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次周会上,老板说了一些事,引起了邹叔的注意。
我们公司是一家经营良好,现金流比较健康的公司,但是老板在会上却表现得忧心忡忡。
他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为了防止经营数据泄露,数据为虚拟):公司2018年完成了10亿营收,每月平均营收约8000千万,运营成本每月3000万,扣除其他成本税费约3500万,每月净利润约1500万。
公司账面流动资金约2亿,另外有应收账款近3亿,一般有应收账款的都是大客户。
看起来非常健康对吧,但是公司忧心的却并不是我们能不能赚到钱,而是我们能不能持续的把钱收回来,比如如果公司收入减半,外加30%的账款收不回,那意味着什么?
那就意味着公司每月可能负2000万的支出,应收账款收不回造成全年利润消失,而如果经济持续下行,一旦公司付不起供应商的钱,甚至无法支付员工工资,公司可能在8-10个月后倒闭,由此我们需要优化开支。
那为什么一家运转良好的公司在经济下行的时候,怎么会有倒闭的风险了?
因为客户没有钱付给我们了。
那为什么客户没有钱付给我们了呢?
因为他们的客户也没钱了或者赚不到钱了。
那么今天的问题就是,为什么经济下行的时候,市场上会突然缺钱?
在这里我要用《经济是如何运行的》的来向大家通俗的解释经济。
首先我们要知道,经济是无数交易的总和。
而我们身边,随时都在交易,交易可以使用货币,也可以使用信用货币。
就像你可以付现金,也可以用信用卡和花呗一样,信用卡和花呗就是你的个人信用。
交易就构成了市场,每个市场都会有买方和卖方,所有市场的全部交易就构成了经济。经济的所有动力都来自交易。
而经济社会里面,政府是最大的的买方和卖方,这里面又包含了收税的政府和花钱的中央银行。
其中央行通过影响利率和发行货币来实行控制经济,以及在信用流动中发挥作用。
信用是很变幻莫测的,在信用体系中,贷款人希望凭空生出更多的钱,而借款人想购买目前无法负担的东西。
在这个过程中,借款人保证偿还借款并支付额外的利息(本金+利息),借款人一旦产生了借款,就是增加支出,这时候就增加了交易,交易又是经济的动力,一个人的支出就是另一个人的收益。
在信用社会里,信用好的借款人具备两个条件:偿还能力(收入高)和抵押物(有价值可以出手的资产)。
但是,当你你借了钱,是要还钱的,这样就会有一个周期的出现。
举例:
当你每年能赚10万美元,没有债务,能找银行1万美元,这时候你将11万美元全部消费了,并且在一个人哪里消费。
这时候,那个人一年就能挣11万美元,他能找银行1.1万美元,又将12.2万美元全部消费出去,这时候整个社会的支出就增加。
由于社会支出的增加,而且支出速度超过生产速度,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这就是通货膨胀。
如果通货膨胀过快,央行就可用,提高利率,使得借钱的人减少。
当借钱的人减少,大家偿还债务,减少支出,整个社会的收入下降,就会通货紧缩,从而进入衰退。
这时候,央行又降低利率,让大家能够借到便宜的钱,让经济加速,出现另一次经济扩张。
是的,当贷款容易获得,经济就会扩张,当贷款不易获得,经济就会缩减,这样的短期经济周期大约是5-8年。
而多个周期叠加后,每一轮债务周期的总量都超过了前一个周期。
因为人们倾向于借更多的钱和花更多的钱,而不喜欢偿还债务。
随着信贷增加,贷款人会把借款条件变得宽松。
因为大家都以为社会形势大好,收入增加,资产增值,股票上涨,很划算,大家纷纷这么做,就形成了长期债务。
虽然债务在增加,但是收入也在增加,于是大家花的越多,收入也越多,就形成了债务负担,因为资产上升,股市上涨,大家都变得更加富有,但是这种情况无法永久持续。
到了一定时间,偿债成本大于收入增长速度,那么偿债人会减少支出,毕竟欠的钱是要还的,而收入不一定能够持续增长,又由于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一旦有人开始减少支出,就会有人收入下降,慢慢的这些恩的信用会降低,再次减少支出,如此循环,进入周期的逆转,到达长期债务的顶端从而产生经济危机。
这个时候,经济开始去杠杆化,大家削减支出,收入下降,资产价值下跌,股票下跌,社会日趋紧张,经济开始惯性下滑。
由于收入下降和偿债成本增加,借款人倍感压力,信贷枯竭,借款人无法借到更多的钱,就只能减少开支或者出售资产,而出售热潮,更加会引起资产的下跌。(邹叔:房产一旦开始抛售,不加以控制,可能一跌到底,然后整个经济破灭。)
这时候,银行陷入困境,过去的抵押物价值下降,信用下跌直到消失,社会的支出减少,资产减少,信贷减少,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时候,很可能无法通过利率来挽回经济的颓势,比如美国1930年和2008年期间,利率都降到了0%。
此时,借款人的负担过重,失去偿债能力,失去了信用,整个经济体面临奔溃。
接下来削减支出、通过债务违约来减少债务、向富人征税形成财富再分配、发行更多的货币等方法来激活经济。
这样是不是就大体的理解经济周期了?
