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随笔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随笔

作者: Jeff_孙 | 来源:发表于2023-10-02 00:23 被阅读0次

本书是国学大师钱穆的几次演讲合集,简述了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治特点,从组织架构、选举考试制度、经济税赋制度和兵役制度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历代政治体系,并非因为封建专制而一无是处。

最后一章“总论”的大概意思是:不能简单地把中国古代传统政治说成是“专制政治”,两千年来有很多宝贵经验,也有很多流弊。历朝历代都在改进,而且可能会一直在改进的路上。我们不应该在“革命”的时候把封建王朝的传统政治一棒子打死,以至于否定数千年来的文化传统。钱穆在其中看到了几个大趋势,或者说文化特点。

中国历代政治的“得”有几项,笔记只取非敏感的内容。其中一项是民主得很早。与同时期的文明国家相比,中国很早就建立起一个相对平等的社会,一个唯才是举的社会,有才能的人尤其是读书人比较容易进入体制担当重任。除了元、清两代是部族政权,有明确的族群私利以外,其他朝代都是汉人当政,都在实施各种废除特权的措施。东汉之后的大门第,到晚唐已经没落了;宋朝之后,贵族公爵伯爵之类早就废去,官吏不能世袭,已经形成一个平铺的社会。“失”也有几项。其中一项是重官抑商,读书人都去当官,治理的规则制度越来越繁密,最终把人才都束缚住了。

钱穆的建议,一是革命成功后,首先要找到一个让全国人民共尊共信的东西,也就是共同体意识;二是把政治、社会的种种制度简化,使人才能自由发展。

钱老先生作为近现代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对中国历代政治社会研究深入透彻,提出的问题在现在看来,也非常有启示。集权和平权各有利弊,尤其是中国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国际环境,既要应对主权安全问题,还要放活经济促进发展,两者既有矛盾,又相辅相承。而如何做到既要统一思想,又要唯贤是举,还要简化制度,让人才自由发挥,也是门大学问。

相关文章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张晓琳解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张晓琳解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张晓琳解读 关于作者钱...

  • 爽爽的阅读

    读吴晓波先生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辅之以钱穆大师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两相参照,脉络清晰。 补记----刚日读...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近来有幸拜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感触颇多。之前也是久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大名,但一直以来都是敬而远...

  •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 辛亥革命前后,由于政治宣传,将封建社会的政治传统概括为“专制黑暗”四个字,作者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严重误解。再...

  •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因为国考,见到桑弘羊这个陌生的名字,想要一探究竟,进而发现两本好书。一是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是吴晓波《历代...

  •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钱穆老先生1952年应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邀,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刚经历近百年的动乱,民族自信心消...

  •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一、前言 1、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这些意见比较真实而客观。 亲证思维: ...

  •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pdf 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www.rejoiceblog.com].pdf

  • 大把儿杠子沏高茉儿,挺好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几乎没有系统的政治理论;看《华夏意匠》,中国也没有建筑理论;听有声书《新布局史话》,现...

  • 读史手记-得失复得失,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引言:《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一本很受欢迎的小书。说它小,因为全书不过一百多页;说它受欢迎,我周围的朋友特别是学管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qs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