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想法散文
柴解《论语》——子游问孝

柴解《论语》——子游问孝

作者: 塞北航 | 来源:发表于2020-07-21 19:37 被阅读0次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问老师什么是孝,或者说怎么做可以称之为孝。孔子告诉弟子,当今很多人认为孝就是赡养或扶养。这根本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养马养狗都喂养他们,给他们栖身之地,如果这叫做孝,那与喂养动物又有什么区别?那孝的含义是什么呢?是带着敬的态度来赡养。所以,我们很少单说孝,而是用孝敬或孝顺来阐述对父母的反向扶养。

    孔子说出了孝的真谛,就是全心全意的敬父母,一如他们曾经疼爱我们。看到这里,我掩卷沉思自己是否做到这点。当我小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现在犹能回想起病榻前父母之爱,他们签署病危通知书时颤抖的手,当我难受时把我搂在怀中,眼中泪水打转,却依然微笑着安慰。后来稍好点后,父亲用破旧的自行车带着我去到处找医治的人,有医生,有顶神者,有偏方,只要有一线希望,从没有放弃过。好在命运眷顾了我们的家庭,我遇到了一个恰好能医治我病的医生。现在我已经成长到自立自强,也能够用自己的能力扶养父母。在外人的眼里,我已经做的足够好,我帮助父母解决了养老问题,也让他们从棚户区搬入了楼房。可当我看到孔子这段话时,才意识到做的远远不够。当父母不理解我的做法时,我会给他们讲课,有时甚至是态度非常恶劣。是有养,但没有做到敬,只做到了孝的表面,没有做到真正的孝。回想起父母对孩子的爱,我的父母几乎倾家荡产去救百分之一存活希望的孩子,那是什么样的付出啊!而我仅仅是拿出来财产的10%去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就自觉自己做到了孝,简直是可笑。

    做到孝敬确实很难。人到中年各种危机纷至沓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容易,而且还有孩子要养育,我们的耐心往往被这些事情耗尽,就把不耐烦留给了父母,我们认为他们是依附我们的,甚至有点累赘,而从没想过他们也曾经经历了我们的现在。所以,向我们的先贤孔子学习,带着敬去孝顺父母,为子女做榜样,让中华民族的孝道有一个良好的传承。

相关文章

  • 柴解《论语》——子游问孝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问老师什么是孝,或者说怎么...

  • 柴解《论语》—孟懿子问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

  • 柴解《论语》—子夏问孝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继子游之后,子夏也来向老师请教...

  • 【论语集解24】养而不敬,非孝也

    【论语·为政】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大意】子游问什...

  • 好多人不知道何谓敬但敬不敬一眼就能看出

    《论语•为政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请教什么是孝。孔...

  • 孝,最难的是保持不厌烦的脸色(10)

    读《论语》感悟(10)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 家庭中如何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怎么来的? 最早的“因材施教”出自《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的故事。 孔子应对子夏的问孝,就根...

  • 什么是孝?今天终于明白了!

    《论语》有云: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 什么是孝顺

    《论语》论语—为政篇第二 :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翻译过...

  • 色难,尤难

    论语 为政 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柴解《论语》——子游问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pwk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