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老师好,
本周的课程继续烧脑,而且还和个人的职业生涯,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
好的企业在招聘的时候最看重什么,或者说我们在培养个人能力方面上,最应该注重的是什么呢?
过去只有在学校里才能学到的知识,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种百科应用和网络大学的出现,使得知识的获取成本和门槛越来越低。所以在未来,知识一定不再是唯一的,也不再是最重要的竞争本钱。除了知识以外的最重要的个人素质,我觉得包括两方面:天然来自基因的,以及后天可习得的。
大脑的沟回深浅,脑神经数目,以及神经元、神经细胞的反应灵敏程度等,表现在智商高低,反应灵敏度,记忆力方面,主要是基因决定的。后天虽然可能也有办法改进,但目前成效不大。一些最新的黑科技披露,通过药物和体外仪器可以改善人的记忆力等等,但真实效果,以及引发的副作用还有待研究证实。
可能来自基因的一项宝贵能力,我认为是共情力,或者说移情力。就是在任意场景下,可以设身处地,理解和体会对方的情绪和心态的能力。在生活中表现在对他人感受的理解共鸣,在商业上表现为可以很大程度上站在服务对象:客户,其他同事,上级领导的立场和角度看问题。
由于超越了自我的狭隘视角的限制,具备共情能力的人可以更深度挖掘用户的痛点,改善产品质量,提高沟通的效果。也正因为共情力具有某种反自私,反天然的特点,很难后天培养,使得它成为一项很可贵的素质。
其他优秀的个人素养还包括: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和前瞻能力,意志力和自控能力,以及对复杂问题的理解和处理能力。这些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后天刻意练习而培养的。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感想。
1. 对未来趋势的判断能力,是建立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的基础上。不被眼前的幻象所迷,不被过去的成功失败经验所困,不因短暂的局势所惧。在老师过去几期的文章中都有所提及,那些好的投资人,正是具备这种对未来准确的判断和信心,为他们日后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和财富。
2.意志力和自控力上,我有一条金律心法:即做到100%的遵守,比做到98%更为容易。因为原则规矩只要被打破一次,以后就很难再找到借口不去打破第二次,第三次,及至更多次。如果养成习惯更是难以改正。相比之下,一次都不破坏规矩反而更容易做到。
3.处理复杂问题,或对复杂系统的掌控能力。这一条跟主动学习能力相关。在不能更多的改变智商的前提下,只有付出更多精力的学习,更高效深度的思考,才能提高这一能力。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体会。其实我很感谢老师,因为这个问题,让我更严肃的思考和梳理过去学习的心得,复盘自己的布局,规划未来人生和职业道路。
祝冬安,
果大喵喵
网友评论
平时所接触的人或物,学习的经验或者知识都是让根系不断发达,然后吸收更多的营养。
每个人自己独特的学习能力与方式就像是树干,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与经验还有周围环境的转化知识输送到树枝与树叶。向上生长,此为递推。
对知识的每一次应用和自己探索的每一次心得,都会产生出叶子,用的越多,枝叶就会越繁茂。
叶再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环境的知识再运输到树根,继续壮大根系,此为递归。
无论是递推与递归都要经过树干运输。
就像一个哑铃的两端是树根与枝叶,中间的那个连接,代表着个人学习能力和转化能力,进行编码和解码。
执业医师考试重在范围宽度,难度不大,但是细节非常的多,这样你需要面对临床上各种各样的场景,但是复杂度并不是很大。
我之前听过一句话。女人有天赋,而男人走极端。主要讲的就是。女性在各行个业里面她们的表现,其实是具有很高的天赋在里面,如果真的要进行竞争比赛的话男性有可能还竞争不过女性。但是呢,她们对一件事情的执着程度,有时候达不到像男性那种有点极端的程度。而现在的社会竞争压力这么大,你如果不能抛弃各种各样的杂念,专心于一件事情的话,又怎么能期望自己能够得到一些优秀的成绩呢。
我呢,其实也不能完全算是个书呆子吧。毕竟我对生活也是有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微笑]。起码知道遇到自己喜欢的女孩子要去追求[偷笑]。不知道你对军人的生活了解深不深,尤其是狙击手。我们可以忍受各种长时间的折磨与煎熬,只为了等待一个目标的出现。因为之前受教官的影响比较重。他就说过一个男人如果要想成功,抛弃所有的杂念,专心做好一件事。
不过教官只说了事业成功需要做什么,而现在我需要自己去寻找生活和幸福又需要我去做什么[疑问]
个人的职业生涯,未来的发展,有时候我们似乎很难区分职业和事业的重要性,很多人也很容易陷入到碌碌无为的地步。当现在的企业挑人的时候,已经有了太多可以选择的人,如何判断一个人是自己想要的似乎也比较困难。公司的发展和个人的职业发展如果可以联系到一起自然可以,如果不能联系到一起的话,又该如何进行发展呢?