由此大家会发现,现代货币的本质是信用,并不是真正的钱。
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有10000块钱,他把这1000块钱借给了10个人,每人1000块,每年利息100块,也就是年息10%。
这10个人各借了1000之后,分别去做各种生意或者消费了,但是1000块不是一次性就花完的,所以债主就说,你们从我这里借的钱,可以存在我这里,我给你5%的利息,于是债主又从市场上收回了5000块。
他又把这5000块,借给了其他人,还是要求每年10%的利息。
这样他10000块的本钱,短期内借出去了150000块,并且收回了1500块的利息差。
如果市场上需要钱的人足够多,大家都来借钱,而借出去的或者多余的存起来,或者通过交易盈余之后也在他哪里存起来,他就可以用10000块的本钱借出20000、50000、甚至10万,这就是信用的扩张了。
市场上看起来有产生了10万块的交易,实际上,只有10000块的钱。
而经济差的时候,大家都不愿意借钱,结果流通的钱变成了不到10000块,大家都感觉钱少了,其实不是前少了,而是信用货币减少了。
我们现在的钱为什么感觉少了,其实就是前面所说的,因为每一次偿债周期的总量都会超过上一个周期,就是我们的欲望和信用超过了社会本来在流动的钱,当欲望和信用减少,钱就减少,慢慢回到去过的周期的那个量。
而回到现实中,钱只能流动才能发挥它的价值,钱不流动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在经济情况好,流动性会很大,你就不怕花钱。
回到我们公司的担忧,因为害怕合作公司的支出减少,从而影响我们的发展,因此我们也开始减少支出,是不是大市场下的小循环?
而最近几年社会发生了什么?
大量的人开始通过信用卡、花呗等进行消费甚至月光+负债,在经济好的时候,反正薪酬会上涨,消费也能还的上,但是一旦出现失业或者消费过度,换不起钱了就只能减少自己的支出,甚至要把父母的老本拿出来还债,造成一家人都减少支出。
房价上涨导致,大家多年的积蓄上交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缩衣节食,造成交易减少。
越来越多的投资出现亏损,很多富人的钱投进进去之后没有赚到钱,他们也不愿意投资了,富人本来是拥有资本和信用的,他们减少投资,很多人就减少了收入。
某些官员贪污了大量的财务,他们把财务放在家里或者想办法转移到了海外,造成社会金钱的一个窟窿。
财富越来越集中,2%的人占有了90%的财务,而他们的流通或者就是购买昂贵的商品(奢侈品、房产等),最终钱还是在富人阶级流通,没有让给普通人的收入增加,其实就是减少了流通,变成了小圈子里面的流通。
再举一个例子,很多人会去购买股票,而越来越多的创始人却开始抛售和变现,成千上万的人一分钱没赚到,结果企业高管成功的离场,拿走上亿的财务,而成千上万普通人的钱却被套牢从而失去了流动性。
那在经济下行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邹叔的建议是:
1.不要让债务的增长速度超过收入增长速度,否者未来很容易被债务负担压垮。
2.保持现金流,减少投资特别是投机,学习理财知识。
3.提高生产率,提高竞争力,就是提高职场竞争力或者额外收入的能力。
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大家应该持续的学习,提高竞争力,抵抗经济下行的原因吧。欢迎加入邹叔的成长研习社,我们倡导“从时间管理-刻意练习-长期主义-到持续成长”,陪你一起,终生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