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 | 谈判那点儿事

作者: Athena14333 | 来源:发表于2023-05-13 17:08 被阅读0次

说起谈判这件事,其实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谈判,是指除正式场合下的谈判外,一切协商、交涉、商量、磋商等等,都可以看做谈判。而狭义的谈判仅仅是指正式场合下的谈判。

当然简单的来理解,就是在有关方面一起相互通报/协商,以便于对某项重大问题/重要举措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通过双方的讨论对某事取得某种程度的一种统一或者让步。

其实“谈判”,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工作用语。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会常见一些谈判的场面。

往小里来说:比如我们购买了街边商贩的东西,东西看起来很好,我也很想买,但就是价格不太合适,那么这样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就是一种生活化的谈判。

还比如,某个大型的购物中心,或者百货商场举行了某个对外开放的促销活动,在吸引顾客消费的同时,承诺质保客户在消费一周内,若是出现售出的产品出现任何质量及用户不满意等相关问题,只要商品不影响二次销售,那么都可以在消费后的三个月内进行退换,故此而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消费。顾客剧增,在社会面上也引起了很大的凡响。

王某,在促销活动时购买了一双原价998元,现价498元的皮鞋,王某见这个品牌的皮鞋款式好看,上脚舒适,又看中了商场这个促销活动的各项福利,他决定购买这双鞋。

谁成想在使用了不足一个月,鞋帮就出现了脱胶的状况,鞋底也出现了轻微裂痕,对于此次购买经历,当然是非常不满意。于是他即刻前往该商场,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找到了店家,但店方认为,鞋子属于消耗品,也属于特殊类商品,店家认为鞋帮脱胶主要是因为剧烈运动及其他原因所致,主要还是人为原因,并非商品质量问题,并表示皮鞋穿过以后不予退换新鞋,但可以赔付相关维护鞋的费用。

王某一听也不乐意了,他认为商场售出的商品存在事实质量问题,这个价位的鞋子,一个月的时间就出现这样的问题,他认为不合理,并坚持要求退货。

如此一来,双方各执其理,谁也不愿做出更多的让步。最终王某选择投诉商场某质管部门,要求讨要个说法,质管部门出面,认为顾客的诉求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鞋子确实是使用过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店家也愿意支付维修费用,于是事件再度陷入僵局。

王某见状表示不服,认为商场这是各部门之间都在推诿责任。于是,他一个电话打到了城市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要求对此能有一个公平公正的说法,最终消费者协会与双方沟通,听取了双方的意见,并最终决定委托质量检验部门来进行严格检验,以最终检验结果来论定赔付标准。

事已至此,终于得到了双方均认可的答复。

谈判的技巧及运用,主要还是存在于一个是否存在合理性的事实及理论基础之上。这并不是一个强词夺理的过程,也不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过程。各执其词,得不到一个合理结果的时候,那么就需要研判来从中协调,从而得到一个双方都认为相对合理的结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现实生活中 | 谈判那点儿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fu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