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国学与传统文化读书
宋词中的成语33丨宋徽宗之“天遥地远”:本是“大艺术家”,却成“

宋词中的成语33丨宋徽宗之“天遥地远”:本是“大艺术家”,却成“

作者: 单老师码字 | 来源:发表于2018-08-12 19:37 被阅读74次
【成语】天遥地远
【释义】比喻相差极大。
【出处】宋·赵佶《燕山亭》词:“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宋词中的成语33丨宋徽宗之“天遥地远”:本是“大艺术家”,却成“一大输家”

像南唐的李煜一样,赵佶也是无心称帝但最后还是被迫登上了帝位。

传说赵佶的父亲——神宗赵顼曾到秘书省巡视,在那里恰巧看到了李煜的画像,当即对这位南唐后主的庄重儒雅发出由衷赞叹。

不久,后宫内一位被神宗临幸过的陈姓宫女就怀孕了,临产前还梦到了李煜。孩子出生后,神宗非常高兴,陈姓宫女也因此被封为美人。

据《诗经》里“四牡既佶,既佶且闲”句意,神宗为自己的这个十一子取名“佶”,希望儿子能够像健壮的驷马那样健康成长。

赵佶满周岁就被封为宁国公,授予镇宁节度使,因为是庶出,他也似乎只有做“王”“公”的命了。等他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哲宗赵煦即位后,他也“升了官”,成为遂宁郡王。

赵佶没能像他名字所期待的那样,向“健壮”的方向成长,而是沿着文艺的道路大步向前,他爱诗词,爱书画,也爱美女和珍禽异兽。

赵佶又经常与会画画懂风月的驸马爷王诜和宗室赵大年一起切磋、娱乐,在艺术天地里挥洒才情,个性也越来越轻狂放荡。

虽在外面放纵不羁,但回到宫里,特别是在向太后面前,赵佶则完全收敛下来,俨然一副乖乖猫的样子。

生在帝王家,追求艺术和美色,条件充足,资本雄厚,赵佶完全可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风流才子之路。

可命运偏偏要帮他作出另外的选择。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年仅二十五岁的哲宗突然病逝。哲宗生前仅有的一个儿子,出生两个月就已夭折了。亡君无后,谁来继位?

宫廷里于是展开一番激烈的论辩。

尚书仆射章惇的意见是:按照大宋开国之初定下的“兄终弟及”的礼律,新皇帝应该由哲宗的亲弟弟——简王赵似来担任,若是按照“无嫡立长”的规矩,那也应当立申王赵佖为帝。

但垂帘听政的向太后却不同意章惇的意见,她认为:先帝神宗曾经说过端王赵佶有福寿之相,又非常仁义孝顺,很明显,端王才是接班的最佳人选。

向太后的意见得到了枢密使曾布、中书门下侍郎许将、尚书左丞蔡卞等人的一致赞同,最终章惇的提议没有得到采纳,这样,赵佶就被稀里糊涂地推向了皇位。

赵佶,也就是宋徽宗。

徽宗继位时才十九岁,在向太后摄政几个月后,他就亲自主政了。

自熙宁变法以来,宫中的变法派和保守派就一直争斗不休,一方得势另一方便倒霉,如此反复,烦乱不堪。为了让宫中局面趋于稳定,尽量减少帮派争斗而引发的内耗,徽宗决定以“无偏无党”的方式来用人处事,以期逐渐平息党争,并建立起整齐统一的国家法度。

1101年,向太后去世后,徽宗立即把年号改为“建中靖国”,意即:建立中正之道,促使国家安定。

可是,多年形成的党争不是说平息就能平息下来的,变法派与保守派的斗争依然在持续。

看来,“建中”不好使,那就将熙宁变法推向深入,按照父兄(神宗与哲宗)的路子继续走下去吧,徽宗在一年后重新调整执政思路,又把年号改成“崇宁”。

当擅书画、会钻营的蔡京当上宰相后,他和王诜、童贯、高俅、杨戬等人把持朝政,结党营私,朝中局面日益变得黑暗复杂了。

一切都不是原先想象中的那样。尽管在政和年间(1111—1118),徽宗通过自握权柄,锐意治理,让这个朝代的末期出现了短暂的中兴气象,但很快,他就沉入到书画艺术创作和个人享乐中去了。

他开始热衷于搞热闹非凡、排场讲究的盛大活动,开始大兴土木兴建华美宫殿,开始派人四处搜寻奇花异石、并用船运到京城(花石纲),开始收藏古代的书画作品及各类工艺品,开始迷恋得道成仙之术,开始溜出宫和名妓李师师约会……

