老人》的续篇,也因此更是“圣诞老人平时在做什么”的烟火气的延伸。
因为在这个故事里,圣诞老人由一个变成了多个,各种样貌、各种性格,当然还有四季里不同的分工。
他们会在春天统计孩子们的礼物、夏季种植圣诞树和蔬菜水果,维修房屋。
而秋天则会像迎接一场检阅一样做撒雪花、造彩虹、制作星星的演练;而且,圣诞老人也会为圣诞节准备新服装。
这些生活化的场景越发让圣诞老人变得鲜活起来。
一个人是一座岛,一群人可以是一片温暖的森林
两个故事的结尾也让一个季节性的绘本变得更有深意,从而不再只适合迎接某个节日。
《大个子圣诞老人和小个子圣诞老人》两位圣诞老人从最初的藩篱相隔的冷漠,到最后相依相伴的温暖,是不是会让我们的孩子对友谊有了一层更深的理解,也更符合他们成长过程中“社交敏感期”的特点呢?
而《100个圣诞老人》从故事开头到结尾都始终贯穿着团队合作的精神。
着这个团队中,包容着各种分工的不同、外貌的不同、衣着打扮的不同、性格的不同……
但所有这些并不妨碍他们是一个团队的事实,并且,最后的一笔更是把团队中“一个都不能少”的精神表达的淋漓尽致。
马上又到了雪花、烟囱、礼物、叮叮当当快乐歌声的时节了。除了满屏的神秘,做为家长,我们是不是该送给孩子一个集神秘、快乐,又带点烟火气的快乐童年了呢?
晨光微晓,俩娃妈,青云计划获得者,专注育儿、阅读、英语。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英语专业,投身儿童早期阅读近10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