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道孚县后才开始慢慢了解这边的风土人情,尤为令我好奇的就是扎坝片的所谓的臭猪肉。看了驴友分享的对这个东西的描述,越发勾起我的猎奇之心。
臭猪肉,美食还是。。。_腾讯视频
臭猪肉,是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扎坝片区的美食。用扎坝语准确翻译应译"陈猪肉"或"旧猪肉"。由于其恶味乍闻重于"臭豆腐",浓于广东的"酶香咸鱼",所以称"臭猪肉"。 但扎坝人却视之为上品,极其爱吃,并作为居家待客的最高珍品,家家户户都要熏制存放,且越存放得久越被视为珍贵,因此,在扎坝地区,家中悬挂多少"臭猪肉 "和悬挂的年份成为当地衡量贫富的象征。
幸得下乡驻村机会,让我有可能目睹这令人褒贬不一的美食。

真的是很运气,第四天下午入户卡六组村的非贫困户泽仁曲珍家的时候,走在前面的同伴兴奋地惊呼“胥姐,快上来,看”。我依然是脚找梯子的模式,在黑暗的一楼寻声而上:一楼到底,与二楼接合的那个角落,悬挂着两头黑猪。每个同伴都好奇的拍照,胆大的去摸了它们。我没顾得上,拍完照就进到客厅,拍照、记录同伴们的工作情况,同时也记录我的笔记。


第二次见到臭猪肉,是二访呷拉村的贫困户洛布让布家,去的时候只有男主人与他的侄女及侄女的孩子在。他的家境很差,这次重访就是因为书记介绍说:这家困难多、吃水问题严峻,急待确认解决。驻村小分队临时起意,重新走访、实地踏勘。。。

这样的家境情况下,竟然存着25年的臭猪肉,还有成堆的藏茶。不知道这儿的人们是如何定义贫穷的。
第三次见到臭猪肉,是在一个非贫困户家里,户主叫甲马太,腿脚有些不利索,家里户口本上有9口人,但我们只见到了他及他的侄子,乡上控辍保学的学生之一,因为受伤在家修养,户主说两个弟弟在乌拉村走婚,混乱的家庭关系,让人质疑扎坎片区特有走婚现实!?传统风俗还是陈规陋习?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扎坝“走婚大峡谷”,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境内的一个大峡谷,这里长期与世隔绝,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使这里孕育出和泸沽湖相近的走婚习俗。绝大多数扎坝人的家庭都是以母系血缘为主线,在这些家庭中,母亲是家庭的核心人物,是绝对的权威,是子女的养育者,也是家庭劳动的主要承担者。男子在家庭中的角色仅仅是子女的养育者,即便组成了较稳定的对偶家庭,女人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仍然没有改变。这种家庭制度与摩梭人的母系制度如出一辙,具有鲜明的母系文化特征,属于“母系制家庭的遗留”。
在他家杂乱无章的房间里队友竟然也发现了臭猪肉,并且是三头 ,错鄂之态写在每一个人脸上:因为男主人介绍这几头猪比他都大,是他爷爷留下的、近70年了。这是我们外地人无法想象的事情:70年的臭猪肉,怎么保管了这么些年呀?

14天的驻村入户行动我们总共走访了27户藏民家,其中非贫困户13家,看到有臭猪肉的这三户人家,除了第一户户主相对年轻,其他两户户主都是年近60旬的人了,我自己猜想,曾经他们的家庭一定还是不错的,至少在当时的情况下,否则也无法保留下这些臭猪肉呀。
在最后这户人家里,我难得的见到了来自小朋友的画作,见到它的惊喜程度不亚于我见到那些个臭猪肉。关于孩子们的故事,请您继续关注我的后续分享。
注:文首的视频来自我的佳能相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