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之所欲勿施于人
文/石岩磊
石岩磊/己之所欲勿施于人轰动一时的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终于尘埃落定,据凶手供述,他对杀人一事供认不讳:案发当天,趁母亲换鞋的时机,用哑铃砸死了她,本来想自杀,但看到母亲死亡时的惨状心生恐惧,便选择了逃亡。对于作案动机,吴谢宇避而不谈,只说他和母亲活得很清苦。
对于人们普遍关注的凶案动因,现在仍没有得到最令人信服的说法,我们也无从窥见吴谢宇当时的真实想法,但通过当事人的相关生活细节,还是能寻到一些问题的端倪。谢天琴一家三口本是个幸福温馨的家庭,老邻居回忆说他们“夫妻俩关系特别好。”经常看到谢老师和先生在校园里散步,也从未见过他们夫妻吵架。2010年,丈夫患癌症去世,这对谢天琴打击很大,内向的她变得沉默而易怒,楼上住户的小孩稍微有点吵闹,她都会冲上楼去数落几句。
谢天琴十分好强和倔犟,丈夫病逝后,校方和老师都给予了捐赠,可她一一退了回去,把所有精力全部放到了16岁的儿子身上,她们仅靠一个人的工资艰难度日。好在吴谢宇是个特别听话的乖孩子,学习成绩优异,被保送进了北大经济学院。谢天琴的所有心思全部放在了对儿子的严加管束上,事事都要过问,即使孩子在千里之外的北京读书,也要每天通话联系。这或许就是吴谢宇产生叛逆的诱因,但只是表象而已,深层次的原因并不在此。
谢天琴的弟弟讲的一段话,可能从另外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悲剧产生的根源。“我姐一生清苦、清贫,也有种清高,或者说是人格洁癖,从而注定了悲惨的结局。”清高本是高雅的近邻,缘何演变为惨案的元凶?大概是因为曲高和寡,雅极而邪吧。谢天琴拒绝援手,也便将自己封闭为孤岛,同时让孩子产生人情冷漠的假象,而当她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时,就会形成一种偏执,将孩子变为自己逞强的标志,也就走向了吴谢宇精神教主的不归路。
压迫与反弹是共生体,压力越大反向的力量就会越强。谢天琴无微不至的关心看似是无可挑剔的母爱倾泻,可对于吴谢宇来说无异于头上始终悬着一盏无影灯,没有隐私,没有自我,自己所有的努力都要朝着指定的方向,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他势必想要摆脱这种束缚,而偏激的管教必然引爆畸形的变异。我们引以为戒的也许不只是子女教育方式问题,家长个人性格上的扭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可能更应值得大家反思。
死者为大,我们大概不能过多苛责谢天琴的过失,但痛定思痛,血的教训永远值得记取。假如她没有谢绝社会的援助,让孩子总能感到他人的温暖,假如她没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儿子,而是设身处地地为其着想,尊重孩子的选择与自由,兴许吴谢宇就会获得健全健康的人格,即能避免惨绝人寰恶果的发生。看来,尊重的内核便是遵从他人的意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样己之所欲也应勿施于人呀。
2019.8.18
石岩磊/己之所欲勿施于人 石岩磊/己之所欲勿施于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