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文坛伉俪,不得不说起杨绛和钱钟书这一对的旷世情缘。
来自百度图片两人的生命不可分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么,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拥有这么一段美好的爱情呢?
01 爱情来临之前,先修炼好自己
年轻时的钱钟书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钱基博是古文学家,教育家,曾任名校教授。
来自百度图片钱钟书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下,自小酷爱国文,对名著倒背如流,记忆力超群,过目不忘。
19岁时因严重偏科,数学仅15分,但国文、英文接近满分,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
钱钟书在大学期间读遍了图书馆里的书,勤学苦读,名章典故信手拈来,是有名的清华才子。
年轻时的杨绛出生于无锡名门,父亲杨荫杭是法学家,曾任江苏省高等审判厅长。
来自百度图片接受了新式教育的她从小酷爱读书,“一日不读书会难受得不行“。
1932年东吴大学停课,杨绛终于如愿到了自小心心念念的清华大学当借读生。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名校,她更加发奋努力,成为了展露锋芒的才女。
也许是相似的文学气质,两人一见如故。青涩的钱钟书说自己还没有订婚,杨绛也急忙回答自己没有男友。
就这样,两个人一见钟情。分别后两人一直有书信往来,感情也逐渐升温。
等到钱钟书毕业之后,异地的他们只能通过文字来互诉衷肠。钱父偶然间拆看了杨绛的回信,对如此大气明理的女子大为赞赏。能被古文学家赞赏才情的杨绛,其才华可想而知。
心理学上有一种吸引力法则。
我们所接受的环境教育以及后天的努力赋予了我们什么样的气质,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所能吸引到的伴侣。
我们总是过于看重自己外表的养护,但却时常忽略自己内涵的提高。
在遇到心仪的男神女神时,能让我们自信地上前侃侃而谈的,不仅仅是一副姣好的面容,更重要的是源自内心涵养的信心。
一见钟情,好看的皮囊固然重要,有趣灵魂更不可缺少。
02学会改变,勇于承担
两人于1935年完婚后,便相伴前往英国牛津留学。和钱钟书的正式录取不同,杨绛没有正式入读资格,而是陪读的身份。
来自百度图片为了丈夫的学业,她欣然承担下所有家务,从“十指不染阳春水”的名门小姐摇身一变为婆婆口中“笔杆握得,锅铲摇得”的贤媳妇儿,杨绛乐在其中。
她明白,在生活面前,总有人得牺牲。
甚至在月子期间,独自在家的钱钟书每天到医院里都会抱怨自己做错的事,“灯泡坏了”、“桌布被墨水染了”。
而杨绛不仅要忍受着剖腹产的疼痛,还要耐心地安慰着丈夫,说她能修回来。
回国后因战乱,生活变得动荡不安。为了让丈夫能安心写作《围城》,杨绛更是揽下大事小事只为能“护住他的一点痴性”。
钱钟书感慨地称赞妻子:“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爱情的付出不是单方面的。
在英国留学时,钱钟书早晨会给妻子准备早餐,牛奶、面包、热红茶。杨绛称赞道:“最香的早饭。”
自此以后,一直到晚年,两人都有早起喝红茶的习惯。
杨绛带着孩子从医院回家的那天,钱钟书在家煮了鸡汤,汤锅里还卧着碧绿的豆。这位在家里从未沾过家务事的“大阿官”,着实让杨绛吃了一惊。
在爱情里,我们总是会因为只考虑到自己而忽略了对方的感受。让对方为自己着想的前提,是首先为对方着想。
在这场爱情的博弈中,相爱的两个人不是要争得谁对谁错。感情没有对错,感情需要相互迁就改变的温情。但是付出不是单方面的,是需要两个人的共同参与。
就像杨绛所说的:“我们给对方的感情不多不少刚刚好。”少了就不平衡,多了就会溢出来。
03爱情要经受得住困难的考验
文革期间,夫妻二人被下放到干校。在现实的打击面前,两人的温情令人动容。
来自百度图片钱钟书被安排去地里种菜,脸颊上感了热毒患了痈疮。每天杨绛就趁着能相见的短暂片刻尝试着给丈夫热敷,路过菜地总要踮着脚望望他有没有痊愈。
家里遇到有人来抄家,屋内的钱钟书举着拐棍保护老妻不被伤害殴打。
两人被剃了阴阳头,杨绛便从容地用剪刀为钱钟书修理头发。
晚年钱钟书时常患病,杨绛总是打起精神照顾丈夫,每天期盼自己能活得比他长一点,好有人照顾他。
1996年两人唯一的女儿钱瑗患癌离世,承受着丧女之痛的杨绛还在安慰着病床上的钱钟书:“阿圆是在睡梦中走的。”
两年后钱钟书去世,杨绛从此在清华园深居简出,朴素度日。终日埋首伏案、笔耕不辍。
晚年,杨绛在《我们仨》里说:“他们都走了,我也想随着去,但总得有人留下来把事情做完。”一生相伴无悔,风雨面前不离不弃。
来自百度图片记得杨绛曾在看到英国传记作家的一段话“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从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以后,拿给钱钟书看。
钱钟书对她说:“我和他一样。”杨绛说:“我也一样。”
想必这就是爱情最好的模样,不论遇到多少坎坷,我从未后悔过当初选择了你。
世人都喜欢钻石,可钻石的美好光泽,是经历过千锤万炼才造就的。
美好的爱情也是如此,本就已经在开始时承诺携手走过人生风风雨雨,怎么能在半路就挥手离别。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也该同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