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随想婚姻育儿随心随笔
最好的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

最好的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

作者: 春晚smile | 来源:发表于2018-12-02 15:57 被阅读30次

1.教室里的插花

最好的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

也许你看了之后会说,没啥特别的,很普通嘛,不就是一瓶插花吗?

是的,你说的没错。乍看上去,没什么特别,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甚至很不起眼。家里的茶几或饭桌,任何一个角落都可能有它们的身影。

不过我们一贯的做法是,给瓶子装上水,把花枝从瓶口插进去,然后摆弄好花枝的姿态就OK。

仔细看看图中的两瓶插花,确实有点别致哦。它的枝条下端是从瓶子外部斜插进去,花朵用透明胶固定在瓶壁上,二者紧紧贴合,相依相偎,相映成趣。既能吸收到水分,又能完全展现花朵的姿容;既环保又好看!

也许你以为是哪位花草爱好者发明的吧?NO!

这是前几天晚自习,我在教室的窗台上偷拍的!

这是你做的吗?课后我问了旁边的男孩。是的,他摸摸后脑勺,不好意思地笑了。

很有创意哦,随后我跟他聊了起来,没有严肃的说教,只是略显随意的漫谈,这让他放松了警惕,慢慢敞开了心扉。

原来他平时就喜欢侍弄花草,经常给家里的绿植修剪枝条,设计造型。

课间十分钟,别人嬉戏打闹写作业,他却突发奇想,手脚麻利地DIY俩瓶插花。摆放在窗台、书桌上,特别抢眼,堆满课本的教室顿时明媚起来。

不知您有什么感觉,反正我看到的瞬间,眼前一亮,心里一暖。没想到这个平日调皮捣蛋、成绩堪忧的孩子,还有这么温馨浪漫的一面。

他算是班里的一个“差生”,上课不听讲,作业拖拉抄袭,成绩倒数。作为老师我也曾苦口婆心,谆谆教导,但收效甚微,很让人头疼。

突然想起哪位教育家说过,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优势,每个孩子都渴望有一双温暖的眼睛看见他生命里的光。

作为老师,我们要做心灵的雕刻师,以身边的小事为契机,唤醒他内在的潜力,激发他沉睡的潜能,因势利导,将他的目光和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我尝试着告诉他,你这么喜欢花草造型,大学里有个园林专业可以帮助你实现理想哦。

他抬起头,眼里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亮光,迟疑着问,可是我的成绩太差,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吗?

当然!我斩钉截铁地回答,见时机成熟,我直接了当地说,从现在开始学习吧!

果然,从那天晚上开始,他有了明显的变化——抬头听课,低头看书……

不管将来他能否考上大学实现梦想,至少目前他看到了希望,而且我深信,这份希望能成为他奔向未来的动力。

2.孩子是沉睡的种子

图片来自网络

台湾作家林清玄,在一篇文章里说,好的教育是唤醒孩子内心的种子。

他回忆,自己小时候读书差,考试老是不及格。有一次,好不容易考过了60分,高兴地拿回家给爸爸看。爸爸正吃饭,放下碗哈哈大笑。哥哥姐姐很奇怪,考这么烂还笑。

爸爸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找一个接班人,现在终于找到了。”他一听,吓坏了!爸爸是农夫,向上三代都是农夫,他不要做农夫!那一刻,他彻底从懵懵懂懂中惊醒,所以后来就用功读书,最后成为了作家。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粒沉睡的种子,只要教育得当,耐心等待,有朝一日,终究会看到他绽放花开。

他说,好孩子是已唤醒了内心种子的孩子,他们认识了自我,积极上进,努力自律。坏孩子还没唤醒内心的种子,没唤醒自我,浑浑噩噩地活着,自由散漫,甚至消极堕落。

我们对待“差生”不能一味地指责,批评,抱怨,而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理解,细心发现,耐心引导,走进孩子的心灵。

找到他的兴趣点,从而触动他探索世界、奋发向上的开关,给他正面积极、具体形象的心里暗示,然后让他自觉付出行动,鼓励他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如此,教育的效果就真的如愿以偿了。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真正的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3.教育是触动心灵