如今的“知识”文字、符号、代码的确是非常的普遍化,尤其是那些没有经过太多加工的“知识”文字、符号、代码,充斥着这个纷繁的世界,但我们都有一个这样的印象,一个东西越是加工的层次多并且深刻,它的价值就越大,这样的道理放到知识上也是一样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对于数据挖掘越来越重要的原因,知识就像是普通的小麦,总是要有人为你加工好,做成面粉,你才能继续有下面的发展创造,有的人拿来面粉做馒头,有的人用来做面条等等,即使是馒头也有人仅仅是为了自己吃,而有的人却把它做成了一件艺术品,因此对原料的合理创造性使用才是我们最大的价值,而每一个人的不同就是体现在这些微小的的差异上,体现在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因此我们以后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的把一件事情做好达到极致,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价值才有了体现。
从极简单的医学知识出发,医学知识是随处可以获得的,尤其是在今天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拥有一大堆称之为“知识”的文字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可以说借助互联网,从理论上讲,医生所知道的 “知识”文字,恐怕不会比你多出来太多,但是这些仅仅是显性的 “知识”文字符号代码而已,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轻松地检索到,但是有些知识没有经过医生们的写作,依然保留在了他们的脑子里,这部分的隐形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就好像我们站在外面看大楼,只不过就是一堆砖头,钢筋,水泥,混泥土等等,这些原材料是随处可得到的,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把这些东西有机的组合,按照一定的结构建造出来,才能最终盖出来摩天大楼。医生最大优势在于,他经过了多年的培训,他知道,当一个问题出来的时候,大概的方向在哪里,每次选择一个方向的时候,下一步的走向他也是清楚的,也就是说,医生可以做到在一大堆的谜团中,每一次的行为选择都能减少不确定性,不管是他的治疗还是检查、检验,针对性以及必要性是那些门外汉所不能做到的,那些门外汉只不过是有了更多的文字、符号、代码,至于这些东西代表了什么,又怎么用,到哪里去找,他们是不清楚的。门外汉只不过是拥有了一大堆廉价的文字符号代码而已。并且当太多的“知识”文字、符号、代码摆在一个人的面前的时候,他是会有恐慌感的,这只是代表着你现在拥有了一大堆的文字、符号、代码而已,如何解码这些文字、符号、代码所代表的意义,并且
恰当的使用现有的技术、药物正是医生要接受长期、大量、复杂训练的原因所在,我们的优势不仅在于我们拥有了一大堆的“知识”文字、符号、代码,还在于我们如何调度和使用这些知识,当我们有了新的问题的时候,或许我们可以用到原有的知识,来发现现有问题的底层逻辑是什么,需要用到那些知识来解决。其实每一种药物、技术操作,从理论上讲都是一个个的黑箱,即使是检索到了说明书,你也不见得就能使用,而且还能用好。那些高明的医生基本上已经做到了把黑箱变成了白箱或者是灰箱,而我们所在的时代只不过是廉价且方便的提供了一个钥匙,一份说明书而已,如何打开黑箱,你弄个清楚里面的结构和原理,那可不是简简单单的看几眼说明书就够的,而且就是面对同样的说明书,每个人所能理解的程度也是不是一样的。
把你的精力集中在一个方面吧,把黑箱变成白箱或者是灰箱才是最大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