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财务自由的感觉是怎样的?
普通人有可能实现财务自由吗?知乎上关注这个问题的人数超过1.3万人,有个叫邢可的建筑师回答很有趣。
“其实财务自由之后生活变化也不大。
把原来的比亚迪S6换成了宝马5系。
把原来远离市区的小两房换成了靠近市中心的大四房。原来现代简约的装修风格也换成了欧式风格。老婆去请了保姆,阿姨每天负责做两顿饭,周末还要负责搞一次卫生。
不用每天上下班了,可以睡到自然醒。如今作为一名自由职业者,也不用有什么工作压力,只需要不时接点感兴趣的活做一下,这种感觉很好,把职业当成一种兴趣爱好来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每个季度都会安排一次出国游,打算把小时候想去的国家都去一遍。现在终于不用为了找一张便宜机票而上网比价犹豫再三了,买什么航班基本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出去基本都会定商务舱,住酒店,以让自己最舒服为原则。
给父母和岳父母分别在老家买了一套房子,每月按时给他们汇一笔生活费。老人们辛苦了一辈子,也该享享清福了。
最大的变化其实是心态上的。原来的心里,总是装满了焦虑和不安,看世界总是带着批判的眼光,觉得总有刁民想害朕。。。现在看这个世界,总是能带着一种宽容的心态。
终于发现自己真的是很容易满足的人,以前一直以为,钱是永远赚不够的,自己永远不会嫌钱多。现在经常对自己说,够了,真的够了,再多赚也只是银行卡里的一个数字罢了。
最新的计划是,想在海边盖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地已经买好了,在老家那边靠海的村子里,是通过熟人介绍买的一块靠海的宅基地。建筑方案正在构思中。这也是小时候的一个梦想,如今我终于可以以一个建筑师的身份,亲自为这个梦想,绘出房子的蓝图。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怎么样,是不是看的心里痒痒的。这种无需再为生活开销而为钱努力工作的状态,就是我们心心念念的财务自由。
等等,没有反转的故事不是好故事。上文的结尾实际是这样的。
“财务自由的感觉,应该就是这样的吧,我也不知道,一会儿还要坐公交车去公司加班,等着老板发工资交房租呢。”
我知道你肯定笑了,你大概也感受到了一股屌丝意淫的气息扑面而来。好像财务自由这个词儿,和普通的工薪阶层距离十万八千里。
那普通人有没有机会实现财务自由呢?
答案肯定是有的。
02
什么是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是这样一种生活状态——当你不工作的时候,不必为金钱发愁,你的财产性收入(也叫被动收入)能够让你维持较为体面的生活,你拥有足够的金钱、时间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博多•舍费尔在《财务自由之路》中写到:“我们追求财务自由不是因为崇拜金钱,而是因为不愿意做金钱的奴隶;不是为了享受奢华,而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获得舒适而有尊严的生活。”
财务自由用公式来表达是:
财务自由 = 被动收入 > 生活开销
03
被动收入从何而来?
1、利息。存款的利息,是普通人最容易拥有的“被动收入”,但银行的利率实在太低,跑不过通货膨胀。
2、租金。假如你拥有投资性住房,出租出去,每个月有固定的房租,这就是很好的“被动收入”。
3、知识产权。通过出书获得版税,通过申请专利获得专利使用费等。李笑来通过售卖知识的收入超过亿元,包括写书和《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等。
4、有价证券。通过分红或者长期增值获利,包括股票和基金。
5、退休金。按时缴纳社保和养老金,到退休以后可以按月领到一定数额的退休金。
6、捐赠。很多小说和影视作品中,有人会意外获得巨额遗产,不过这种概率比买彩票还低。
04
体面的生活需要多少钱?
这一条因人而异,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消费习惯的人会给出截然不同的答案,数额也会相差巨大。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
自由 = 能力 - 欲望
如果你的能力不足以满足自己的欲望,那自由肯定离你很远;当你的能力超过欲望,那你就离财务自由不远了;当你的能力远远超过欲望,那你就实现了绝对的财务自由。
所以我说,财务自由并非有钱人的专利。普通人赚的不多,但欲望低,开销也少,只要拥有持续不断的被动收入,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财务自由。
有专家测算,在我国达到财务自由的标准(考虑通胀因素)大致为:一线城市446万元,二、三线城市297万元,小城镇149万元。
也就是说,在小城市,我们至少需要150万元的现金资产,才可以勉强用财产性收益覆盖日常开销。在大城市,这个数额保守估计在500万,财经作者吴晓波给出的数字则高达2000万。
05
普通人需要做些什么?
1、投资自己
年轻的时候不要想太多财务自由的事,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踏踏实实的做下去,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几年时间工资收入翻倍并非难事。职务性收入虽然看起来不如“被动收入”美好,但是安身立命之本。
既然已经给自己贴上了“普通人”的标签,就得认,别做那么多好高骛远的假想。投资自己,就是在投资未来,长期来看,这是财务自由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把自己变成一个有价值的人,比什么都有效。
2、尽早理财
吴晓波说,现在已经进入新金融时代,金融的消费主权由银行回到人民手上。“这是一种进步的力量,是一个属于学习和年轻人的时代。”
父辈那代人大多只知早出晚归的辛劳工作,省吃俭用把钱省下来存到银行。现在呢,我们用手机下载理财APP,手机一点就可以买到货币基金,在靠谱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轻松实现10%的年化收益率。金融早已不是专业人士的垄断产品,人人都可以利用金融市场,让钱生钱,用资产创造财富。
早一点学习理财,即使有失误,也不会伤筋动骨,跌倒了很容易爬起来,总比中年时再折腾要省心。
复利的效应惊人,但因为收益率而差别明显。2%的银行定期存款利率、4%的的银行理财利率,10%的P2P或者基金综合收益率,还有巴菲特大神20%的投资年复利,这之间到底相差了多少呢?
同样的10万元本金,同样的30年期限,最后的本息合计分别为18万,32万,174万,2373万,相差的可不是2倍、10倍,而是百倍。
巴神的20%,普通人大多难以望其项背,但是跳出银行的的低息理财陷阱,通过学习实践,达到10%的综合理财收益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所以说,理财这件事,还是越早越好,每一个当下都是开始的最佳时机。
3、适当负债
吴晓波说“中国经济长期处于上升通道,财富的增长与泡沫化是共生现象。” 对普通人来说,仅仅依靠职务性收入远远赶不上通货膨胀,辛苦赚来的钱,不知不觉间被侵蚀。
负债具有杠杆效应,可以帮助普通人放大已有财富。古人造字的时候,“债”这个字便是“一个人的责任”。在商业社会中,一个敢于负债的人,是一个敢于对未来负责的人。加上适度的杠杆,普通人的财产性收入会逐步提高,当这一比例逐步提高,一个人对职业的依赖就会越来越少。
做到以上三点,普通人距离财务自由的曙光也就不远了。
END
我是亭主(点击关注),简书推荐作者,投资理财专题主编;
85后辣妈,坐标四线城市,白天上班,晚上码字;
坚持原创,持续分享理财、个人管理类干货,周一至周五日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