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即个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个人生理性欲望和社会性欲望的满足,也包括个人潜能的开展。
两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人的目的定义为实现 eudaimonia,这个词翻译成英文是happiness,翻译成中文就是“幸福”。但它的真是含义比通常理解的“幸福”要更深一些,意思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都希望自己的聪明才智、自己的潜力能够得到最好的发挥;或者简单地说,就是个人的全面发展。
亚里士多德指出,人有三种生活:第一种是享受的生活,第二种是政治的生活,第三种是沉思的生活。所谓享受的生活,是指人的生理欲望的满足,如吃好的、穿好的、看美丽的、听悦耳的,等等。政治的生活是指追求权力和荣誉。沉思的生活是指运用理性追求真理的生活,想要理解世界,通过独立思考,企图弄清楚一些道理。前两种生活都依赖于别人,因而不是自足的,只有沉思的生活是自足和自得其乐的。比如,权力和荣誉是别人给的,别人可以给予你,也可以从你身上夺走。只有沉思的生活不依赖于别人,是他人不能夺走的。
资料来源: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饱暖思淫欲”,可是怎么才能饱暖呢?
何为财富?
通俗来说就是货币,钱。可是货币又为什么是财富呢,很多人想不明白,有人疯狂的崇拜货币,有人疯狂的恨货币。小时候记得看过一个香港片,有个天才少年造出来的假币跟真币一模一样,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被抓自杀前他说:“钱是世界万恶之源,父母因为钱财反目成仇,是钱让我失去了家庭。看看吧,世界上无处不在的罪恶,哪个不是钱所引起的?我要摧毁它。”
马克思也看到了底层工人们的苦楚,也一直在思索,货币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会让资本家那么的着迷,工人阶层那么的苦难。最后给出了结论是,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资本家的财富哪里来的呢?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得来的。这种财富认知比原子弹的杀伤力大多了,掀起了笼罩世界的红色恐怖。
中国古人把铜钱当做算卦里面的一种器具,铜钱造型为外圆内方,意为天圆地方,因为古人对整个世界的认知就是天圆地方。这可能是中国古人对货币的最大的褒奖与认同了。
何为天道,天道就是秩序,也是关系,日月循环生生不息,太阳、月亮、地球之间的关系造就了万物的多姿多彩。而货币则是人类之间的秩序之一,是人类脱离野蛮动物创造天道的一个光辉成就。还没有货币的时候,可以想象,你手里有水果,对方手里有肉,都想要对方的东西,又该怎么办?有人说,以物易物。貌似又回到了人性善恶问题的老路上来了,人性本恶,却都向善。都有贪欲,都有不安,以物易物的可能性真的很低,低到不可能发生,特别是跨部落之间的交易。那就开战吧,疯狂的厮杀与掠夺,真正的弱肉强食,至少我没有见到哪个狗之间以物易物的。而货币的发明使人类秩序的建立成为可能。货币其实是一种秩序,一种反应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则。
如何获取财富?
从商品到货币是一次惊险的跳跃。如果掉下去,那么摔碎的不仅是商品,而是商品的所有者。
《资本论》,马克思
交易创造财富。
货币怎么才能拥有?