在看似歌舞升平的生活中,赵佶也每每沉醉其中:

【探春令】帘旌微动,峭寒天气,龙池冰泮。杏花笑吐香犹浅。又还是、春将半。
清歌妙舞从头按。等芳时开宴。记去年、对著东风,曾许不负莺花愿。

一个帝王,只一味地追求自个儿的“艺术人生”,其实就是在作死。

徽宗作词、作画、写字、下棋、玩石……,他的艺术水平在提升,执政效果却一天不如一天,眼见天下开始乱了,宋江在黄河以北带人造反了,方腊也在江南率众起义了,其它各地的民乱也是接连不断。

内忧加重,外患也在加剧。

宣和七年(1125年),原本和宋联手灭辽的金国开始大举入侵宋朝。在宋兵连连败退的形势下,徽宗于当年底匆匆将帝位禅让给儿子赵桓(宋钦宗),并于第二年(靖康元年)正月,狼狈逃往镇江避难。

当年二月,金兵在汴京完全一轮抢掠之后,便暂时退走了,钦宗趁机又把徽宗从镇江接了回来。十一月,金兵再度杀回,汴京沦陷,皇室宗亲悉数被俘,徽宗数十年精心收藏的珍宝字画均被洗劫一空。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徽、钦二帝及大臣、宗亲、宫女数千人,被金兵押往遥远的金国。

在被迫北行的途中,冬去春来,徽宗在路旁看到了一处盛开的杏花,在他的眼中,那些花瓣多像白色的丝绸,那么明艳又散发着清香,美丽的花儿又多像娇媚的红颜。但再美的花儿也经不起风雨的无情摧残,再青春的红颜也扛不住岁月的考验。徽宗联想到自身的遭遇,那种“天遥地远”带来的痛苦,让他彻夜难眠:

【宴山亭】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怀着满腹的愁苦,徽宗、钦宗及其随从着者先被押送到大定府(今辽宁宁城西),再被金国京城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市阿城区南),最后又被押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城北)软禁起来。

在屈身为俘的数年时间里,徽宗受尽了凌辱,不仅被金国皇帝封为“昏德公”,还要经常受到金人的嘲笑和愚弄。

在萧条冷清的旅馆里,遥望故国,回归无期,徽宗的心里满是凄凉: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

昔日的繁华都已远去,剩下的只有萧索的现实和记忆中的春梦。羌笛声声,吹断人肠:

【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宋徽宗最后还是死在了五国城,七年后,才被南宋朝廷接回并葬于绍兴。

作为书法家,宋徽宗独创了一种笔划瘦硬的字体——瘦金体。他用细瘦的骨架撑起了属于自己的一片艺术天地,也在不知不觉中让大宋的国土迅速消瘦下去;他有绝代的才华,却也把一个朝代真正送上了绝路。

相关文章

  • 宋词中的成语33丨宋徽宗之“天遥地远”:本是“大艺术家”,却成“

    【成语】天遥地远【释义】比喻相差极大。【出处】宋·赵佶《燕山亭》词:“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像南唐...

  • 万万没想到,宋徽宗是这样的人,铸币竟被他当作游戏!——细数宋徽宗

    今天咱们来说一说宋代最有名,同时最有特点的一类钱币——宋徽宗钱币。 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第八位皇帝,此人本是艺术家,奈...

  •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北行路上见杏花盛开的宋徽宗吟咏下这千古名句,“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

  • 醒觉后

    大 曰 逝 , 逝 曰 远 , 远 曰 反 。 故 道 大 , 天 大 , 地 大 , 人 亦 大 。 域 中 有...

  • 细微知著

    远遥之事不在目,细微难知著。 细微之事非硬思,远遥之基石。 自远遥归于当下,以以细微之基方可远行。 纲目之意义,便...

  • 2018-10-08

    宋徽宗赵佶书画鉴赏 提起宋徽宗赵佶,人们总想到靖康之耻,想到他沉迷艺术却将北宋带向灭亡。 瘦金体《千字文》 宋徽宗...

  • 河图洛书简说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戴九...

  • 快速入门《易学》基础的口诀总结(收藏版)

    河图: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洛书:...

  • 叹宋赋

    盛世极尽,盛极必衰,此为昊天之运转也。遥遥而远叹之,无能方于历史之后而遥叹一息。 大宋盛世,过去浮云,靖康之难实不...

  • 天地

    天地 天为一大 地为土也 天贵之高 高能看远 地贵之低 低能积水 高低之合 天地之合 贵在互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宋词中的成语33丨宋徽宗之“天遥地远”:本是“大艺术家”,却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qe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