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每日的早点,多是起早的父亲给我买回的。
印象中,我吃的最多的大概是鸡蛋果子了。
鸡蛋果子,就是炸好一个果子的胚,半熟时从油里捞出来,在边上撕开一个小口,然后把鸡蛋磕开,从小口处灌进饼胚里,再次入油炸一下,就可以了。
其实就是荷包蛋灌进了鸡蛋里,但是因为有了油和面香的融合,蛋的味道丰富了,口感也更柔滑。
卷圈我也很喜欢。那时候还不流行大饼夹一切,只有大饼夹果子和大饼夹卷圈。
卷圈是天津小吃一种,做法就是将豆芽菜、香菜、香干及酱豆腐汁、 味精、盐、香油、红粉皮和馅后包在豆皮中两头包上然后接口和两头用面糊封口,后用热油炸熟,外脆里香。
卷圈好吃,也要用心思才能做好。油要新鲜的,卷圈是现吃现炸的才好,放凉了再复炸总不如新出锅的脆香。
当然,最重要的,材料一定要精选,豆芽菜一定要用好的豆芽菜,内容好,精细做的,才更有市场。
煎饼果子当然是必不能少。
父亲总是会排队去买。一整套煎饼果子是真香的,我小时候一顿早点就能吃完一整套,现在不行了。
有段时间,父亲帮我送孩子上学。大清早来我家的父亲,习惯地帮我买来了煎饼果子。来一次就买一次,我一次吃不了那一整套,也不想和父亲说,就悄悄地把剩下的一半儿放冰箱里,留着晚餐再吃。
老豆腐,也是我从小爱吃的早点。
吃老豆腐时,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吃的窝头佐餐,把窝头掰开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进老豆腐里,搅拌一下,就可以吃了,恰好抵消了些老豆腐的咸,而在汤里泡过的窝头,吃起来更有滋味了。
写这个早点的文字时,我心里最想的,竟然是面茶。
面茶是一种老北京特色传统风味小吃。天津、山西晋中、太原等地,也流行一种面茶。面茶不是茶汤,而是黍子面或小米面煮成的糊状物,表面淋上芝麻酱,芝麻酱要提起来拉成丝状转着圈地浇在面茶上。
好吃的面茶其实是双料的。在盛入小碗的面茶上浇上一层芝麻酱,再在芝麻酱上撒上一些花椒盐,然后在上面再浇上一层芝麻酱,再撒一些花椒盐。

做好的面茶,吃法是很有讲究的。标准的吃法说是要从边上吸溜着吃,慢慢吸溜,我小时候不懂得这些,吃的时候就是随意象喝粥那样,咕嘟几口就吃了,现在才懂,我一直喜欢吃面茶,吃法一直都不对。
休息天的时候,母亲带我和弟去包子铺吃早点。
那时候,家附近有一家餐厅,早点有包子和稀饭。是我和弟都喜欢的。
母亲总是帮我们安顿好了座位,点了包子和稀饭,待早点送上桌子,母亲总会有事出去一会儿。
直到,我和弟吃完美味早餐后,母亲就回来了。
我那时也不懂,只是记得经常会发生这样的场景。
很多年以后,母亲偶然提到此事,说就是想让我和弟多吃点包子,长大个子,那时候家里条件一般,母亲想省一点儿钱,就只好自己不在饭馆吃早点了,在我们吃饭时,她先出去溜了一会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