图片来自网络

前段时间,youtube上一位82岁老法官庭审直播的视频暖哭了无数人。

在这段视频里,一位违规停车的卡车司机,因为上缴的罚款没有被及时接收,背上了双倍罚款。

误会解开后,老法官当庭宣判无罪。庭审结束后,司机却犹豫着不肯离开。

“您可能不记得我了,我想说几句话……”接着他回忆了多年前发生的一段往事。

那时他才18岁,是个不折不扣的不良少年,酒驾,飙车,寻事滋事……上法庭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当他又一次站上被告席,眼前的老法官问了他一句话:“你长大了以后想干什么呢?犯罪?蹲牢房?还是有所作为?”

态度和蔼,语气轻柔,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对年轻人却是当头一棒。后来少年参加了驾驶培训班,努力通过了驾照考试。

他停顿了一下,眼里泛起泪光,哽咽着说:“您看,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卡车司机了!”

老法官认真听完了他的故事,真诚地告诉他:

“当时你处在人生低谷,击溃你人生的并非是一次犯罪,而是不愿意重新振作的罪恶感......有时候人们批评我太宽容了,我不是在宽容,我是在帮助人们,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

教育最大的力量就在一颗心触动另一颗心,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4.教育是唤醒灵魂

图片来自网络

孩子的成长步步都是关键,不要以为他年龄小,不要因为遇到的事小,就去随便敷衍。现在所有的怠慢,都会成为日后最深的遗憾。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分青红皂白地控制,压迫,批评,指责,只会让孩子更加叛逆,更加抗争,结果可想而知,不但没有效果,而且还会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作为父母或老师,我们要做的,不是急着去进行评价和判定,给学生贴标签,而是要蹲下身来,倾听他的心声,弄清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用爱心和宽容去关照理解,辅以有效的方法,加以适当的引导,一句话,一瞬间,或许就能改变他的一生。(当然油盐不进、软硬不吃的另当别论)

每一个孩子都有丰富的心灵与巨大的潜能,教育只需要将其内在的良知唤醒。我们要做细心的观察者、耐心的引导者、用心的参与者,激活他们潜藏在心底的能量,并将其变成生命成长的动力!

人的心灵不是一个简单的容器,而是一把可以被点燃的火焰。

当我们的教育,不再是生硬强制的灌输知识,而是善的传递,爱的共鸣,灵魂的唤醒,那么孩子内心就会产生自我生长的力量,继而在学习、生活中开足马力,加大油门,不用扬鞭自奋蹄!

总之,一句话:最好的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点燃火焰、启迪智慧,唤醒灵魂!

相关文章

  • 最好的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

    1.教室里的插花 也许你看了之后会说,没啥特别的,很普通嘛,不就是一瓶插花吗? 是的,你说的没错。乍看上去,没什么...

  • 读《4D科学绘本:神奇的纳米王国》评论

    为人父母,我们都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呢?是给孩子灌输知识吗?当然不是。爱因斯坦曾经说,“所谓...

  • 教育不是灌输知识 而是点燃火焰

    (一) 从农村贫下中农到城市伪中产, 我一直不自觉的充当着“别人家孩子”。 春节公公来珠海, 亲家见面喝多了酒, ...

  • 儿童·教师·教育

    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教育的目的不是把人变成被动的容器,而是在学生的心里播撒可以燎原的生命火...

  • 教育的本质

    教育这件事情的本质是什么呢? 教育不是灌输知识 ,而是依据个人特性,挖掘个人潜能,培养个人的核心素养。也就是人之为...

  • 【发刊词】徐来:把世界带到你的孩子面前

    徐来 4月10日 教育是什么? 是给孩子灌输知识吗?不是。 孩子不是比我们晚出生的人,而是比我们活得更长的人 ,...

  • 点燃激情,挖掘动力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苏格拉底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

  • 真正的教育

    9月9日名言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陶行知

  • 啃读者4.根本书籍的阅读

    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让知识增多,而是唤醒灵魂,让获得的知识转变成智慧,把这个智慧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1.根本...

  • 【田野教室】第九周成长记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陶行知 越来越优越的硬件条件,越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好的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gkqqtx.html