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之家想法
韵外之致,味外之韵:谈作品“意境”

韵外之致,味外之韵:谈作品“意境”

作者: 子乐Piano | 来源:发表于2021-03-09 11:57 被阅读0次

      意境是作品的时空镜像,是获得景真情深的艺术境界。清代美学家王夫之曾称赞谢灵运的诗:“言情则与往来飘渺有无中,得灵蠁(xiang)而执之有象,取景则于击目经心丝分缕合之际,貌固有而言之不期。而且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虚景,景总含情。”如此含情于景的意味之美,体味与失意的意境之感正是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创造一个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则是艺术之中的“意境”。

      一、情景交融与虚实相生(意境形式)

      顾名思义,情景交融是艺术作品中创作主体与客体对象之间,相互交融互为一体所产生的情随景乐、情随景历的无边惆怅之感。正如王安石所写:“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bei)春水,白头相见江南。”前句描绘出尽收眼底的江南艳丽阳春,末句抒情点睛道出作者的无边惆怅的回忆与重逢欣慰的畅快之情。如此就将主观的缠缠浓意与客观的自然景物交融渗透,由此发掘出层层出味的丝丝情殇。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崭新意象,增添了艺术的灵魂想象,正如是“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

    再谈意境之虚实相生。古人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中提到:“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由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这是中国古典艺术虚实相生的精髓所在。虚并非完全虚构,是对真切生活景观的心灵映射。正如作品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阎立本的《步辇图》,细致轮廓勾勒的人物置身于空虚的背景之中。再看马致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渔翁一扁舟其他全无,越是这背景留白才越发让观者生出烟波浩渺满腹皆水之感。德国(接受美学家)伊塞尔提出的“召唤结构”理论:用一种开放性的结构在召唤接受者能动的参与进来,通过想象以再创造的方式接受。这与我国提出的意境之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正如这“虚实相生”召唤出读者内心的“新”作品,由此艺术作品才显得无限生机灵动自然。

    二、韵味无穷(意境内容)

    中国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提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在“有我之境”体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情感映象;在“无我之境”中体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丝丝情怀,如此的律动韵味之感是历史长河中历炼出的艺术生命之源。英国诗人勃莱克诗中写到:“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中国宋僧释道灿诗中提到“天地一东篱,万古一重九”,都是以如此浅浅诗句道出宇宙的终极关怀寄托出无尽之感,是一种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自我,万象在旁游行,超脱自在之感。这种淡然让人品味无穷,心有余味。   

    意境借客观之所在,映射主观之情思。如此非功利的艺术感怀方可映射万象成为不朽。即是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世界的情境。笔者认为,应借万物抒其情,将自然植根于活跃灵动的艺术律动之中,方使艺术作品显现其神韵与飘逸得以升华。

《寒江独钓图》 《女史箴图》 《步辇图》

相关文章

  • 韵外之致,味外之韵:谈作品“意境”

    意境是作品的时空镜像,是获得景真情深的艺术境界。清代美学家王夫之曾称赞谢灵运的诗:“言情则与往来飘渺有无中,...

  • 韵外之致

    韵外之致 司空图曾讲:“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什么是“近而不浮”,就是说诗歌中的形象既是存在...

  • 《美的历程》-韵外之致

    来到中唐,在政治格局上世俗地主取代阀门地主,日益占据主要地位。它以两税法的国家财政改革为法律标志。自宫廷到市...

  • 万卷好书156:苏东坡说,美是可以穿透时光的

    《美的历程》系列10:韵外之致 文/杜豆豆 1 上节我们讲盛唐时,讲到一个特有意思的想象。就是颜真卿、杜甫和韩愈这...

  • 盛唐之音,韵外之致——《美的历程》笔记四

    第七章 盛唐之音 一、青春、李白 唐朝时世俗地主阶级的势力在上升。如果说,西汉是宫廷皇室的艺术,以铺张陈述人的外在...

  • 宋代书法:韵外之致,意在笔先

    书法艺术历数千载之演进,在宋代达到了一个高峰。 与宋代山水画一样,宋代书法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趣味与美学特色:不满足于...

  • 节后离家

    踏莎行 节后离家 作者:Ruqiu(秋之韵) 帘外枝斜,近山照水 ...

  • 七绝•古韵(摄影:鉴吾居士)

    葫形墙外几番天,典雅园林绿韵延。 映月浮花活水在,古井百年味依然。

  • 兰陵王·慕周美成效颦

    兰陵王·慕周美成效颦 词/笑独行 想时易(韵),难避轮回苦律(韵)。 年寿外,谁辨古今?酱醋油盐代因袭(韵)。 长...

  • 武夷岩茶“岩韵”形成的体会

    武夷岩茶味甘泽而气馥郁,不同岩茶品种有不同的喉韵特征。本文对武夷岩茶“岩韵”的形成谈几点看法: 1“岩韵”与气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韵外之致,味外之韵:谈作品“意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xw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