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木匠读《周易》(7):周公篡权
十、封邦建国
武王坐上天子的宝座后,释放了因反对帝辛的改革而被囚禁的百官贵族,又将商朝国库的粮食分发给贫弱的普通民众,同时展出代表国家权力的九鼎及宝玉……为了更好地统治全国,也为了感谢曾经帮助过周族的部落、方国及大臣们,他还采取了论功行赏,分封诸侯的分封建国制度。这个制度也叫封邦建国,体国经野。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封建制度。
这个制度是由周天子将特定的区域及区域中的民授予诸侯国君,诸侯又将自己的国土分封给自己的子孙。这样层层分封,就形成了由天子、诸侯、卿、大夫组成的各级首领及严格的等级制度。这个制度与过去商王朝时期的部落联盟制相比较,最大的特点是更紧密,更易于管理,也因此使得政权更为稳定。
分封制的实质是权利的重新分配,而土地大小和质量及人口数量的多少是区别权利大小的关键。当时的受封者主要有三类人:
一是姬姓宗室贵族及帮助周灭商的功臣,如武王之弟周公被封于鲁,弟鲜封于管,弟叔封于蔡,远戚召公奭封于燕,最大的功臣吕尚被封于齐等;
二是历代帝王的后代,如神农的后代封在焦,黄帝的后代封在祝,尧帝的后代封在蓟,舜帝的后代封在陈,大禹的后代封在杞等。这些人都是根深蒂固的家族;
三是依商灭夏时的惯例,封商帝辛的长子武庚为侯,以保存商的祭祀,安抚商遗民。但为了防止其造反,又将商地化分为三部分,命自己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带兵各据一部,以监视武庚,称为三监。
武王分封的区域和受封者相互的关系非常复杂,充分考虑了如何有利于巩固周族政权,即“以藩屏周”的目的。
分封制是由武王时期开始全面实施的一种新的国家制度,但它不是武王的创造,而是文王时期施行的井田制的放大。井田制和分封制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将权利、义务与土地、人口相联系,其目的就是强化社会组织,巩固社会秩序,这也是周族改革的一个最基本特点。如果说分封制与井田制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它们所实施的区域的大小有别。井田制是在周族内部施行的一种制度,而分封制则是推行到天子与诸侯之间,是周朝的一种基本制度。
忙完分饼子的事,把那些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军头门打发走后,该整顿朝纲,过过当帝王的瘾了。于是在武王取得胜利的两年后,他上门拜访了商王当年的太师箕子,向他寻问得天下后如何保天下的方略。箕子告诉了他治国的几条基本规则,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尚书·洪范》的内容。这个基本准则也就成了周族的临时国策,直到周公制礼作乐后形成了自己的规则为止。
武王在位只有短短的八年,在灭商后的第四年病逝。长子成王涌继位。这时发生了一件对周族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就是周公摄政。
十一、周公摄政
周文王一共有十个儿子,依次为:伯邑考,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冉季载。在文王的这十个儿子中,老四周公旦的能力最强,多才多艺,也自视甚高,并深得文王的宠信,一直就是文王的得力助手。
当时的王位继承制主要有三种:为主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一般正确情况下大都如此;二是兄死弟及,一般在嫡长子能力有限,而兄弟的能力又特别强时采用;三是君王指定,一般在非常时期采用,如我们前面说过的季历对古公的继承。
季历之后的周族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季历之后是文王。文王死后,因为老大伯邑考早逝,所以由老二武王发继承了王位。
这种以血统而不是以能力排序的继承制度,在能力最强的周公看起来是很不公平的,但在兄长面前他只能忍耐、忍耐、再忍耐。而当武王死后又将王位传给了自己年幼的儿子时,他不干了,他对王位有了跃跃欲试的野心,想篡权。
距离太近了,近得让人旋晕,这个王位。再不动手,更待何年?机会来了就干吧。于是他依然篡权:小毛孩滚一边去,让老子来玩。
夺王位可不是好玩的事,要慎之又慎,所以周公并没有直接说老子要当王。而只是说成王太小了,还不知道如何处理国事,弄不好诸侯不服管而暴动就麻烦了,所以我来帮帮忙,当几天代管的摄政王。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的话说得再好听也不行。
为什么不行呢,因为不合理,因为当代王也不是随便就可以当的,也不是谁想当就能够当的,也还要讲个规矩不是。譬如买火车票排队,也还要有一个先来后到,是吧。你周公自己说要当代王就当怎么行呢?于是朝廷内外反对声一片。
反对周公的人中呼声最高的当然是管叔鲜,因为在他看来,要立摄政王也行啊,但还轮不到你老四,而应当是我这个老三来当才对,顺序不是在那里明摆着吗?我不是先从娘肚子里生出来的吗?所以他要反。唉,周公最恨的就是这个血统论了。
既然你管叔要当这个刺头,我就把你先灭了吧。
灭了你,我不就可以“弟及”了吗?
热闹开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