答:去跨过那惊险一跃,实现交易。
人们在资源占有上可能有丰寡之别,在个人特质上可能有各自差异。这些差异性的存在,给通过交易改进彼此的收益创造了巨大的空间。
自由交易是正和博弈,不是零和博弈。举例来说,我手里有一瓶水,并且我认为这瓶水对我而言值1元钱,而你却认为这瓶水对你而言值2元钱。那么,如果我用1.5元把水卖给你,我们双方就都相当于赚了0.5元钱。也就是说,这场交换活动让我们双方都获益了。当然,交易自由是双方都获益的前提,如果我强买强卖,非要用5元钱把水卖给你,那就是在增加我的收益的同时,减少了你的收益。
这里需要澄清一个概念问题。我们常说,市场经济下是“等价交换”,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事实上,在市场经济下的自由交换,大部分都不是等价的。如果一件商品对你我的价值都一样,那么交换发生的可能性就很小。只有我们对某件商品的评价存在差异,自由交易才会发生,交易一旦发生,就为双方都创造了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愿交换一般都不会是等价的,而是伴随着价值的创造,也就是财富的创造。
“交易”还是太抽象,我把他换成“交流”。
看一下我们过去到现在朝阳产业:
祭祀,宗教-----负责神灵与人类的交流
造纸、印刷-----作者与读者的交流
驿站、书信、电报、报纸
轮船、汽车、火车、飞机
手机、QQ、微信
供销社、超市、淘宝---买卖双方的交流
快捷酒店:男女交流
时代在变,财富的中心一直都没有改变,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雾满拦江经常拿财富与爱情做比较,两者确实太相似了,都特别需要交流。我若懂你,该有多好。懂得你爱的人,收获爱情,懂得陌生人,收获财富。
有句话特别流行,“低效率的社交不如高效率的独处”,写的很不合理,有避重就轻之嫌。应该改成“在财富面前,高效率的社交远胜于高效率的独处”。
从氏族部落开始,我们就开始面对个人的自由与集体的社会秩序的矛盾,一个制度的好与坏评价标准之一就是它能否在当时的环境下处理好自由与秩序的关系。
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婚姻不合理,反人性。殊不知它本身就是社会秩序的一种,肯定是要违背人类的自由属性的。
上古时期,伏羲被称为人皇,其最大的功绩之一就是定姓氏,开婚娶。最早的母系社会,都是母亲抚养孩子,就跟现在的动物界差不多,喜欢了,然后交配,雌性抚养子女,跟雄性关系不大,并且小动物长大也不需要照顾父母。伏羲氏发现这样不行,人类养育后代周期太长,女性抚养孩子太危险,死亡率很高。婚姻制度让男女组成家庭,以束缚双方共同抚养孩子。婚姻的开始,母亲与小孩的生存有了保障,人类的族群数量迅速上升;老人有了子孙的奉养,死亡率也迅速下降,使生存智慧得以更好的流传累积。
很多人喜欢拿婚姻说事,忠于婚姻的人品好,不忠于婚姻的是人渣。真心不这么觉得,忠于婚姻的只能说明这个人更尊重社会秩序,认同秩序价值。追逐爱情的人,或者不愿意结婚的人,可能更注重自由价值。自由与秩序孰高孰低,谁又能说清楚?
在农业时代中,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一枝独秀,而这种文明则是在秩序与自由选择中更倾向于选择了秩序。农业环境中,个人的力量确实太过于渺小,想要吃饱饭,必须动用全家的力量耕种土地,然后有了君臣、父子、夫妻等人伦关系,用秩序网住每一个人为集体服务。孩子一出生就背负一身债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养儿防老,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必须听父母话,要孝顺。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孩子不听父母话为忤逆之罪。
现代商业文明的美国在两者之间选择了自由。1984年的美国的游行示威者当众焚烧国旗,被联邦政府诉讼至联邦最高法院,最终联邦法院判决焚烧国旗无罪,因为美国宪法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美国的强大不因为国民焚烧国旗而受到影响,所以无罪。
孔子曾经称赞过自己的学生--子路,“安贫乐道”。这个词后来被很多人误解,觉得贫穷是一种光荣。贫穷的时候,谁又能快乐起来呢,只是在这种生理的幸福之外,还有更高的幸福,那就是沉思的幸福,自由思考的幸福。子路虽然贫穷,但是不附炎趋势,固守贫穷,追求沉思的自由让他快乐。
我们赚取财富,我们读书,我们努力拼搏,究根结底不就是想让自己更自由一些吗,身体的自由,心灵的自由。可是这些自由我们一直都拥有,每天适当的独处,寻找自身潜力的发展。
长大了,成熟了,再也没有彻夜长谈的好友,再也没有你情我浓的情感,这种孤独可能是被动承受,也可能是主动选择。
可是这又有什么区别呢?自由一直都是最高价值,拥抱自由吧,去选择孤独。没有错,那也是一种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